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会归纳历史发展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选项能准确概括隋唐时期阶段特征的是
A.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封建国家陷入了危机
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A. 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 南水北调
C. 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 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3、归纳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与下列示例中属于同一类历史人物的是示例:苏轼李清照
A.司马光
B.辛弃疾
C.关汉卿
D.汤显祖
4、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袋局面,宋朝兴起。与此同时,周边民族先后建立的辽、西夏、金等政权,与来朝并立。下列发生于这时期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赵匡胤建立宋朝
②元昊建立西复政权
③岳飞郾城大捷
④澶渊之盟
⑤宋金以准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界限
A. ⑤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⑤ C. ④②①⑤③ D. ③⑤①①②
5、以盟约的方式达成和解是解决纷争的方式之一。结束宋辽之间战争状态的盟约是( )
A. 绍兴和议 B. 澶渊之盟 C. 宋辽协议 D. 雁门关协议
6、有一本史书,历时19年编撰,宋神宗认为它“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并为此书赐名。下列有关该书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书是《史记》 B.该书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C.该书作者生活于南宋 D.该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7、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A.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B.大大缩减了科举取士名额
C.武将没有任何的军事指挥权 D.解除军队所有将领的兵权
8、下图是一份清代政府颁发的开荒执照,它直接反映了( )
A.政府推行垦荒政策 B.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C.商业的发达 D.赋税的大幅度增加
9、观察下图,判断与该历史人物无关的史实是
A.开创“开元盛世”局面
B.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观点
C.鼓励大臣直言皇帝的过错
D.注意“戒奢从简”,居安思危,戒骄戒奢
10、( )在唐朝时期既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又是东方文化的中心。
A. 长安 B. 扬州 C. 洛阳 D. 成都
11、明长城是中国历史上费时最久、工程最大、防御体系和结构最完善的长城工程。下列说法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①明长城先后花了近二百年的时间
②明长城保护了中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③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全长六千多公里
④明长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所说的中国人具体是指( )
A. 唐朝人 B. 汉朝人
C. 秦朝人 D. 隋朝人
13、据记载,1282年元朝首次开辟了海运航线,从南方向北京运粮46000余石。此后海运粮食数量不断上升,1329年高达522163石。可见
A.元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 B.元朝海上交通发达
C.元朝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D.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兴盛
14、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 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 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C. 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 重用有才能的人
15、“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她改名为‘曌’,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她”是( )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16、下列作品中反映了反法西斯的大型壁画是( )
A. 《和平鸽》 B. 《向日葵》 C. 《最后的晚餐》 D. 《格尔尼卡》
17、宰相文彦博说:“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太祖”是指
A. 李世民
B. 赵匡胤
C. 铁木真
D. 朱元璋
18、下列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王朝中,版图最大的是( )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19、“宋朝开始盛行读书风气,宋代儿童启蒙教育念的《神童诗》开篇就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一政策极大地促进宋朝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材料中“这一政策”指
A.文武并举
B.重文轻武
C.鼓励做官
D.重武轻文
20、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以下推测无历史依据的是( )
A.“火”旁的“炮”最早可能起源于唐朝
B.“楚河汉界”可能源于秦末汉初的历史
C.“相”退出历史舞台开始于明成祖朱棣
D.“相士不离将帅”反映君主专制的特征
21、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__________”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22、朱元璋在位时,废除______和______,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23、元朝境内因民族融合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______________。
24、宋代是个手工业和商业空前发展必盛的时代。手工业方面,江西_____成为瓷都,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商业方面出现了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______。
25、1127年,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________(宋高宗)登上皇位,史称南宋。
26、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________在应天称帝,后来定都________,历史上称为南宋。
27、雍正年间,为加强君主专制,设置________。
28、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长城:明朝建立后,为了防御北方____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_____的明长城。
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是_____。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使长城同时成为____。它已成为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坚韧刚毅和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2)北京城:明清两朝的都城。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又称_____,现在称为_____,是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2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30、清朝最有影响的剧种是________和________。
31、陆羽 “诗圣”《茶经》
杜甫 “诗仙”《玄秘塔碑》
李白 “画圣”“三吏”“三别”
吴道子 “笔谏” 《蜀道难》
柳公权 “茶神” 《送子天王图》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皇帝。
(1)吸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最后统一全国——
(2)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
(3)开创行省制度——
(4)“澶渊之盟”——
(5)创立殿试制度——
33、 宋朝“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宋朝的科举放宽了录取的范围,录取名额也成倍增加,唐朝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朝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
——摘编自《宋朝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1)宋朝采取“重文轻武”的原因是什么?
(2)阅读以上材料,评定宋朝“重文轻武”的观点是否正确,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