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太原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排列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与辞赋、律诗、词曲等诸多传统文体相比,对联在现代生活条件下依然保持旺盛的活力。

    ②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

    ③随着对联试题进入中高考的语文试卷,对联文化越来越受到教学界重视。

    ④它是由汉字音、形、义特性发展出来的独特文体。

    A.①④②③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

  • 2、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被称为“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B.傅雷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C.对儿子的日常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教导,比如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

    D.傅雷在信中常用大量篇幅谈美术,谈戏剧,谈音乐作品,谈体育运动,谈写作方法,谈表现技巧和艺术修养等,文字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

  • 3、下列文学常识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社戏》——鲁迅——《呐喊》

    B.《北冥有鱼》——庄子——《逍遥游》

    C.《关雎》——《诗经》——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马说》——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

  • 4、对《关雎》这首诗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B.“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把君子长夜难眠、思绪万千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

    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和优雅的品格。

    D.这首诗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人物描写的生动性。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理解“风烟望五津”中“望”的含义。

    2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2)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__________________

    (3)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

    (5)纵我不往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一

    (1)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

    (2)“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1以上文字出自______(作者)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_》。选文中“(A)”处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你对作品的阅读,你能读出“他”具有哪些精神品质?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炊烟是乡村的水墨画

    刘世河

    ①描写故乡的文章,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魂牵梦绕”这四个字了,而能体现出这四个字的景象,非家乡的炊烟莫属。

    ②“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身居都市已久,我曾一度对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十分向往,如今人到中年才如梦初醒,其实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度过的。

    ③我的老家在鲁北平原,村东一条小河蜿蜒渡过。过河不远便是一个高高隆起的沙土岗子,岗子上的白杨树枝繁叶茂,一到夏天便绿树浓荫,成了我们这帮孩子玩耍的天堂。有时候玩累了,我就坐在岗顶上静静地望着小村,努力在那些模样都差不多的院落中寻找自己的家。

    ④起初总是眼花缭乱,后来望着望着就有了经验;看炊烟,父亲患有胃病,医生叮嘱要三分治七分养,吃饭须有规律,还得是热乎饭,不管多忙,一日三餐母亲都会准时生火做饭,所以村里升起的第一缕炊烟多半就是我们家的。

    ⑤母亲常说:“这炊烟呀,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彼时年幼,对母亲的话一知半解,在意的只是制造炊烟的灶台上母亲又做了什么好吃的饭。正所谓,饥望炊烟眼欲穿,一心只想肚儿圆。

    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幕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

    ⑦早晨的炊烟风轻云淡,就像天边薄薄的晨曦,清灵疏朗,昭示着庄稼人早饭的简单,熬一锅小米粥或玉米糊糊,几个馒头就着一碟小咸菜就齐活了,吃罢早饭,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下田的下田,农家新一天的生活便拉开了序幕。

    ⑧午间的炊烟是庄稼人匆忙的步履。不同于早饭的是,午饭虽然简单,但一一定要吃得硬实扛饿,因此,午间的炊烟往往急速升起,瞬息消逝,一如庄稼人忙秋忙夏时脚不沾地的身影。

    ⑨傍晚的炊烟是最美的,也最能体现农家生活的细致与温馨,晚饭是全家人的聚餐,也是庄稼人一天当中最悠闲的时候。庄稼人有个小习惯,就是越闲越吃,所以晚饭自然丰盛些。如若恰巧那天家里有喜事,更会杀鸡烧肉以示庆贺。乡下人干活是急性子,但吃饭蛮讲究,尤其懂得“想要肉更香,工夫必须长”的道理,小火慢炖,肉烂汤浓。因此,傍晩的炊烟是细水长流,从黄昏一直摇曳到夜幕降临。

    ⑩炊烟如此缭绕生动,古诗词中自然少不了它的倩影。“乱云午剩带炊烟去,野水闲将白影米”是辛弃疾笔下的炊烟;“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则出自柳永笔端。

    写炊烟最多的当属陆游。“岭谷高低明野火,村墟远近起炊烟”和“遥望炊烟疑可愁,试从行路问村名”都是他的。可见放翁对田园袅袅飘逸的炊烟有多喜爱。后来又读到陆游“雾敛芦村落照红,雨余渔舍炊烟湿”的句子,禁不住疑惑,炊烟怎么会是湿的呢

    直到离家多年后,有一回在梦里又见故乡炊烟,醒来后却一枕清泪,才终于有悟。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又想起母亲当年对炊烟的比喻,突然觉得母亲就是一个十足的诗人。而在我的眼里,炊烟不但是庄稼人灶台上开出的花,它自由舒展,浓淡随意,更像是一幅黑白交织的水墨画,气在乡村的上空,画中的奇妙意境只有看懂它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而且这幅画的色调永远都是暖的,因为它的作者是母亲。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8年第3期,有删改)

    1请你概括一天中三个不同时段炊烟的特征。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画横线的语句。

    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幕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

    3第⑩段中引用关于“炊烟”的诗句有何作用?

    4最后一段内涵丰富,请联系全文加以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要求作文。

    三年初中,初二是既承前又启后的关键年。相比较初一的稚嫩与青涩, 初二的你正在慢慢地走向成熟。在这个即将与初二挥手告别的时刻,当你回眸一年来的生活,请敞开心扉,说说你的感受吧!

    请以“  在初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用一个字把题目补充完整,如“学、活、乐、苦、悟”等。(3)文章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