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蛮横/横线 男有分/分数 中间/ 间隔 遏制 /怒不可遏
B.腈纶 /晴天 彷徨 /仿佛 鲦鱼/条件 拙劣/相形见绌
C.出轧/碾轧 兑命/ 兑换 外见 / 看见 捡拾/拾级而上
D.砾石 /闪烁 骈死 /迸发 寒噤/禁止 瞭望 /烟雾缭绕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是种别具匠心的场所,有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
B. 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明知故问的道道,这就能避邪么?
C. 吆喝的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灵活机动。
D. 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上两粒橄榄。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戏》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反映童年生活的散文,表达了他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
B. 《子衿》选自《诗经·邶风》,“风”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
C.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的一种,一般是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D. “小旦”“小生”“小丑”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老年女子、年轻男子、老年男子。
4、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撺掇(cuàn) 沙砾(lè) 羁绊(jī) 挑拨离间(jiān)
B.防疫(yù) 舟楫(jì) 谚语(yán) 悄无声息(qiāo)
C.蛮横(hèng) 斡旋(wō) 山麓(lú) 辗转反侧(zhǎn)
D.瞭望(liáo) 褶皱(zhé) 闭塞(sè) 俶尔远逝(shù)
5、诗歌理解
水仙子·咏江南
元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1】“卷香风十里珠帘”是倒装句,其正常语序是__________
【2】对本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曲前七句写景,最后一句抒情,并点明主旨。
B. 抓住江南多水的特点,写出了美丽的水乡风光。
C. 采用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的方式,描绘了江南美景。
D. “一、两、再三、十”等数词,表现了江南景色的雄奇阔大。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_,在城阙兮。 (《诗经·郑风》)
②_______________,悄怆幽邃。 (柳宗元《小石潭记》)
③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_______________,盖大苏泛赤壁云。 (魏学洢《核舟记》)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诗经·关雎》中,男子追求女子没有成功,从而以“_______________”表达其对女子的日夜思念。
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王勃表达即使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文段一:
A在发电厂干活已经一个月。保尔不知不觉地已经和这个严肃的电工成了亲密的朋友。
这个头脑冷静、态度严肃的水兵,总是耐心地倾听保尔家的人讲家庭生活中的各种故事,尤其是当保尔的母亲埋怨保尔怎样淘气的时候,他更是耐心地听下去。
文段二:
“您呢,女公民,您也拒绝干活吗?”保尔转过身来问那个女人,霎时间,他呆住了:因为站在他面前的是她。
她好不容易才认出这个衣衫褴褛的人,是保尔。眼前的保尔身上穿着破衣烂衫,脚上穿着两只稀奇古怪的鞋子,脖子上扎着脏毛巾,脸好久没洗了。只有那一双眼睛,还跟从前一样炯炯有神。
【1】文段一中的A是谁?
【2】文段二中,保尔为什么会“衣衫褴褛”?体现了保尔什么精神品格?
【3】选出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
A.《简爱》采用第一人称写法,让主人公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人生理想和爱情故事。
B.在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中,“少年先锋队队员”因为戴着鸭舌尖式的红帽子,所以他们有一个特别的称号叫“小红帽”。
C.法国作家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正是由于凡尔纳无限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海底两万里》才得以呈现在读者面前。
D.法布尔的《昆虫记》为我们展示了许多昆虫的另一面:勤劳的蚂蚁竟然是残暴的掠夺者;看似笨拙的圣甲虫,竟是个能工巧匠;看似恶毒的朗格多克蝎,却对自己的孩子关爱有加……
8、阅读课文《社戏》选段,完成各题。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
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下午仍然去钓虾。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蹋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豆可中吃呢?”
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1】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归途中“偷豆”“吃豆”这些情节?
【2】画线句中,双喜的话包含了哪些意思?
【3】结合选文内容,概括六一公公的形象。
【4】“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应该怎样理解结尾这句话?
9、阅读下面文字,请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跨年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从武汉波及全国,这是不期而遇的新挑战,也是猝不及防的新考验!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远离危险是人的本能。然而,为了阻击病魔,白衣天使与家逆行,坚守岗位、践行职责;铁路工作人员写下“请战书”,立下“疫情面前,我们就是坚固防线”的壮言;还有前后方那些忙碌的身影,或是父子、或是兄妹、或是夫妻,疫情发生后,奋不顾身投入工作岗位……他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最美的逆行者”,他们用现实的抉择告诉大家,何为家国情怀,他们的选择源自责任与担当。
上面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自己在疫情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②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⑤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