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港珠澳大桥通车后。珠海窄香港的车程由3小时缩短到30分钟内。港珠澳大桥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①极大缩短三地交通运输时间 ②促进港澳地区的长期繁荣稳定
③加强港珠澳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④有利于珠江口水域的渔业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韩明爬到盘山顶峰时,感觉气温比山下低。造成这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因素 B. 纬度位置 C. 海陆位置 D. 人类活动
3、北方地区的居民以面食为主与下列哪种粮食作物有关( )
A.水稻
B.玉米
C.高粱
D.小麦
4、“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受降水影响最大的是( )
A. 旅游业 B. 农业 C. 工业 D. 商业
5、我国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原因是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
B.人口密度较低,人均粮食数量大
C.土壤贫瘠,地域广大
D.地势高峻,海拔适宜
6、在地球仪上有一地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朝南,此地点是( )
A.90°N B.0°纬线
C.0°经线 D.90°S
7、四大地理区域中,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地区分别是( )
A. 西北、北方地区 B. 青藏、南方地区 C. 西北、南方地区 D. 青藏、北方地区
8、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一月气温零摄氏度等温线
B、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9、北京中轴线是指自元、明、清以来,城市建筑物东西对称布局的对称轴。它是世界古代城市建设史上罕见的奇迹,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古代城市中轴线,代表着东方文明古都规划建设的最高成就。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古城的平面布局方正对称,主要得益于( )
A.河流众多
B.雨热同期
C.地势平坦
D.植被茂密
【2】《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提出要加强老城整体保护,保护中轴线传统风貌特色。这凸显出北京是(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科技创新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10、我国华北地区发生春旱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B. 受强大的冬季风的控制
C. 降水少,气温低,蒸发少 D. 气温低,降雪量大
11、“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是说春分节气面后,冬小麦返青到了起身期,这时应抓紧时间进行浇水、施肥等农业活动。该谚语主要适用于( )
A.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12、北京现代交通格局的特点是( )
A.“凸”字形格局 B.棋盘形格局
C.“井”字形格局 D.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
13、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是 ( )
A.冬小麦
B.大豆
C.棉花
D.甘蔗
14、新疆适合发展农业的地区是( )
A. 砾石戈壁 B. 绿洲 C. 河流 D. 沙漠
15、长江流域经济发达,读“长江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对于长江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
A.“黄金水道”航运价值高
B.“水能宝库”供电充足
C.“绿色长廊”构建生态屏障
D.气候干旱导致河流水量不足
【2】长江中游最大城市武汉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地处长江、汉江和哪条铁路交汇处( )
A.京广线
B.京九线
C.京沪线
D.京包线
16、下列对我国土地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我国土地类型单一 B. 我国耕地比重大
C. 土地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D. 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7、2016年中国建成了世界最大单口径、高灵敏的巨型射电望远镜,被形象地称作“中国天眼”,该工程建在贵州省某地一喀斯特洼坑,影响其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①光照较好,空气稀薄清新 ② 环境优美,吸引高科技人才
③ 人烟稀少,电磁波干扰小 ④地形独特,建设工程量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8、读图,下列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
A. ①地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B.②地沿海利用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
19、米热古丽,是一位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学生,米热古丽的父亲要开办一家具有新疆特色的餐厅。下列对餐厅布置的建议,适宜的是
①餐厅名称用汉、维两种文字书写②餐厅入口处备有酥油茶供客人品尝
③餐厅走廊里悬挂吊脚楼、竹楼照片④餐厅内张贴开斋节和古尔邦节场景的装饰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20、下列关于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受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特征影响的是:( )
①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②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沙漠广布
③许多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
④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发展了河谷农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合作是_________、_______。
22、近十年来,珠江三角洲积极建立与________________的经贸联系。
23、东北的东部________和________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北部的_______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24、被称为我国“南大门”的是_________;它与港澳地区合作形成独特的模式是“_______”。
25、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结构图可以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某同学构建了长江中下游的水文特征及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认知结构图。请你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结构图中数字所表达的内容。
材料一:长江干流纵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图
长江中下游的水文特征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的认知过程结构图。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⑦____;⑧____。
26、将我国重要的铁路干线及其相交的铁路交通枢纽填在下表相应的空栏内。
27、我国的四大海产是________,小黄鱼,带鱼和________。
28、我国东部季风区耕作业广布,一般来说,南方水稻种植区土壤以________土为主,东北平原土壤则主要是_______。
29、日本的主要贸易伙伴有 、 和 。
30、三江平原由哪三条河流冲击而成? 、 、 。
31、 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西起________岭,东到________山脉,南抵________,北到_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土堆积区。
(2)黄土高原地区处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中的第________级阶梯。
(3)黄土高原上地表景观多种多样,下列地表景观中不属于黄土高原的是 _______
A.黄土峁 B.黄土梁 C.黄土塬 D.石林、石峰
32、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图一)和中老铁路示意图(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b、c三大半岛在气候上共同的特征是_______。
(2)图一区域有很多重要的交通要道,如位于“十字路口”的d________:有“石油海峡”之称的e________;位于亚非分界线,沟通______和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
(3)b国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和小麦,其中种植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和恒河上游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请分析在什么情况下,b国农业可能会发生大面积旱灾______?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全线通车,铁路全长926.53公里,其中有76处隧道约195公里,桥梁154座,数条规模巨大的断梨带从区内通过,区域岩体破碎,修建难度非常大。
(4)请从地形、地质、气候等方面分析中老铁路在修建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____。
(5)中老铁路的开通,给老挝带来的有利影响有:_________。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长江是我国的母亲河,沟通东西,连接南北,长江经济带进入了新的发展格局。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图中城市的分布特点是 ,图中甲地区水热条件都优于东北地区,但粮食商品率却低于东北地区,试分析原因。
(2)读图比较成都与上海冬季气温的差异,并从地形影响的角度分析原因。
(3)长江对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试举例说明长江对上游地区和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相同点与差异。
相同点: 。
差异: 。
(4)为打造长江经济带,促进共同发展,请你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长江中上游省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应如何进行优势互补。
34、下方图表是某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请将下面选项的序号填写在上面的图表中。
①海拔高,高原和山地为主②湖泊星罗,大河源头③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④太阳辐射强
(2)青藏地区拥有丰富的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水能,有人建议说“把青藏地区将建设成我国的能源基地”,你认可吗?阐述你的理由。____,____
3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澜湄合作,是指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6国围绕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实施的可持续开发和互惠务实合作。
(1)图中,中国海口市的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澜湄合作国家中,与我国既是陆上邻国,又隔海相望的是_______________。
(3)湄公河的流向大致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_,注入________(海)。
(4)该地区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的平原上,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该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点)
(5)我国积极推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有利于____________(双选)。
A. 促进各成员国经济发展 B. 加强中国国内各省的联系
C. 避免各成员国间文化的融合 D. 综合开发流域水资源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