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 由于张丽莉老师舍己救学生,被网友誉为“最美女教师”。
C. 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D. 5月21日清晨,福州市民如愿以偿地观赏到日环食奇观。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部文学名著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不少形象个性鲜明,血肉丰满,呼之欲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风光秀丽、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近年来,已经无人问津了。
C.阳平镇有一处大型的露天蔬菜批发市场。这里每天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购买各种新鲜蔬菜。
D.经北京市公安部门的全力侦破,轰动一时的故宫文物失窃案终于水落石出,出人意料的是,偷窃文物者竟然是一个普通游客。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翩然(piān) 脑畔(bàn) 褶皱(zhě) 销声匿迹(nì)
B.连翘(qiáo) 汩汩(gǔ) 翌日(yì) 怒不可遏(è)
C.虔诚(jiǎn) 沙砾(lì) 山麓(lù) 目眩神迷(xuàn)
D.两栖(xī) 沼泽(zhǎo) 喧嚷(rǎng) 强词夺理(qiǎng)
4、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及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锤击(chuí) 儒家(rú) 堕落(duò) 怒不可遏(è)
B.缄默(jiān) 狩猎(shǒu) 枯躁(zào) 袖手旁观(xiù)
C.龟裂(guī) 烘烤(hōng) 山麓(lù) 阳奉阴违(wěi)
D.繁衍(yǎn) 宝藏(zàng) 赋于(yǔ) 暴风骤雨(zhòu)
5、阅读下面一首诗,下面对这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A.“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南山”指终南山,荒无人烟,“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卖炭翁的肖像,写出劳动的艰辛,写出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
B.第一节写卖炭翁艰难悲苦的生活。“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其中极度反常、扭曲的矛盾心理真实地反映出老翁的悲惨境遇。
C.第二节写“宫使”对卖炭翁的掠夺。前四句描绘“宫使”横行霸道的丑恶行径,“把”、“称”、“叱”、“牵”等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后四句写被掠夺的结果。“宫使驱将惜不得”刻画了卖炭翁想要反抗而不能的软弱性格。
D.这首诗通过一个卖炭老人的身世、磨难、烧炭、卖炭以及炭车被抢的前后经过,形象地告诉人们宫市给人民带来了怎样的苦处以及人民在这种残暴的掠夺下又是怎样的难以生活。
6、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篇名。(8分)
①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_________________》)
③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⑤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⑥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在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后,推己及人,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
7、名著阅读
①填空
金庸先生曾说:“傅雷先生的家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其中包含着丰厚的家训智慧,傅雷先生教导_______(人名)终身贯彻的家训是:“_____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再其次才是做音乐家,最后才是做钢琴家。”
②下列选项是与《傅雷家书》相关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傅雷家书》是翻译家傅雷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汇编,它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我们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从而提高自己的修养。
B.家书中谈及生活琐事,语言真挚隽永;谈及艺术的见解,深邃凝练;谈及人生感悟,平实又深刻,读来如沐春风。
C.文如其人,封封家书都映照出傅雷丰满的人物形象。他是一位对孩子严苛又慈爱的父亲,是个文学和艺术修养俱佳的智者,是一个怀有赤子之心的爱国者。
D.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艺术理论家。他钟爱法国文学,翻译了大量法国作品,尤其是对巴尔扎克的作品更是潜心钻研,为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
8、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与一株蒲公英的默契
王本道
①惊蛰过后,春分未至之时,我习惯在自家庭院里徜徉。小小的院落里,几株挺拔的白玉兰和婀娜的海棠依然沉寂着,但冥冥之中,我感觉周遭的土地正勃发着一股盎然生机。于是我找来一个耙子,扒开院墙底部覆盖着的枯草萎叶,眼前顿觉一亮——一株娇嫩淡绿的蒲公英,铺展着锯齿般细小的叶片,心有灵犀地朝我微笑着呢。
②这株蒲公英生长在东墙下的缝隙之中,其间只有些微的泥土。当年我退休后,一次在庭院里散步时,不经意地发现了它。此后连续十年间,每年惊蛰过后,它都如约而至,在那里发芽抽青,铺展开锯齿形的叶片。初夏,小院咤紫嫣红,蒲公英的顶端逐渐形成一个细小的花盘,并绽开黄色的花瓣,花瓣紧紧围绕着花心,开得恣意灿然。当此之时,蒲公英的头顶,盛开的海棠灿若明霞,相隔几步之遥,雍容的白玉兰清香阵阵,而这株低矮卑微的蒲公英默默地挺立着自己朴实的身躯,释放着似有似无的幽香。仲夏,蒲公英的花盘开始脱落,形成了一个白色的绒球,阵阵微风中,绒球飞出无数张“小伞”,飘向空中,飞向遥远的天际……
③蒲公英花开后,种子随风飘到别处孕育新的生命。可无论种子飘向何方,眼前这株蒲公英十年如一日的固守一处,“年年岁岁花相似”,不懈不怠,伴我晨昏。它的品性勾起了我的一段回忆。
④那是1963年秋天,我考入了一所高中。当时讲授语文课的老师四十出头,讲课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慢声细语,却很有感情色彩。在古典文学、古代汉语领域,他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入学后的第二年春天,学校组织我们到城郊乡下劳动半个月,语文老师与我们同去。劳动之余,同学们就去原野上采集野菜,他也参与其中。
⑤青青的原野上,野菜种类很多,蒲公英也随处可见。采集之际,师生谈笑,理想与前途自然是绕不过去的话题。同学中有的说要“志存高远”,有的用俄语朗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还有的表示将来要成为某个学科领域的栋梁之材……认真听罢大家的议论,老师平静地说:“很高兴听到同学们的想法,作为你们的老师,我真诚地希望看到你们成才。但是说实话,我不奢望你们都成为栋梁之材,因为古往今来,出类拔萃的永远是极少数,大多数只能是庸常的普通人。”他顿了顿,指着无垠的田野接着说:“如同春日的田野上,有高耸的白杨,有斑驳的灌木,但更多的是遍地的蒲公英,那些低矮的蒲公英也有自己的梦想,也有自己的价值。白杨可以做栋梁,灌木可以做成篱笆,蒲公英虽然庸常卑微,却可以药用,也可以果腹,我所希望的是,同学们毕业后,不管命运把你抛向何处,只要深深地扎根土壤,努力去完成自己生命的历程,那就是有意义的人生。”老师的一席话,引发了在场同学久久的沉思。劳动返校后,老师以“春日的田野”为主题,让大家写一篇作文。记得我的作文标题是“蒲公英也有梦想”。
⑥岁月流转,世事变迁,如今老师已仙逝多年。在这个和煦明媚的春日,与庭院中的蒲公英再次邂逅,他半个多世纪前在城郊田野上的一席谈话,又在我耳畔响起。
⑦平心而论,自然界中的蒲公英无异于一棵野草,永远不能与众多的奇花秀木同日而语。但是,年年岁岁,蒲公英都要熬过严酷的隆冬,待到春风吹拂之时,率先破土而出,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即使无人问津。夏日,蒲公英又要将辛苦培育出的种子散放出去,让它们带着自己的梦想,飘向海角天涯。许多年过去,这些“小伞”飞向了华夏土地上的大江南北,山冈、湖畔、贫瘠的旷野甚至岩石的缝隙,都是它们生长的地方。恰如当年我的那些“同学少年”,在经历了或长或短的知青生活之后,相继在社会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成了社会上庸常的普通人。几十年间,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奋斗着,燃烧着,持守着心灵的宁静与和谐。生活未必富裕,凡俗的日子里还有很多困难和曲折,但是他们不怨不尤,心怀盈盈的温暖、感恩和爱。无论面对怎样灰暗的时空,他们的脸上都会荡漾出一份明媚。这,不正是蒲公英品格吗?
⑧明年春风拂面之时,我还会在庭院那熟悉的角落搜寻蒲公英倩影,而它也一定会精灵般适时出现,这已成为我们之间的无言的默契。
(有删改)
【1】文章主要写蒲公英,可①②两段两次写到了白玉兰和海棠,请结合相关内容说说作者的写作用意。
【2】从修辞角度赏析①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一株娇嫩淡绿的蒲公英,铺展着锯齿般细小的叶片,心有灵犀地朝我微笑着呢。
【3】习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你觉得文中的语文老师是不是位好老师?为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简述理由。(至少两点)
【4】第⑦段中说:“这,不正是蒲公英的品格吗?”请说说“蒲公英的品格”的具体内涵。
【5】文章标题是“与一株蒲公英的默契”,如何理解“默契”的含义?
9、根据要求写作。
光,是大自然的璀璨赋予。在每个清晨,坐在窗边,读一本书,捧一杯咖啡,一束光透进,温暖的刚刚好。生活中不能没有光,光是一种希望,我们无法想象没有光的世界。光,劈开了黑暗,让世界变得温柔起来。当草木、溪水、村庄染上光的时候,一切都是灿烂的;当然,被光所照耀和包围的时候,一切也会变得不一样……
请以“心中的一束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