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归省(xǐnɡ) 撺掇(duo) 凫水(fú) 皎洁(jiǎo)
B. 行辈(hánɡ) 欺侮(wǔ) 渺远(miǎo) 震撼(hàn)
C. 亢奋(kànɡ) 晦暗(huì) 蓦然(mò) 冗杂(rǒnɡ)
D. 斡旋(wò) 幽悄(qiāo) 怅惘(wǎng) 眼眶(kuàng)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
B.听完老教授的话语,他终于茅塞顿开,仿佛大彻大悟般,开始了新的征程。
C.他之前是国内外知名的优秀物理学家,近年来却销声匿迹。
D.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3、下面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浮躁 阳奉阴违 行将就木 挑拨离间
B.嘹望 相辅相成 名副其实 不修边幅
C.缭绕 前呼后拥 强词夺理 瞬息万变
D.狡辨 漫不经心 轻歌慢舞 振耳欲聋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节那天,她献上一曲《奉献》,唱得栩栩如生。
B.孙老师在修改作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妙手回春的老师。
C.我们的老师工作认真负责,真是吹毛求疵。
D.这两幅画倒是铢两悉称,很难分出谁优谁劣来。
5、古诗文阅读
示长安君①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②。草草③杯盘④共笑语 ,昏昏⑤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 ,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⑥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①这首诗作于嘉祐五年(1060 年),当时王安石将出使辽国。王安石与他的大妹长安君王文淑感情很深,这次隔了三年再见面 ,见面后马上又要分别。②怆情:悲伤。③草草:随便准备的。④杯盘:指的是酒和菜。⑤昏昏:昏暗,光线暗淡。⑥后会的日期。
【1】下列有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古代一些物象常常被寄予特定的含义,例如“寄书应见 雁南征”中的“雁”就因为有借雁足传信的说法,常用来借指书信,“南飞的大雁”常含有思归之意。
B. 尾联中,妹妹挂念地问:“后会在什么日子?”兄长给出了下次相会的明确的日期,此次相会在欢乐的氛围中结束。
C. 文中巧妙地运用了叠字。“草草”二字,虽说酒席是随便准备的,也说出了兄妹俩的感情至深,用不着世俗的客套。“昏昏”二字,写两人说了又说,灯油已快干,灯火已昏暗,仍顾不上休息。
D. 后四句写离别,呼应首联。刚刚在叹息经三年没有见面,知心话说不完,眼下自己马上又要到万里外的辽国去,诗便自然而然地转入惆怅,话题也就引人别后。
E. 这首诗运用了多种手法,如比喻和用典,诗歌语言华丽,意蕴深远,情意非常亲切真挚,道出了兄妹间真挚而又亲切的感情。
【2】诗人为什么说“老去相逢亦怆情”?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白露未唏。(《菜葭》)
(2)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____。(《北冥有鱼》)
(3)小红与小董是大学时代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面对即将大学毕业后的分别,小红每天情绪都很低落,小董不愿好朋友难过,于是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安慰小红。
(4)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在仕途上屡遭排斥,但仍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两句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默写完整。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7、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 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是出自前苏联小说《_____________》 ,这是书中一号男主人公___________对生命的诠释。
(2) 请自选角度写一段话介绍一号男主人公。要求结合名著中的其他情节,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细菌社会也和谐》,完成小题
①细菌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生物。人体大约包含1亿亿个细胞,这些细胞中则寄宿着大约10亿亿个细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微生物遗传学家邦妮·巴斯勒,通过对细菌社会的深入研究发现,细菌就像是人类的简化版本。
②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细菌的生活是极其单调的:抑或进食,抑或繁殖。实际上,细菌的生活是丰富多彩、循序渐进的。“细菌社会”甚至也像人类社会一样进行“菌口普查”,它们通过向生存环境中释放一种化学物质来统计自己群体的成员数量。待细菌数量达到一定的比值后,“细菌社会”就会发动有预谋、有计划的行为运动,以满足自己发展壮大的愿望。
③“细菌社会”存在着自己的语言,细菌常用的语言称作“特选传感”,是一种化学交流方式。当一队细菌到达某处后,需要探测附近是否有“敌友”时,每位“队员”都会向周围环境中释放一个分子。敌人或朋友在感应到这些分子之后,便会前来“应战”或“聚会”。队员越多,自然就越容易引来敌人或朋友。而烦扰人类几个世纪的霍乱、肺炎以及食物中毒,就是各种细菌召唤朋友聚会的后果。
④巴斯勒教授还发现,细菌还懂“第二外语”。当身边有别的种族细菌时,它会释放出另一种化学分子,这个分子的意思是“我和你不是一个种族的”。依据细菌的这两种“语言”,科学家可以研究出新型药物,通过阻断细菌的交流方式来搅乱它们的聚会,使其停止制造疾病。目前人类是通过使用抗生素直接杀死细菌,但这种方式会引发细菌的抗药性,所以,生产出阻断细菌交流方式的药物则可在极大程度上弥补抗生素的不足,帮助人类远离疾病的困扰。
⑤细菌能够像复杂多细胞生物一样建立并运转自己的“社会”。例如,每天早晨人们所刷掉的牙垢由600种细菌组成,俨然就是一个团结紧密的“社区”。皮肤上则建立着一座座“细菌城市”,总共居住着1万亿个细菌。它们时刻享用着人体为它们准备的自助餐:脱落的皮屑、分泌的油脂以及各种矿物质。它们一边大快朵颐,一边勤劳地为每个人制造着独特的体味。各种细菌在自己的地盘上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促进自己的“社会”的稳定。
【1】文题“细菌社会也和谐”中的“和谐”在文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文章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目前人类是通过使用抗生素直接杀死细菌,但这种方式会引发细菌的抗药性”一句中加点的“目前”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9、按要求作文
一片薄薄的、浅黄色的槐树叶,承载了挥之不去的多愁;一捧普普通通的罗汉豆,装下的是"迅哥儿"无忧无虑的童年、天真无邪的友谊;一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寄托了朱自清与父亲催人泪下的深情;几只争落向阳暖枝的莺鸟,撩拨了白居易深爱早春的心弦……不起眼的树叶,寻常的罗汉豆,易被忽略的背影,小小的莺鸟…….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细微的事物,却饱含着浓浓的真情。
请以"物微情浓"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