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演讲旨在调动起听众情绪,并引起听众的共鸣,传达出你的思想、观点、感悟,因此不应该使用叙述的表达方式。
B.李白有诗“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大鹏”是春秋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在《逍遥游》中塑造的神鸟形象。
C.“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可写人、叙事、状物、记景。《小石潭记》《核舟记》都是以游记的形式来抒发作者情感,表达主张。
D.“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后人常用这句话做座右铭。
2、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这部书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
B.“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这句话的主干是:农谚包含知识。
C.“家来睡,不是还将一挂小灯悬在床头吗?梦都随了蜡火开花。”(《灯笼》)这个句子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D.“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这句话中加点的词都是连词。
3、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其境过清/能以径寸之木
B. 其岸势犬牙差互/则题名其上
C. 忘路之远近/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乃记之而去
4、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解放前,爷爷当长工,吃的是粗茶淡饭,睡的是狗窝猪棚。
B. 入夜,亮化扩建后的人民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
C. 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老师精心设计教案,真可谓煞费苦心。
D. 我们对别人成功经验固然需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中。
【1】诗中“城阙”指什么?
【2】文中颈联是历代传唱的名句,请作赏析。
6、根据提示填写古诗文原句。
①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③__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
④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
⑤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⑦《小石潭记》中描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傅雷家书》这本洋溢着父子深情的家书,一定有许多地方会引起你强烈的共鸣。请结合你的阅读,简要说说,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人?
8、阅读崔立的《父亲是一盏灯》,完成后面小题。
儿子与父亲在漫无边际的森林中行走。
原本,他们不该迷路。
看时间差不多了,父亲说:“儿子,咱们回吧。”儿子玩得兴起,说:“爸,我想再玩一会儿。”儿子14岁,正是贪玩的年纪。
直到天微微黑了,他们还是找不到来时的路。
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到一星半点的灯光。看不到灯光,就意味着看不到走出去的希望。儿子害怕了。往日在电视里看到的一幕幕骇人的场景,都在眼前跳了出来。闪着一双绿光眼的狼、碗口粗的蟒蛇、吸血的蝙蝠,各种千奇百怪的野兽,还有……
儿子想哭。儿子说:“爸,我害怕。”
儿子说:“爸,都是我的错,要是听你的就好了。”
儿子还说:“爸,我们不会真的被狼吃掉吧?”
父亲忽然笑了,拍了拍儿子的肩说:“别怕,没那么可怕的,我们一会儿就走出去了。”
父亲说着话,抬起头,激动地说:“快看,前面有灯光──”
儿子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
父亲说:“你个子矮,当然看不真切了。”
儿子其实也就比父亲差半个头的高度。
但既然父亲说看见了灯光,儿子心头的恐惧瞬时就淡化了。儿子拉住父亲的手,说,“爸,那我们赶紧走吧。”
父亲说:“好啊,你跟好了!”
父亲在前面走,儿子在后面跟,黑乎乎的森林里,只听见两个人走路的脚步声。
走了好一会儿,儿子有点儿乏了,说:“爸,怎么还没到啊?”
父亲说:“快了,快了,你再坚持坚持,你看,前面就有灯光了。”
儿子顺着父亲指的方向看,还是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继续走,父亲在前走着,儿子在后面跟着。
不知又走了多远的路,走在前面的父亲突然踉跄了一下,差点儿摔倒。儿子说:“爸,你怎么了?”
父亲说:“没事,被绊了一下,赶紧走吧。”
儿子点点头,两个人继续赶路。
不知又过了多久,儿子又累又饿,但走在前面的父亲像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儿子看着父亲的身影,咬咬牙,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
终于,儿子也看到灯光了。
一片树林里,有一间小木屋,屋里亮着灯。
父亲拍打着门,门开了,暖暖的灯光亮亮的,原来是森林管理员,一个老人家。
“你们是不是迷路了?快进来吧。”
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
儿子看到,父亲走路一瘸一拐的,应该是那次被什么东西绊到了,扭伤了脚踝。
那是儿子14岁时发生的事了。眼下,又有一件天大的事。儿子轻信一个朋友的话,以自己的名义给他贷款好几十万元。朋友生意失败,整个人消失得无影无踪。
追债的上了门,儿子还不起钱。追债的上诉到法院,结果只有两种:儿子要么还钱,要么被判刑。
儿子在家里,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反复说着:“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父亲说:“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
“有办法!有办法!能有什么办法!”儿子突然歇斯底里地朝父亲吼起来。
儿子想过逃跑,可是往哪里逃呢?更何况,这个时候,外面一定有人盯着自己,想逃,没那么容易!
儿子被传唤去了法院。开庭半个小时,原告方突然说钱款已付,提出撤诉。儿子愣了半天,想,是谁帮自己付的款呢?
直到走出法院,儿子看到了在门口等着的父亲,明白了。
儿子问:“爸,那么多钱你是如何筹集的?”
父亲说:“不管了,咱们回家。”
出租车将儿子带到了另一个地方,一个陌生而狭小的地方。儿子明白了,父亲把他的房子卖了。
儿子的声音哽咽,说:“爸……”
父亲说:“别想了,一家人住这里也挺好的。”
儿子突然想起了什么,说:“爸,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
父亲没有说话,只拍了拍儿子的肩,像很多年前,在那片森林里一样。
【1】请说说你对文章标题“父亲是一盏灯”的理解。
【2】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3】画线部分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4】这篇文章对父亲描写最多的是?刻画了一位怎样的父亲?
【5】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9、请以“我真的佩服他(她、它)”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③书写工整规范。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