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竺可桢,我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标题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浅显易懂,具有较强的趣味性。
B.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他的很多作品都涉及科学领域,因此,他也是这方面的“大腕儿”作家。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D.《小石潭记》《核舟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出自“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寒噤(jìn) 推搡(sǎng) 迂回(yū) 怒不可遏(è)
B. 砾石(lì) 腈纶(qīng) 虔诚(qián) 接踵而至(zhǒng)
C. 俯瞰(kàn) 翌日(yì) 陡峭(qiào) 拾级而上(shè)
D. 矗立(chù) 轻盈(yíng) 喧哗(huá) 色彩斑斓(lán)
3、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茅飞度江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
B.公然抱茅人竹去,唇焦口躁呼不得。
C.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D.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4、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孕育(yùn) 翩然(piān) 褶皱(zhě)
B.蓦然(mò) 连翘(qiáo) 羁绊(jī)
C.幽悄(qiǎo) 龟裂(jūn) 脑畔(bàn)
D.斡旋(wò) 追溯(sù) 缄默(jiān)
5、阅读下面在诗歌,完成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结庐在人境”是说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
B. “问君何能尔”,“尔”的意思是“耳”,罢了。
C. “飞鸟相与还”,“相与还”是结伴而还,意思是飞鸟倦了也知道还家。
D. “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据此时此地的情景,也就是指隐居的田园生活。
【2】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6、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2)溯洄从之,_________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
(3)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桃花源记》中,描述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6)《大道之行也》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由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尽欺侮的少年成长为一名勇敢刚毅、成熟冷静的革命战士,实现了巨大的成长。请结合具体情节分析,是哪些原因促成了保尔的成长?
8、阅读《民工父亲的“幸福”》,完成下面小题。
刚刚搬入新居不久。这天,我面朝着宽大的落地玻璃窗,端坐在电脑前,专心打字。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温暖、清亮、宁静。心情,也沐浴在一片暖融融的气氛中。
突然,大门响起一阵很不规则的敲门声。
“你找谁?”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隙。
“我是住在您这片小区里干活的民工,想请您帮个忙。”那个陌生人嗫嗫嚅嚅地说。
“什么事?你说吧。”
“快到暑假了,我儿子要到城里来看我,他很想知道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了多少漂亮的房子。房子是盖了许多,可我从不知道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给孩子描述清楚。要是他来了,我能带他到您家看一看吗?”
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后,他望着我,一脸的焦灼和企盼,两眼露出渴求的神情。
我恍然大悟——真是一个心细、慈爱的父亲啊!我也是一个父亲,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或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不也是喜欢在儿子面前表现一番吗?那是一个做父亲的自豪和骄傲啊!想到这,我答应了。
他激动得连手也不知道放在哪里好了,脸上现出喜悦的神色。他连声说道:“您真是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随手就将门咣地关上了;有的还怀疑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了工棚……”
几天后,这位民工父亲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小男孩十三四岁,黝黑的皮肤,结实的身体,明亮的双眸。
“换上吧。”我热情地说。父子俩换上了鞋套,像是生怕将木地板踏坏了似的,步子迈得格外轻缓,给人一种拘谨的感觉。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父亲对孩子说:“这位叔叔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的建筑公司盖的。我负责砌墙,眼细、心细、手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对了,爸爸也通过了中级工的考试。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儿子听着,眼里流露着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色。我又看到,一只小手和一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父亲的腰板似乎挺直了许多。在一旁的我,心里也有一种温暖和甜蜜的感觉。
一会儿,这对父子就看完了我的新居。退到门边时,这位民工父亲伸出手,重重地握住了我的手,感动地说道:“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我能带孩子到城里人家来看看,感受到了城里人家的温暖,这种幸福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眼里闪着晶莹的泪光。真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一下子,我也感动了,我和这位民工父亲心的距离拉近了许多。我差一点把那位民工父亲的“幸福”弄成了碎片,一种隐痛扎着我的心。
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那孩子对他父亲说道:“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城里人住得真舒服。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一种羡慕和向往。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孩子仰起稚气的脸,眨着双眼,高声说道:“怎么不可能?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一定要让您和妈妈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过着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听了孩子的一番话,这份民工父亲将孩子件怀里搂了搂。
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腰杆努力地挺了挺。
顿时,他在我眼里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一个父亲的伟岸和善良!
【1】通读全文,说说民工父亲的“幸福”指什么?(写出两点即可)
【2】文中的“我”对民工父亲的态度经历了哪三个阶段的变化?
【3】简要赏析文中画线语句。
(1)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
(2)这位民工父亲将孩子往怀里搂了搂。
【4】阅读全文,民工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欣赏,就是用眼睛去注视,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去体味这人世间的美好……学会欣赏,它给你展示五彩斑斓的世界;学会欣赏,它滋润你焦渴的心灵;学会欣赏,它指引你前进的方向。
请以“学会欣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