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厦门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马说》一文托物,寓意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B.《石壕吏》是一篇写景抒情诗,记叙了一个晚上官吏抓壮丁的事情,文中主要人物老妇人、官吏和我。

    C.《虽有嘉肴》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用“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论证”。

    D.《北冥有鱼》一文的中心: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的,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依傍)。

  •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浩劫 浮躁 名副其实 漫不经心

    B.彷惶 跳望 纷至沓来 怒不可遏

    C.趋势 宣哗 川流不息 自原其说

    D.奠定 功顺 接踵而至 前呼后勇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最后一次演讲中,闻一多先生向进步青年发出发扬云南光荣传统,争取民和平。

    B.我省要全面加强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C.金水桥的汽车燃烧、爆炸事件已经查实,不仅有实际的行动,而且有预谋。

    D.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

  •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社戏》选自《朝花夕拾》,讲述了作者少年时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经历。

    B.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分,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种,《时间的脚印》是事物说明文,《恐龙无处不有》是事理说明文。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按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赋是借物譬喻,比是直陈其事,兴是托物起兴。

    D.“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____,诗歌最后两句借用典故在现代汉语中成了一个成语,它是_____________,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挑兮达兮,___________。(《诗经·郑风》)

    (2)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诗经·邶风》)

    (3)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

    (4)便要还家,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美丽贤惠的姑娘是好的配偶,《关雎》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就是佐证。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是出自苏联小说《 》,这是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对生命的诠释。

    (2)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往往也有一个成长过程,其思想性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请结合具体的情节,分析上述名著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思想性格的变化过程。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老母为我“扎红”

    ①今年是马年,我的本命年,又该扎红腰带了。

    ②在古老的传统中,本命年又称“槛儿年”,本命年扎红腰带——俗称“扎红”,就是顺顺当当“过槛儿”,寄寓着避邪趋吉的心愿。故每到本命年,母亲都要亲手为我“扎红”。记得12年前我甲子岁,母亲已86岁,却早早为我准备好了红腰带,除夕那天,亲手为我扎在腰上。那一刻,母亲着、我着、屋内的人也着。所有孩子自出生一刻,母亲最大的心愿莫过于孩子的健康与平安,这心愿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执著不灭;而我竟有如此洪福,60岁还能感受到母亲这种天性和深挚的爱。一时心涌激情,对母亲说,待我12年后,还要她再为我扎红,母亲当然知道我这话里边的含意,笑嘻嘻地连说一个字:好、好、好。

    ③12年过去,我的第六个本命年来到,如今72岁了。

    ④母亲呢?真棒!她信守诺言,98岁寿星般的高龄,依然健康,面无深皱,皮肤和雪白的发丝泛着光亮;最叫我高兴的是她头脑仍旧明晰和富于觉察力,情感也一直那样丰富又敏感,从来没有衰退过。而且,一入腊月就告诉我,已经预备了红腰带,要在除夕那天亲手给我扎在腰上,还说这次腰带上的花儿由她自己来绣。她为什么刻意自己来绣?她眼睛的玻璃体有点浑浊,还能绣吗?她执意要把深心的一种祝愿,一针针地绣入这传说能够保佑平安的腰带中吗?

    ⑤于是在除夕这天,我要来体验七十人生少有的一种幸福——由老母来给“扎红”了。

    ⑥母亲郑重地从柜里拿出一条折得分外齐整的鲜红的布腰带,打开给我看;一端——终于揭晓了——是母亲亲手用黄线绣成的四个字“马年大吉”。竖排的四个字,笔画规整,横平竖直,每个针脚都很清晰。这是母亲绣的吗?母亲抬头看着我说:“你看绣得行吗,我写好了字,开始总绣不好,太久不绣了,眼看不准手也不准,拆了三次绣了三次,马(馬)字下边四个点儿间距总摆不匀,现在这样还可以吧。”我感觉此刻任何语言都无力于心情的表达。妹妹告我,她还换了一次线呢,开头用的是粉红色的线,觉得不显眼,便换成了黄线。妹妹笑对母亲说,你要是再拆再绣,布就扎破了。什么力量使她克制着眼睛里发浑的玻璃体,顽强地使每一针都依从心意、不含糊地绣下去?

    ⑦母亲为我“扎红”时十分认真。她两手执带绕过我的腰时,只说一句:“你的腰好粗呵。”随后调整带面,正面朝外,再把带子两端汇集到腰前正中,拉紧拉直;结扣时更是着意要像蝴蝶结那样好看,并把带端的字露在表面。她做得一丝不苟,庄重不阿,有一种仪式感,叫我感受到这一古老风俗里有一种对生命的敬畏,还有世世代代对传衍的郑重。

    ⑧我比母亲高出一头还多,低头正好看着她的头顶,她稀疏的白发中间,露出光亮的头皮,就像我们从干涸的秋水看得见洁净的河床。母亲真的老了,尽管我坚信自己有很强的能力,却无力使母亲重返往昔的生活——母亲年轻时种种明亮光鲜的形象就像看过的美丽的电影片段那样仍在我的记忆里。

    ⑨然而此刻,我并没有陷入伤感。因为,活生生的生活证明着,我现在仍然拥有着人间最珍贵的母爱。我鬓角花白却依然是一个孩子,还在被母亲呵护着。而此刻,这种天性的母爱的执著、纯粹、深切、祝愿,全被一针针绣在红带上,温暖而有力地扎在我的腰间。

    ⑩感谢母亲长寿,叫我们兄弟姐妹们一直有一个仍由母亲当家的家;在远方工作的手足每逢过年时依然能够其乐融融地回家过年,享受那种来自童年的深远而常在的情味,也享受着自己一种美好的人生情感的表达——孝顺。

    孝,是中国作为人的准则的一个字。是一种缀满果实的树对根的敬意,是万物对大地的感恩,也是人性的回报和回报的人性。

    我相信,人生的幸福最终还来自自己的心灵。

    此刻,心中更有一个祈望,让母亲再给我扎一次红腰带。

    这想法有点神奇吗?不。人活着,什么美好的事都有可能。

    (作者冯骥才,文章有删改)

    【1】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以“老母为我‘扎红’”为题的好处。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1)结合语境,赏析第②段中加点词语。

    那一刻,母亲着、我着、屋内的人也着。

    (2)阅读第段,比较下面原句与改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原句:这想法有点神奇吗?不。人活着,什么美好的事都有可能。

    改句:这想法不神奇。人活着,什么美好的事都有可能。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段划线句“我相信,人生的幸福最终还是来自自己的心灵。”的理解。

    【4】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见解和发现。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出游让我们放松身心;出游让我们开拓视野;出游让我们体会大自然的美好。你有什么难忘的出游经历吗?写一写你的见闻和感受。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为游记;②注意使用多种描写方法,体现游记的特点;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