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旺相(xiàng) 羁绊(bàn) 冗杂(rǒng) 挑衅(xì)
B. 翕忽(xī) 反诘(jié) 荧屏(yíng) 好逑(hào)
C. 家眷(juàn) 枸杞(pǐ) 悬殊(sū) 阡陌(mó)
D. 清冽(liè) 器皿(mǐn) 溯洄(huí) 雎鸠(jiū)
2、下列对文学常识和传统文化常识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孟子》《庄子》《礼记》等古代典籍均为儒家经典。
B.除夕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指最后一天,有吃年夜饭、守岁等习俗。
C.《关雎》《蒹葭》《式微》均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都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
D.《放翁词编年笺注》《柳河东集》《杜工部集》分别用了作者的号、籍贯、官职命名著作。
3、下列四幅书法作品,属于楷书书法作品的一项是( )
A.
B.
C.
D.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 。
B.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按内容分为赋比兴三部分,表现手法是风雅颂。
D.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
5、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回答问题。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1】这段文字中,开头两句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2】请对这段文字中画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6、填空。
(1)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诗经·周南》)
(4)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蒹葭《诗经·秦风》)
(5)________________ ,亲山亲水有亲人。(贺敬之《回延安》)
(6)________________,悄怆幽邃。 (柳宗元《小石潭记》)
(7)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8)贫贱之知不可忘,_______________ 。(《后汉书·宋弘传》)
(9)为山九仞,_______________。(尚书·旅獒)
7、名著中的人物也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在成长路上,曾遭遇了怎样的人生困境?又是如何走出困境的?请结合作品具体情节简要概括。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气象武器或将掀起“战场风暴”
悠然
①今年第22号台风“山竹”从太平洋深处生成以来,短短几天就快速发展成为破坏力极强的超强台风,登陆广东沿海时中心风力高达14级。气象学家估计,一次中等强度的台风,在几小时内就可携带25亿吨水移动数千公里,它从海洋中吸收的能量相当于10亿吨TNT当量,要是把台风做成“武器”,战场威力可想而知。随着气象控制技术的发展,如今气象武器已经具备升级为“末日武器”的潜力,或将带来一场不可小觑的“战场风暴”。
②气象武器是利用气象控制技术,人为制造出各种特殊气象,用以干扰、破坏或直接摧毁敌人的一系列武器平台的总称。历史上,借助气象武器开展“气象战”早有先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为掩护军队过河,曾在意大利的河边制造了一条浓雾带;德国为防止盟军轰炸,也曾喷洒过大量人工造雾剂来覆盖保护区。
③相比于常规武器,气象武器确实有着“非比寻常”的“作战之道”。天气的任何变化,事实上都蕴含着巨大能量,即便是一次普通的强雷暴天气,其内部所包含的能量也相当于一枚250万吨TNT当量核弹的爆炸。同时,气象武器隐藏性强,使用起来往往出其不意。由于气象武器主要是施放某些化学战剂或特殊物质,不需要消耗大量的弹药和其他作战物资,因而日益得到各军事强国的青睐。
④据美国《科学家》杂志报道,目前人们已拥有制造出台风、地震、海啸、火山等各种灾难的实力。气象武器虽然没有跻身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行列,但它的杀伤力和破坏力与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相比毫不逊色。同时,气象武器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旦使用失误极有可能对作战双方造成难以估量的严重影响。因此,已经有一些国际和平组织发出呼吁,希望气象武器更多地用于威慑而不是实战,更多地服务于防灾、抗灾、救灾等领域,以防止“世界末日”的到来。
——选自《北京日报》
【1】简要说明第①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第②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阅读第③④自然段,简要概括气象武器具有哪些特征?
9、书包里有褶皱的书本、崭新的文具;书包里有妈妈亲手装的水果,有自己偷偷放进去的漫画书……一笔一纸勾起儿时的记忆,一字一句唤出青春的希望。孩童的懵懂、少年的青涩,父母的期望、老师的教诲,都在书包里积聚!
请以《书包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不少于65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