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属于戚继光抗倭的基本内容的是
①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②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③组建的“戚家军”训练有素,能征善战
④完全解除倭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下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趋势 B.政府统治比较开明
C.城市经济趋于活跃 D.民族融合逐渐加强
3、宋太祖在位时,宰相往往不止一位,在宰相之下又设相当于副宰相的官职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此外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权力。宋太祖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A.提高办事效率 B.选拔杰出人才
C.壮大文官队伍,削弱武将的权力 D.削弱相权,强化君权
4、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郑和 D.康熙
5、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
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唐太宗时期
D.武则天时期
6、唐太宗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以下不能体现开明政策的是
A.在朝廷中,少数民族人士担任重要官职
B.文成公主入藏
C.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
D.先后击败东西突厥
7、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其中,“诗仙”、“诗圣”是指( )
①李白 ②李贺 ③杜甫 ④杜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8、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破坏
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北宋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朱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9、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当时社会始终客观存在的一个必然趋势是
A. 统一
B. 分裂
C. 民族融合
D. 农民起义
10、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从古至今,民族间的交往不断,民族不断融合,以下属于唐朝时期促进我国国内民族交往的例子是
A. 鉴真东渡
B. 文成公主入藏
C. 玄奘西游
D. 昭君出塞
11、“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政务)”。这里“罢丞相”的皇帝是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康熙帝 D.乾隆帝
12、戚继光以诗明志:“遥知岛夷浮天际,未敢忘危负中华。”诗中的“危”指的是()
A.台湾被殖民者侵占
B.南海地区出现危机
C.新疆地区遭受侵略
D.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13、“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设锦衣卫”,说明明朝( )
A.重文轻武
B.实行八股取士
C.扩大地方权力
D.加强君主专制
14、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全面完成“十二年”规划的收官居之年。只有携手同心沿着中国道路走下去,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里所说的“中国道路”指的是
A.改革开放道路
B.和平发展道路
C.科学发展道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5、“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懂,毫厘不差,生死系矣。”其中提到的指南针传入欧洲的时间是( )
A. 北宋 B. 南宋 C. 元代 D. 唐代
16、“中国”在英文中为“CHINA”,它是用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瓷器来借代,那么唐朝创制的闻名于世界的陶瓷珍品是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唐三彩
17、如下图讲的是北宋哪一主角的故事( )
A.阿骨打 B.赵构 C.唐太宗 D.赵匡胤
18、北宋为夺回被辽占领地区,几次北伐失败后采取了消极防御政策
A. 步步为营
B. 守内虚外
C. 分兵把守
D. 虚内守外
19、明朝的一部科技名著,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包括谷类作物栽培、食品加工、制糖、制陶、造纸、冶铸等,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本科技名著是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几何原本》
20、“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以上表述主要是肯定了商鞅变法
①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②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③奖励耕战
④建立县制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2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_______;东汉末年的名医_____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2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以 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 。
23、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宋代杰出的女词人____________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其作品在当时产生了较大影响。
24、元朝建立后,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_________制度。在中央,由_______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________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________负责监察事务。
25、从_____________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其改革的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26、唐太宗时__________西行天竺取经:《本草纲目》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7、经济特区的建立使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的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它是________。2001年,我国加入________组织,这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8、明代中期,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是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9、如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 》,图中场景描绘的是唐太宗接见 派来的求婚使者。
30、西汉司马迁主编的《_____》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明朝宋应星编著的《_____》被誉为17世纪的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31、将下列图片中的人物与其对应的人名和事件连线。
32、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国家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也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和保证。请根据提示,把下列内容补充完整。
(1)唐太宗时,_______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发展。
(2)元朝时,各民族长期杂居,产生一个新的民族 。
(3)清朝时,设置 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4)清朝时,蒙古族 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
33、中日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友好往来是两国关系的主流,唐朝对日本影响深远。请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图一人物是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他是谁?图二时他精心设计的佛殿,至今犹存,被视为日本建筑艺术的明珠,请说出建筑的名称。
(2)图三、四分别是唐朝和日本的钱币,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表明日本深受唐朝的影响,你还能举出一些事例吗?(2例)
(3)请再说出唐朝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一例。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