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宜春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语句中,语言运用得体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守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B.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近期,工信部将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将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C.《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D.中国长城是世界上没有的奇迹。

  •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都选自本书。

    B. 《马说》的作者是苏轼,他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C.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东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D.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诗中的茅屋即指成都近效的草堂。

  • 3、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评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回延安》用陕北民歌 “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

    C.吴伯箫用《灯笼》传达孩子心性,回忆往昔经历,流淌乡情民俗,引述历史名将,传达自己做 “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跳出个人情感,升华为家国情怀!

    D.《傅雷家书》辑录了杰出的翻译家傅雷与他儿子的往来书信,展现他教育孩子的独特见解:待人谦虚,做事严谨,礼仪得体;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 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吴伯箫,原名熙成,是著名散文家、教育家。

    B.“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勃、曾巩。

    C.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魏十六还苏州

    皇甫冉

    秋夜沉沉北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注释)①皇甫冉,唐代诗人。作者的朋友魏十六曾从苏州到毗陵(常州)方向来拜访他;魏十六返回苏州时,作者乘船相送。②阴虫:指蟋蟀。

    1诗歌中“沉沉”“切切”两个词意蕴深刻,试写出表达效果。

    2诗歌三、四两句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并说出诗句表达的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默写

    (1)谁家玉笛暗飞声,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诗《春夜洛城闻笛》)

    (2)《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3)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诗《逢入京使》)

    (4)默写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走进名著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要抓紧时间赶快生活,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疾病,或者一个意外的悲惨事件,都会使生命中断。

    (1)上面这段文字选自前苏联作家奥特斯洛夫斯基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 ,主人公保尔是在________________ 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的熔炉中他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

    (2)在保尔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_____________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3)填空

    14岁的女孩苏菲有一天放学回家,收到一封神秘的来信,信上只有一句话——“你是谁?”从此以后,神秘而不寻常的来信接踵而至,向她提出一些看似莫名其妙的问题:“世界从何而来”“水能变成酒吗?”……由此,一幅伟大的画卷在她面前展开……

    这部著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深阅读让我们变得更聪明

    ①深阅读与我们平时在网上进行的浅阅读相反,是一种渐渐被忽视的阅读行为,我们应当像保护古建筑或重要的艺术品那样对其采取保护措施。深阅读的消失将不利于伴随着网络长大的后代的智力和情感发展,也会影响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承:小说、诗歌和其他文学类型,毫不夸张地说,这些作品只有经过阅读训练的人才能欣赏。

    ②在认知科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方面近期的研究已经证明了深阅读:一种慢速的、沉浸式的、有着丰富的感官细节和复杂的情感、精神体会的阅读——是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与单纯的认字型的阅读完全不一样。虽然严格说来,深阅读的载体不一定非得是传统的纸质书,但印刷品的天然的限制对于深阅读体验却是十分有益的。比如,纸质书上是没有超链接的,这样读者就少了一些干扰——不用纠结是不是得点开链接——从而能保持全身心地沉浸在书中的文字里。

    ③这种沉浸也得益于大脑对于有着丰富细节、暗示、比喻的语言的处理方式:利用与在现实生活中发生这种场景时相同的活跃的大脑区域创建一个心理表征。阅读有关情感状况和道德困境的文学内容也是对思维进行高强度训练的一种方法,可以激励我们对虚构的人物进行思考,甚至有研究表明,可以增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同身受的能力。

    ④这些在我们浏览网页时是体会不到的。虽然两种行为都被称为阅读,但对书籍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进行的为了获取信息而进行的阅读是不一样的,两者有着不同的阅读体验,并且培养出了不同的阅读技能。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线阅读时,读者比较容易走神,而且对于阅读体验也不够满意,就连“数字原住民”都有这样的感受。尽管如此,因贪图方便,每天利用电子设备进行阅读的依然大有人在。比如,英国全国读写素养信托(BritainsNationalLiteracyTrust)曾公布了一项在329108—16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进行的调查结果。研究人员指出有39%的儿童和青少年每天都通过电子设备进行阅读,而每天阅读纸质内容的人数仅占28%

    ⑤想要理解为什么我们应当关心年轻人如何阅读,而不只是有没有在阅读,可以先了解一下阅读能力的形成方式。塔夫斯大学阅读和语言研究中心主任玛丽安娜·沃夫(MaryanneWolf)说过“人类并不是天生就会阅读的”,她写过《普鲁斯特与乌贼:阅读如何改变我们的思维》一书。在正常情况下,理解和运用口头语言的能力会根据由人类基因决定的程序形成,而阅读能力的形成却需要每个人的刻苦练习。“阅读回路”的创建借用了大脑中为其他目的而形成的结构——这些回路可能很脆弱也可能很稳固,主要取决于它们的使用频率与强度

    ⑥深阅读的读者远离了干扰并适应了语言的细微差别,进入了心理学家维克托·内尔(VictorNell)在快乐阅读的心理状态研究中比喻成的一种催眠状态。内尔发现当读者非常享受阅读过程时,他们的阅读速度实际上是变慢的。快速、流畅的文字解读与缓慢的、从容不迫的阅读速度的结合,使得深阅读的读者能通过反思、分析并加入自己的回忆与思考来丰富阅读过程。并且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读者能有时间与作者建立亲密的关系,仿佛两个坠入爱河的人,沉浸在热烈的对话之中。

    【1】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深阅读的消失不仅不利于伴随着网络长大的后代的智力和情感发展,也会影响小说、诗歌和其他文学类型的传承。

    B.严格说来,深阅读的载体不一定非得是传统的纸质书,但印刷品的天然的限制对于深阅读体验却是十分有益的。

    C.纸质书上没有超链接,读者少了许多去了解文本以外的知识、探索更广阔天地的途径,这是纸质书最大的缺陷。

    D.正常情况下,人理解和运用口头语言的能力会根据由人类基因决定的程序形成,而阅读能力的形成却需要后天的练习。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能给我们带来独特阅读体验的深阅读。我们应该重视这种渐渐被忽视的阅读行为。

    B.本文是按照逻辑顺序,分别从深阅读的含义,深阅读的意义和效果,阅读能力的形成方式与深阅读的状态等方面进行说明。

    C.第④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8—16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每天阅读纸质内容的人数比通过电子设备进行阅读的人数多。

    D.第⑤段划线句子中的“主要”不能删掉,“主要”是“关系最大、起决定作用的”的意思,说明“阅读回路”的使用频率与强度是影响其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全部。如果删掉,与事实不符。

    【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甲乙二人是大学室友。甲最喜凑堆闲聊兼刷朋友圈,常转发“五十句最美古诗词”之类链接,或者晒张电子书截图,抑或是某名著封面……乙则爱泡在图书馆里,对各类书籍都静心阅读,特别是经典作品,还要反复阅读。而且乙自中学起就养成了良好的阅读摘抄习惯。某天甲乙两人就读书展开了以下对话:

    甲:最近看了什么好书?

    乙:没什么新书,在重读《苏东坡传》。

    甲:哇!我也在研读苏东坡的诗词。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他对情人多么浓烈的相思啊!

    乙:哦,这句诗出自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他中秋之夜怀念已经七年未相见的弟弟子由所写的。

    (1)深阅读给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诸多好处,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深阅读”到底是一种怎样的阅读?

    (2)为帮助链接材料中【甲】同学进入深阅读状态,请以【乙】同学的身份给【甲】同学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茉莉、白兰、米兰等花并不艳丽,但它们香气袭人;牡丹、君子兰、郁金香等花并不是很香,但它们自带华贵、奇异;玫瑰花浑身是刺,但它美艳动人,又不失清香……

    以上文字给了你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以“我的优点”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