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哈尔滨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项是( )

    A. ăi)  蛮hèng)  寒jìn)  转反侧(zhăn

    B. 皑(ái)  沙绊() 挑拨离jiān

    C. 动()  蜒(wān)  顶(qióng)纷至来(

    D. 实(dūn日()   诚(qián) 接而至(zhŏng

  • 2、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不仅点明了游览的地点和次数,也引出下文对两次观看壶口瀑布情形的叙述。

    B.在文章第二段中,作者充分调动了听觉和视觉两种感官描写壶口瀑布。

    C.文中写“黑猪掉进深沟”一事,是为了正面描写激流汹涌,水流之急,水力之大。

    D.文中的壶口瀑布,兼有水的各种形态,兼容人的各种感情,象征着各种人性。

  •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泽(zhǎo裂(jūn)   劫(nán)   石(yǔn

    B.子(méi杂(rǒnɡ) 潮() 两()

    C.(juàn)  沙()   形(xiē) 追()

    D.(kànɡ)  幽qiǎo)  默(xián)   旺(xiànɡ)

  •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色彩,_____________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②文化是传承的,但也是发展的,这是一个不断_____________与改变的过程,因此,研究文化现象,必须注意其时空背景,切忌在大时段上笼统言之。

    ③一种幽暗的光_____________在窗际,仿佛电影中的一幕。

    A.描绘   延伸   弥散 B.点染   延伸   弥漫

    C.描绘   延展   弥漫 D.点染   延展   弥散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长安夜雨

    薛逢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释]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②桂玉:比喻昂贵的柴米。

    (1)从描写的角度,赏析颈联的妙处。

    (2)全诗具体写出了诗人的哪些忧愁?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名句默写。

    (1)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知困,______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

    (4)《马说》一文中“食马者”不识马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喜欢用“志同道合”来形容彼此的志趣和理想一致。假如《儒林外史》中的众多人物也有手机,你认为小说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王冕会主动添加下面哪个人作为自己的好友?说明原因。       

    周进       匡超人        虞博士       杜少卿       蘧景玉( 蘧太守之子,蘧公孙之父)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牧羊歌手

    郭震海

    ①这是一个难得清闲的周末,我和老三相约到太行山深处这个宁静的小镇,参加一位朋友的婚礼。婚礼开始前,我和老三信步走进小镇后面一个空旷的山谷。

    ②只见一位牧羊老汉手举鞭子,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啪啪啪”脆生生的鞭响,惊起一只正在觅食的山鸡,山鸡欢叫着振翅飞起又迅速落下。

    ③“庆生叔,这样好的天气,你咋不亮开嗓子唱一个呢?”老三远远向那牧羊老汉打招呼。

    ④“哈哈,唱一个!”牧羊老汉乐呵呵地回道。

    ⑤老汉说着,大声咳嗽了几声后,便开了腔:

    ⑥嗨——/送郎送到大门口/扑上来看家的大黄狗/认了认是郎哥/摇了摇尾巴住了口口……

    ⑦“好!好——”老三高声叫好,同时双手举过头顶鼓掌。

    ⑧确实是好!我也在心里暗暗赞叹。没想到,在这苍茫的群山之中,这位牧羊老汉的嗓音会如此的高亢嘹亮。他那辽阔婉转的歌声如一把铁锤有力地撞击着大地,层层叠叠的群山,也仿佛随着老人的山歌活泛了,亮开嗓子,纷纷回音。群山伴唱,流云起舞,纯粹而自然。

    ⑨老三告诉我,这位牧羊老汉名叫侯庆生,他爹在世时,就是出了名的“喊号子”的人。他爹的“号子”喊得响亮,大家干起活很起劲儿。

    ⑩“你知道啥叫‘喊号子’吗?”老三问我。

    ⑪“就是劳动号子吧。”我说。

    ⑫“小的时候,我爷爷和镇子里的人从山下往山上运石头的时候,七八个人用绳索用力拉着,一点一点上移,那时候庆生他爹就负责喊号子。喊的啥倒是不记得了。”老三的家就住在小镇上,在小镇上出生长大。

    ⑬“没准,我还能喊上几句哩。”我说。

    ⑭“你?”老三停下脚步,回头一脸惊奇地望着我,眼里流露出怀疑。

    ⑮我确实没有骗他。我曾经对劳动号子进行乡村调查走访,听过多位至今依然健在的喊号子者喊过,也知道一些内容,只是从未亲口喊过。

    ⑯“要不要现在就喊一回?不过,我需要你的配合。”我对老三说。

    ⑰“好!喊一回!你说需要我咋配合?”老三的眼里疑惑瞬间变成了兴奋,仿佛射出两道光。

    ⑱我说:“很简单,比如,我喊‘劳动号子嘛吼嘿’,你就跟着喊‘嘛吼嘿’,我就是喊号子的人,你就当正在劳作的人。”

    ⑲那天,我和老三竟然忘情地在山谷中喊起了劳动号子:

    ⑳我越喊越投入,眼前仿佛山坡上真的出现了一群弓着身,光着背,负重前行的人,汗水在他们古铜色的脸上。随着号子声声,他们一步步向上,向着挂着太阳的地方走去……

    ㉑“三娃子,三娃子,是谁教你们喊号子的,三娃子……”

    ㉒我们太陶醉、太投入了,完全不知庆生何时停的歌声,更没有听到他急切的呼喊,直到他从山坡上连滚带爬,挂着一脸泥土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才停止喊声。我忙解释说自己之前曾经对劳动号子进行过乡村调查。

    ㉓庆生听了,几步走近我,一双粗糙的手不容分说就紧紧抓住我的手,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后来我才知道,老人一辈子太爱民间艺术了,老人说他的父亲就爱唱民歌,爱喊号子,他继承父亲之所爱,比他的父亲还要痴狂。从小只要听他的父亲唱过一遍的民歌,他就能记在心里。

    ㉔老三告诉我,庆生老汉的儿子大学毕业,在一个煤矿当技术工,家里小日子过得很不赖。只要跟庆生提到民歌,他总是张嘴便来,不同内容,不同形式。我问庆生肚子里到底装了多少首民歌,他笑笑说:“多得很,一箩筐肯定装不完。”

    ㉕看着眼前的庆生老汉,想起刚才他那高亢有力,婉转动听的歌声,我想起了近几年一路走红的华阴老腔,那几位陕西老汉,在舞台上,忽而人喊马嘶、气吞山河,忽而鸣金收兵、四顾苍茫。每每看到他们这样的表演,扑面而来的是真实。这种真实让人震撼,更令人神往。

    ㉖庆生告诉我,其实他啥也不图,更没有想过当歌唱家,只是觉得这些山歌经过数代人的口口相传,不能丢,丢了怪可惜。可我分明觉得这位牧羊歌者就是一位真正的歌唱家,是我在这山野中遇见的“歌王”。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4月22日版 有删减)

    1根据文章,按要求填写下表。

    情景

    听老汉唱山歌

    (1)

    “我”要求老三配合

    (2)

    老三的心理

    (3)

    惊奇、怀疑(疑惑)

    (4)

    忘情、陶醉

     

    2分析文章第⑨段的作用。

    3联系上下文,品味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层层叠叠的群山,也仿佛随着老人的山歌活泛了,亮开嗓子,纷纷回音。

    (2)庆生听了,几步走近我,一双粗糙的手不容分说就紧紧抓住我的手。

    4文章结尾句中“真正的歌唱家”含义丰富,请结合全文,说说其内涵。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触动心灵的瞬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自选角度确立文章的主旨。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