1、下列关于贵州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能资源匮乏,只能发展火电 B.地形崎岖,旅游资源匮乏
C.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有石漠化现象 D.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2、读俄罗斯境内 60°N地形剖面图,有关图中的甲、乙、丙、丁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位于欧洲,丙、丁位于亚洲
B.甲、乙均以平原为主
C.丙以丘陵为主
D.丁以高原为主
3、香港有大面积的绿地,原因是( )
A. 香港用地不紧张
B. 香港山地多,且人口少
C. 香港需要大量木材
D. 香港注重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4、下列属于黄土高原民风民俗的有
A.茅草屋 B.信天游 C.滑雪 D.划船
5、过去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60年代后台湾吸引外资重点发展出口加工业,目前台湾出口产品除家电、轻纺外还有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器、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产品。台湾最大的工业中心是( )
A.台北 B.台中 C.新竹 D.高雄
6、2013年1月份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多个大城市多次陷入严重的雾霾天气,空气能见度低,质量下降,给人们生产生活及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下列行为不能降低或缓解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A.增加城市绿地
B.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
C.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
D.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
7、读图,“西气东输”工程不经过 的区域是( )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8、青藏高原地势高耸,享有“世界屋脊”之称,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成为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下列河流中没有发源于青藏地区的是( )
A.澜沧江
B.雅鲁藏布江
C.松花江
D.黄河
9、北京城区的城市布局呈现出( )
A.放射状
B.同心圆环状
C.同心圆环与放射状相结合
D.棋盘状
10、与长江三角洲区域城市分布不相关的因素是
A.平原广阔
B.河网密集
C.矿产资源丰富
D.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
11、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有
①粮食短缺,饥饿问题严重
②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③区域发展不平衡
④海洋权益受到严峻挑战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青藏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点是“高”“寒”
B.青藏地区是四大地区中海拔最高的地区
C.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沿岸
D.本区交通落后,至今没有公路和铁路
13、下列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共和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B. 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C. 利用本地的科技智力资源等优势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
D. 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从宜宾到北京可以选择任何交通方式
14、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的美誉。这里的三江指的是( )
A.长江、黄河、澜沧江
B.长江、怒江、澜沧江
C.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D.长江、黄河、珠江
15、下列四地中人口最稠密的是( )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塔里木盆地
16、下列农产品中不属于新疆特色产品的是
A.哈密瓜、葡萄干 B.西红柿、枸杞
C.苹果、橘子 D.长绒棉、石榴
17、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居民以高山族为主 B. 经济以出口工业产品为主
C. 农业、人口主要分布在岛屿的南部平原 D. 台北市为台湾最大的港口
18、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这体现的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 国际交往中心 B. 全国文化中心 C. 全国经济中心 D. 全国政治中心
19、我国大陆游客到台湾“自由行”,直接利于台湾的发展。( )
①工农业②旅游业③建筑业④餐饮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0、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小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家具生产基地,目前已成为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最适宜该市转型发展的产业是( )
A. IT等高新科技产业
B. 森林观光等生态旅游业
C. 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D. 以风力发电为主的能源工业
21、青藏地区重要的农业区是________谷地和________谷地。
22、中国以世界上________% 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________% 的人口,这被公认为是一个奇迹。
23、黄土高原大部分属于______气候,夏季_____,冬季_____;降水集中在_____季节。
24、请列举两个傣族文化习俗 、
25、台湾的工业城市主要分布在 ________ 地区.
26、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回答问题
(1)在我国四大理区域中,A区域属于典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本区主要的生产方式和重要的经济支柱是________,本区有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该省的特色农业是__。
(2)B.C两区域之间的分界线③是 ___,大致与我国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重合。
(3)我们的家乡德州位于四大地理区域的 (填写名称),该区域的耕地类型是______。
(4)D区域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
(5)B区域有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成因_______。
(6)为了保护D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国家建立了全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___的发源地。
27、北方地区的的气候类型是 。
28、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南方则是( ),因此北方居民的主食是( ),南方是( )。
29、日月潭是我国________省的著名旅游景点,该省最著名的树种是_______。
30、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结构图可以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某同学构建了长江中下游的水文特征及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认知结构图。请你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结构图中数字所表达的内容。
材料一:长江干流纵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图
长江中下游的水文特征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的认知过程结构图。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⑦____;⑧____。
31、读世界某两国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所示国家是_______,该国家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______。
(2)右图所示国家是______,该国大部分领土位于_____(填温度带),分布着世界最大的_________。然而,近些年该区遭到了严重破坏。因此,全世界都关心这一严重问题。
32、图一为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图二为长江流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国家的名称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②所代表的海洋的名称_____。
(3)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的省区③_____,其行政中心是_____。
(4)北回归线共穿过的四个省区中,位置最东的是_____。
(5)长江发源于_____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注入东海。
(6)长江上游和中游河段的分界点是_____,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上、中、下)游,其中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7)长江支流众多,冬季无结冰期,航运便利,水运发达,被称为“_____”。
(8)“裁弯取直工程”是长江防洪和发展航运的一项有效措施,重点实施的水域是_____。
A.滩多流急的川江 B.面积逐渐缩小的洞庭湖 C.九曲回肠的荆江 D.奔流之下的金沙江
33、下图示意伊比利亚半岛地形及城市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伊比利亚半岛位于高、中、低纬度的______纬度地区。
(2)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地中海和______洋,是非洲和_______洲的洲界线。
(3)①②两地都属于_________气候,①地年降水量比②地________,原因是①地受盛行风________(风向)的影响较大。
(4)②地是柑橘产区,当地柑橘糖分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利于糖分的积累。
34、下图为“台湾地区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诗中的海峡是指图中的A_________。
(2)台湾岛河流多分布于西部地区,河流流向多为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
(3)台湾有“东方甜岛”之称,这表明它的哪种物产非常丰富________。
(4)台湾人口以汉族为主,因此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是同宗同祖的骨肉同胞,台湾人口80℅祖籍来自_______省,其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选择字母填空)________。
A.高山族 B.壮族 C.苗族 D.傣族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发现)
探究名称:西北地区和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及其对生产的影响
资料一:自然环境是一个地区的环境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特征影响并决定了一个地区的人口、经济、交通等因素的布局。下面为西北地区地形图(图1)和东北三省地形图(图2)。
资料二: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为避免在西气东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工程严格规定沿线28米宽的施工区域。工程施工绝不允许超出此范围,施工中尽量避免破坏地表植被,废弃物全部回收处理,土石方全部回填,并在施工结束后恢复自然面貌。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并加大了西部地区治理环境的投入
探究思考:
(1)两地区主要的地形特征: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和________为主,东北三省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地形特征是________
(2)两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差异显著,主要补给方式不同:①河流汛期的主要水源是________②河流夏汛的主要水源是________并请你说明理由。
(3)农业的发展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西北地区的农业以________为主,东北省的农业以________为主,导致两地农业生产差异的主导自然因素是________
(4)写出西北地区发展石油化工工业最有利的自然条件。该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措施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请你根据资料二对采取的措施进行归纳。
(5)分析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区发展农业的条件。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