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视察一所学校时,他满脸凝重地写下“多难兴邦”四个大字,勉励人们战胜眼前的困难。
②这家公司本肩负着为国储粮、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却将粮食就地“空转”,套取巨额财政补贴,变管理为监守自盗。
③一些所谓的“高考满分作文”针对社会发展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大肆批判,看似针砭时弊,实则拒绝承认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努力。
④大国间发生贸易摩擦,通信业殃及池鱼,几家科技公司也被推至风口浪尖。
⑤他培育的这一水稻新品种,提高了产量,已经在广大农村泛滥成灾了。
⑥熊猫饮水,颇似酒徒贪杯,总是喝得肚皮隆起,而后安之若素地拖着笨拙的身躯,一摇一摆地向远处的箭竹林走去。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国黄土高原的土质特征在全世界独有,黄土壤的颗粒很容易形成尘土,导致我国黄土高原及关联过渡地带的近五百座城市,饱受颗粒性污染。
B.《美的历程》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作者李泽厚先生将他多年的研究成果付诸于笔端,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感性而亲切。
C.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课题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1.7%的人感觉房地产调控措施及各地配套细则影响婚姻,60.2%的人认为,为规避政策或某些利益而离婚是对婚姻的亵渎。
D.许多人认为应该在高等教育界、企业界创造几个皇马、曼联式的“王朝”,这等于把这些“王朝”摆在了不需要竞争的位子上,给了它们更大的犯错误、维持更长时间的无效率,使它们表现再差也不可能被淘汰。
3、《论语》中蕴含的儒家思想精华对中国后世具有重要影响,下面对于这些思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孔子看来,统治者要实行“仁政”;对个人来说,要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
B.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是一种积极的入世态度。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则、坚定目标的执着精神。
C. 孔子的仁爱观是以孝悌为根本的,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主张志士仁人应该杀身成仁。
D. 在孔子看来,理想的价值观是义利的统一,反对见利忘义,提倡做到见利思义,反对一切求利的行为。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工匠(jiàng) 尽心竭力(jié) 出类拔萃(cuì)
B.雕琢(zhuó) 臻于至善(zheng) 气质雍容(yōng)
C.彩酷(kù) 废寝忘食(qín) 活力涌流(yǒng)
D.边疆(jiāng) 炉火纯青(lǘ) 通天大道(dào)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家商店学习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工作人员十分热情,使顾客如坐春风。
B.我们的时代需要楷模,过去的日子也从来不曾缺少楷模。雷锋、焦裕禄、王进喜、时传祥、张秉贵……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可谓汗牛充栋。
C.国庆期间,交警部门加大了对“在高速公路上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行为的查处力度,长此以往,违法占用现象一定能得到有效遏制。
D.赵经理一跨进会议室,我们这些参加质量分析会的代表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这个采暖季,京津冀地区的清洁取暖工作进展如何?本报记者近日实地采访发现,随着今年“煤改电”工程收官,北京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截至10月底,北京已完成2279个村庄、85.81万户的“煤改清洁能源”任务,其中“煤改电”村庄占比八成,“煤改气”村庄占两成。
天津市坚持统筹兼顾温暖过冬与清洁取暖,因地制宜确定改造技术路线,今年新增20.6万户农村居民散煤清洁能源替代。对未实施清洁取暖的,做好无烟型煤招标、生产、 供应工作,确保无烟型煤替代全覆盖。与此同时,天津突出抓好煤质监管,监督煤炭经营企业建立购销台账,禁止销售不符合天津煤炭经营使用地方质量标准的劣质煤,今年年底前实现散煤实际经营户清零。天津市环保局大气处处长杨勇介绍,2017年天津已实现城市居民散煤清零,2019年将实现除山区外全市散煤清零。
河北省委常委会明确提出,持续用力治理农村散煤,积极稳妥推进“气代煤”“电代煤”工程,严格督查考核问责,打赢打好冬季清洁取暖硬仗。
“以前,我家里取暖都是用燃煤锅炉,夜里那么冷,至少得起床两三次去添煤;现在用天然气取暖,只需用按钮设定好温度,屋子里就一直很暖和,既方便又干净。”河北廊坊市香河县东太平庄村村民王文忠告诉记者,“政府每年还给我们取暖补贴,每立方米天然气补贴1元钱,算下来花费反而少了!”
清洁取暖成效几何,天然气供应问题至关重要。京津冀都将天然气保供摆在突出位置,多措并举,抓紧抓实。在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1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孟玮的话让大家心里有了底:“目前已落实的资源量能够足额保障民生用气需求。”同时,国家发改委将加强价格监测,切实维护民生用气价格稳定。
(摘编自《京津冀清洁取暖再加力》,人民网2018年11月25日)
材料二:
清洁取暖是热点,农村清洁取暖是难点。因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倪维斗提出“六个合适"原则,即把合适的能源放在合适的地方,在合适的时代、合适的系统中和其他能源合适的配合,最终发挥合适的作用。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吴吟力主在农村地区推广利用生物质能清洁取暖,他认为当 前“肥料化、原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利用不足以消化大量的生物质资源,能源化作为生物质能利用的兜底方式应加大力度。
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民用清洁炉具专委会副秘书长任彦波表示,经济性是影响农村 清洁取暖的首要因素,“燃料适配炉具”是实现农村清洁取暖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生物质专用炉具配套成型燃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路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可在农村清洁取暖中发挥更大作用。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副会长、宏日新能源集团董事长洪浩表示,全球生物质能源利用在可再生能源中已达到73%,但我国仍以煤、石油为主要能源,其能源利用占比在总能源消费中高达84%,这样的能源结构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同时,我国总碳排放超过美国和欧盟总和,中国人均碳排放为7.5吨,高于世界53%,发展利用生物质能是我国能源 转型和减少碳排放的必要措施。
(摘编自《农村清洁取暖应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农民日报》2018年11月22日)
材料三:
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11月6日起对山西省开展“回头看”,第二天便收到7起关于太原市迎泽区康乐片区严禁用煤、无法温暖过冬的举报。
核查发现,太原市迎泽区在禁煤过程中,没有认真落实《关于印发〈山西省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采用强制禁煤方式推行清洁取暖,无法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督察组表示,这是一起典型的、打着大气污染治理旗号却影响民生的“一刀切”行为。
迎泽区是太原市中心城区,现有400余户、1500余名居民,60岁以上老人300余名属于待拆除改造区域。迎泽区在推动清洁能源替代过程中,在不具备集中供热、“煤改气”的条件下,通过设置“康乐街片区环保检查工作办公室”,禁止燃煤进入社区。这种禁止燃煤、倒逼居民用电取暖的做法,没有考虑居民实际情况,没有考虑供暖经济成本,工作简单粗暴,导致大量群众难以温暖过冬。
督察发现,当地禁煤并不禁污。强行禁止燃煤入户,导致居民采用燃烧劈柴等方式取暖,既无法保证取暖效果,又加重了大气环境污染。
(摘编自《太原市迎泽区禁煤“一刀切”影响群众温暖过冬》,《参考消息》2018年11月16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地区基本实现了“无煤化”;截至10月底,“煤改电”村庄占比八成,“煤改气”村庄占比两成。
B.廊坊农村百姓反映,用天然气取暖与用燃煤锅炉取暖相比,天然气取暖既暖和、干净、方便,又便宜。
C.农村清洁取暖是一个现实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倪维斗为此提出了“六个合适”的原则。
D.清洁取暖若采用强制禁煤方式推行,而配套设施和配套政策跟不上,很可能就会影响一些人冬季取暖。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不能保障天然气供应,清洁取暖就大打折扣,因此,京津冀都将天然气保供摆在突出位置,同时国家发改委也切实维护民生用气价格稳定。
B.经济性是影响农村清洁取暖的首要因素,生物质专用炉具配套成型燃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路径,成为农村清洁取暖中的优先选择。
C.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和石油为主,总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均非常高,因此有必要发展利用生物质能,促进能源转型和减少碳排放。
D.太原市迎泽区因为禁煤“一刀切”,无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而且当地空气污染并未得到有效遏制,被督察组通报。
【3】在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应该怎样施政才会得民心、顺民意?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是“岁寒,______________”。
(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老人与小孩都生活幸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二句表现世人不守法度、曲意逢迎的恶劣做法。
(2)诗经《氓》中写女子婚后日夜辛苦劳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出师表》中,诸葛亮回顾自己当初临危受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杂说(四)》中,讽刺了不知马者“_______,______,______”却拿着马鞭对着千里马妄说“天下无马”。
(2)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渐渐停歇后,于沉寂中蕴含着千言万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实这种宠辱不惊的心态,类似庄子在《逍遥游》中的“___________”。
(2)刘禹锡《陋室铭》中写居室主人摆脱繁杂公务并暗寓欣喜之情的一句是“__________”。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那经历了无数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的句子是“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们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又要善于从反面借鉴,关于这种辩证的学习方法,《论语·述而》中是这样表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 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是女子表达对所爱之人的期盼与思念,曹操在《短歌行》中借此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望。
(3)《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即便在芳香与污浊混杂的环境里也要保持品格的高洁,以体现其“不忘初心”的决心。
1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访秋
李商隐
酒薄吹还醒,楼危望已穷。
江皋当落日,帆席见归风。
烟带龙潭白,霞分鸟道红。
殷勤报秋意,只是有丹枫。
【注】此诗为诗人客居桂林所作。李商隐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从祖父起,迁居郑州(今属河南郑州市)。
【1】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不言访秋而处处访秋,通过形象的景物描写,婉曲深沉地表达出无穷的乡思。
B.首联说“酒薄”,是因“愁深”,与李清照“三杯两盏淡酒”的“淡酒”用意不一致。
C.诗人巧妙地用具有桂州特点的景色,来烘染自己的乡思,隐而不显,含蕴深沉。
D.尾联写唯有“丹枫”怜我,以一树火红,报我真正秋意,含蓄地表露出急切的思乡心情。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楼危望已穷”的“危”意为“危险”,“穷”是“穷尽”,这句的意思是诗人登危楼望北方的家乡,故园却杳不可见。
B.“帆席见归风”使用反衬手法,江中归船正在轻快地驶回,而自己却有家难归,心中不免涌起异乡作客的惆怅。
C.第三联中的“白”、“红”是色彩描写,烟白、霞红,秋色正丽,色彩鲜明,以乐景衬哀情,表现诗人的思乡愁绪。
D.“殷勤”将丹枫人格化,富有深情。“只是”写出了桂州地暖的自然特点,同时婉转地表示出诗人的孤独和落寞。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生墓志铭
(清)方苞
雍正元年冬十有二月,余病不能兴。闻王生兆符蹶而苏,舆疾往视,与之语,神气若未动,越三日而死。呜呼!是吾友崑绳之子也。
兆符从余游,在丙子之春。余在京师,馆于汪氏,崑绳馆于王氏,使兆符来学,次汪氏马队旁。危坐默诵,阒若无人。方盛暑,日三至三返,不纳汪氏勺饮。
其后崑绳弃家漫游,兆符自天津迁金坛,复从余于白下。昆绳尝语余曰:“兆符视子犹父也。吾执友惟子及刚主①,吾使事刚主,曰:‘符于方子之学,未之能竟也。’”弱冠为诸生,南迁遂弃去。逾四十,以糊口至京师。或劝以应举,庚子举京兆,明年成进士。或馈之金,使速仕以养母。余曰:“用此买田而耕,则母可养,学可殖,而先人之绪论可终竞矣。”兆符蹙然,趣余为书抵馈金者。及报诏,而死已弥月矣。
方兆符之南迁也,以稚齿独身,将母及女兄弟陆行水涉三千里。及崑绳既殁,奔走四方,未尝旬月宁居。而其母老病,暴怒不时。常恐妻女仆婢,久不能堪,而在视不尽其诚,故身在外,忧常在家。又虑年日长,学不殖,而矻矻于人事丛杂中。是以心力耗竭,形神瘀伤,一发而不可救药也。
余与崑绳交最先,既而得刚主,三人者所学不同,而志相得,其游如家人。刚主之长子习仁,亦从余游。辛丑秋,刚主使卜居于江南而道死。自习仁之死,三人子姓中,质行无可望者矣。今又重以兆符,而文学义理,可与深言者亦鲜矣。
兆符性孤特,虽其父故交既宦达,察其意色,少异于前,即不肯再见。而行身端直,又以文学知名。故其疾也,闻者皆忧之;其死也,皆惜之。兆符渴葬先世兆域,而母及妻子在江南。葬事毕,士友南还者,为纪其家;留京师者,分年而主墓祭。虽兆符意气所感召,抑其祖父节概风声宿留于人心者不可泯也。兆符年四十有五,所排纂《周官》及诗文若干卷,蒋君湘帆为编录而藏之,以俟其孤之长而授焉。
(节选自《望溪文集》)
(注)①李刚主,为清代学者李恭之字。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余病不能兴 兴:起身
B. 次汪氏马队旁 次:停留
C. 趣余为书抵馈金者 趣:催促
D. 为纪其家 纪:记载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执友,指志同道合之友。方苞与王、李所学不同而志趣相得,堪称执友。
B. 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进入各级学校的生员,文中指通过乡试成为举人。
C. 京兆,是汉朝都城长安的古称,后泛指都城,文中此处指清朝都城北京。
D. 兆域,指墓地。古人讲究叶落归根,虽客死他乡但仍希望归葬家族祖坟。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危坐默诵,阒若无人。方盛暑,日三至三返,不纳汪氏勺饮。
(2)虽兆符意气所感召,抑其祖父节概风声宿留于人心者不可泯也。
【4】依据第六段内容简要概括王兆符的为人特点。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②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说:“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汲取孔子的智慧。”截至2015年12月1日,已有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多所孔子学院,开设了1000多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余万人。
③近期,某地开展关于中学生传统文化认同的调查,在接受调查的青少年中,有20%喜爱与支持民族文化产品,28%喜爱外来文化产品,52%表示无所谓。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不少于800字。
(1)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具有逻辑性;语言得体。
(2)请结合自身经历,以“传统文化的芬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主题积极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语言得体。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