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吉林白城初一下学期二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唐朝时期,和亲成为民族交融的重要表现,颂扬这一历史佳话的诗句有:“西去和亲戈壁沙,香车泪洒故乡霞。边关大漠呈新月,雪域高原视旧家。”与此诗句相关的是

    A.文成公主入藏

    B.满洲入主中原

    C.土尔扈特部回国

    D.设置驻藏大臣

  • 2、“持续八年之久的内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据此可知,材料描述的是

    A.八王之乱

    B.陈桥兵变

    C.李渊起兵

    D.安史之乱

  • 3、如下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作品《步辇图》(局部).此图背后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王昭君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

    B. 鉴真法师东渡日本

    C. 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D. 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 4、文天祥和岳飞受到人们尊敬的共同原因是:( )

    A.都坚持正义斗争,有一身浩然正气 B.都对皇帝忠心耿耿

    C.都遭到奸臣的谋害 D.都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军队

  • 5、“六月飞雪、血溅白练、大旱三年”这些词语与下列哪部作品有关( )

    A.《三国演义》

    B.《窦娥冤》

    C.《红楼梦》

    D.《水浒传》

  • 6、以下钱币中,能直接反映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是(  )

    A.秦朝统一后通行 全国的圆形方孔钱

    B.汉武帝下令全国 统一铸造的五铢钱

    C.唐代长安城遗址 出土的东罗马金币

    D.北宋四川地区最 早开始使用的交子

  • 7、“该船队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该材料事件发生在(  

    A.14 世纪 B.15 世纪 C.16 世纪 D.17 世纪

  • 8、热播电视剧《西游记》中讲的唐僧西天取经故事,是根据哪一个历史人物故事编撰的(  )

    A.鉴真 B.玄奘 C.唐僧 D.达摩

  • 9、央视播出的《汉字听写大会》列同档期播出节目收视率之首,再次证明了汉字有着无穷的魅力和鲜活的生命力。下列有关汉字演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楷书

    B.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C. 金文→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

    D. 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 10、201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国庆70周年阅兵备受各方关注。“战旗红”“导弹绿”“维和蓝”“多彩色”……若将当天的阅兵比作一块画布,这些中国军队描绘出的缤纷色彩则映射出中国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历程。“导弹绿”代表的是作为中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的军种,此军种是(   

    A.海军 B.空军 C.火箭军 D.战略支援部队

  • 11、许倬云在《大国霸业的兴废》中提到:“宋代之所以国祚长久,没有短命而亡,只因为宋太祖断绝了武人专政的传统”。据此可推知,北宋的政治特点(     

    A.君主专制

    B.宦官专权

    C.重文轻武

    D.重农抑商

  • 12、下列关于明长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明长城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

    B. 是为防御匈奴族的进攻而修筑的

    C. 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

    D. 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

  • 13、年届46岁的孟郊又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终于登上了进士及第。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胜;当即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登科后》,便有了脍炙人口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春风得意”及“走马观花”流传后世。孟郊中进士的经历体现了(     

    A.分封制度的血缘和等级特点

    B.长安景色的优美

    C.科举制度的公平和机会均等

    D.行省制度的首创和高效特点

  • 14、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反映的是( )

    A.战国兼并图

    B.赤壁之战图

    C.人口南迁图

    D.三国鼎立图

  • 15、迄今为止,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变外交活动是

    A.奥运会 B.万隆会议 C.上海APEC会议 D.世界贸易组织会议

  • 16、“三顾茅声”“火烧赤壁”“七擒孟获”这些历史故事能从下列哪部书中读到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水浒传》

  • 17、中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往往都有其阶段特征。下列选项中,能准确概括宋元时期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18、乾隆皇帝为让洋商无利可图,缩减通商口岸,于1757年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这反映了清朝

    A.乾隆时期商业不发达 B.完全禁止对外贸易

    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废止重农抑商政策

  • 19、《明神宗实录》记载:“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史料中的“机户”适合在哪一场所

    A. 农田

    B. 集市

    C. 手工业工场

    D. 现代工厂

  • 20、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我国古代有一部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著作是

    A.《天工开物》 B.《齐民要术》 C.《红楼梦》 D.《本草纲目》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请写出以下朝代的建立者及都城

    朝代

    隋朝

    北宋

    元朝

    建立者

     

     

     

    都城

     

    汴京

    大都

     

     

  • 22、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形成了由农村集市、____、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 23、北宋的创立时间是________,创立者是宋太祖________;北宋后期与______相约夹击辽国,该政权的创立者名为_____________

  • 24、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________(写清X年X月X日)地点________

     

  • 25、我国唐朝创制且闻名于世的陶器艺术珍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6、清朝由朝廷特许,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的机构是________

  • 27、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清朝前期,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_____

    (2)商业:

    ①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_____

    ②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有的地方居民超过万户,比县城的规模还大。如吴江县的____,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湖北的____在明朝中期才发展起来,到清朝时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乾隆时期的____,据载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

    ③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邦,拥有雄厚的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例如, 山西商人组成的____,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到乾隆时又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____”,便于货币流通。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____,他们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荼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28、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是________

  • 29、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________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的数学家是__________

  • 30、________》一书,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________》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把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在一起。

    《水浒传》   A.曹雪芹  a.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西游记》     B.罗贯中   b.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

    《三国演义》  C.吴承恩   c.神话小说

    《红楼梦》     D.施耐庵   d.古典小说的高峰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城市。

    (1)唐朝都城,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_____

    (2)两宋的都城,最大的商业城市_____

    (3)宋朝兴起的,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选自《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什么制度?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哪一朝代首创的哪一制度?

    (2)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此基础上继承前朝制度,在中央设置什么机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

    (3)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