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扶植年轻人我觉得是一种历史的潮流,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
B.针对当前中小学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络绎不绝地制定了许多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行政规章制度。
C.草原的天空常常风云变幻,说下雨就下雨,说晴天就晴天。
D.梅雨季节,记忆中的人、事,随着那不断飘散下来的水珠纷至沓来。
2、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此句运用了信天游中常用的“比兴”手法。)
B.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此句主干是“清香吹来”)
C.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此句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D. 大家在唱国歌的时候要庄严、肃穆!(这是一个祈使句)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的话实在离谱,令我们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
B.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心有灵犀,伯牙、子期堪称高山流水,是我交友的典范。
C.相声名家赵佩茹不耻下问向徒弟李伯祥学习《拉洋片》,以谦虚好学的态度对待艺术。
D.在旧社会,残酷的剥削和连年不断的军阀混战,使劳动人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要上课了,正在打篮球的同学们戛然而止。
B.他从小就在外面闯荡,所以对人情世故很是练达。
C.漫步清名桥古街区,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D.一个烟头引起了大火,这栋被烧毁的大楼让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经行岚州 (唐)杜审言
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
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注):杜审言于公元670年中进士后,任隰城县(今山西汾阳县西)尉,因公务赴西北,往返两次途经岚州。
【1】“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有哪些精妙之处。
【2】这首诗歌的情感较为丰富,请结合诗句分析。
6、诗、文名句填空。
①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②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⑤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⑥青青子佩,__________。(《子衿》)
⑦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达自己想从政而无人引荐,闲居在家,因有负太平盛世而感到羞愧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
……
保尔不知不觉走到松林跟前,在岔路口停住了。右边是阴森森的老监狱,有一道高高的尖头木栅栏,把它和松林隔开。监狱后面是医院的白色楼房。
就是在这里,在这空旷的广场上,瓦莉亚和她的同志们被绞死了。保尔在原来设置绞架的地方默默地站了一会儿,然后走向陡坡,顺坡下去,到了埋葬烈士的墓地。
……
保尔慢慢地摘下了帽子。悲痛,巨大的悲痛,充满了他的心。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要抓紧时间赶快生活,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疾病,或者一个意外的悲惨事件,都会使生命中断。
保尔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墓。
(1)选文开头就写道:“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请用扼要的语言概括保尔“四次死里逃生”的经历。
(2)选文的最后三段,保尔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8、阅读《被压扁的沙子》,完成后面题目。
【1】“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的依据是( )
A.斯石英是沙子组成的。 B.斯石英的原子之间靠得太近。
C.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 D.斯石英原子的相互排斥进行得非常规慢。
【2】对文章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斯石英”与“金刚石”的形成原因相同,即由于在超高压状态下,原子相距很近而变得极为致密。
B.“如果在850C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这是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C.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的原因是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被巨大的撞击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D.作者通过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证明了“撞击说”。
9、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中总会有许多新的起点,而每当我们面临新的起点时,心里总会有一些忐忑,但同时也有产生一种力量催我们前进,这力量可能是鼓励、自信、勇气、爱……,这力量可能来自他人,也可能来自自己。但只要我们带着这力量上路,我们一定会迎来灿烂明天。
请以“带着_________________起航”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适合你写作的词语,把文题补充完整再作文;
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
③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要使用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