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蝼蚁/镂空 上尉/蔚为壮观 封妻荫子/阴差阳错
B.蝉蜕/摆脱 捶打/唾手可得 扑朔迷离/前仆后继
C.悄悄/悄然 会计/心领神会 纤尘不染/说媒拉纤
D.牲畜/畜牧 苏打/打抱不平 拱手而降/降龙伏虎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电影《流浪地球》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
B.从小性格孤僻的小杰,自从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后,渐渐变得豁然开朗了。
C.老师的话突然戛然而止,而同学们还沉浸在老师讲述的美妙故事中。
D.尽管离乡多年了,但家乡的风景依然历历在目。
3、本文标题中的“最后”一词的具体含意是
A. 闻一多是当天讲演的人中最后一个讲演的。
B. 李公朴先生讲演过了,后来闻一多先生又讲演。
C. 李公朴讲演被杀害,闻一多先生讲演又被杀害了。
D. 这是闻一多先生生前的最后一次讲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是一根珍贵的同学送我的钢笔。
B.听到语文老师意味深长的一席话,使我深受教育。
C.这些被制造出来的食物,不仅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饮食,而且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种特殊的感触。
D.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2)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3)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4)王绩在《野望》中,用典故表达避世退隐之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刘桢在《赠从弟(其二)》一诗中,以一问一答作结,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父亲是孩子成长的导师,不同的教育方法会带来迥异的感受。请从下面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事例说说作品中人物教育孩子的方式。
①《傅雷家书》中的傅雷 ②《五猖会》中的父亲
(2)有人说,苦难能锻炼一个人;也有人说,苦难能毁灭一个人。你赞同哪一个观点呢?请从以下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个,并结合他的相关故事加以分析。
①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祥子《骆驼祥子》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主要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
【2】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凡是”可否删去?为什么?
【4】阅读第④段,说说“逆温层”形成的原因。
【5】请用选文中的知识解释白居易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涉及的物候现象。
9、作文
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一直在奔跑。在学习的跑道上奔跑,是为了获得丰富的知识;在生活的跑道上们奔跑,是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在人生的跑道上奔跑,是为了创造灿烂的人生;……
奔跑是信心,是乐观,是上进。只要你敢于奔跑,乐于奔跑,不断奔跑,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奔跑吧,同学们!
请以《我在不停地奔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叙述真实经历,可以虚构故事,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
(1)内容自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可套作,不得抄袭。
(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