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海东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 姐姐虽然在这次高考中落第了,但她并没有放弃。

    B. 这部电影枯燥乏味,只看的人恹恹欲睡,哈欠连天。

    C. 庐山三面临水,烟云弥漫,千岩万壑,气象万千,游客络绎不绝。

    D.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断的搬家,让他苦不堪言。

  • 2、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悟空被授以“弼马温”之官,他得知此官为末等职,一怒之下,回花果山。玉帝命二郎神率天兵天将擒悟空,众人被悟空打败。

    B.祥子到曹家拉包月,曹先生一家对他很好,很尊重他。一天夜里,祥子拉曹先生回家,不小心撞到石头上,他和曹先生都摔伤了,祥子很难受,但曹先生丝毫也没有责备他。

    C.《昆虫记》分十卷,每一卷分17-25不等的章节,每章节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

    D.省委派达雅做代表去出席一个县的团代表大会,并让保尔协助她工作。车站很挤,于是由保尔先挤进车厢,然后打开车窗,把达雅从窗口拉进去。

    E.铁路终于如期修通了,朱赫来为他们的革命热情深深感动,说“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他还送给保尔一把枪。但不久后,保尔病倒了。

  • 3、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juàn      诸如此类

    B.liè mǐn huí 难以致信

    C.予(   事(   绕(yíng  前乎后拥

    D.jìn 实(dūn   震耳欲聋

  • 4、下列文学常识积累错误的一项是(     

    A.“记”是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以写人记事为主,兼有抒情议论。《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中的“记”都是这种文体。

    B.童年是美好的、难忘的。鲁迅在多年以后仍然难以忘怀儿时赵庄看戏、归航偷豆的经历,铭记着儿时的玩伴双喜、阿发等。

    C.律诗分五言和七言,都是四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首诗,又称《诗》或《诗三百》,开创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类,写法上采用赋、比、兴。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下诗歌首联所描绘的画面。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望”字。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①万籁此都寂,________

    ________,寂寞沙洲冷。

    ③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呐喊,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理想和济世情怀。

    ④韩愈《马说》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下列小题。

    一阵枪声打破了黑夜的寂静。雪团像松鼠似的,从那棵被月光照成银白色的桦树上滚落下来。短筒枪贴着树身,吐出火光,子弹打在墙上,泥灰纷纷掉在地上,潘克拉托夫他们运来的玻璃窗也被打得粉碎。

    枪声惊醒了睡在水泥地上的人,他们立即跳了起来,但是一见房间里子弹横飞,又都卧倒了。

    有人压在别人身上。

    “你要上哪儿去?”杜巴瓦一把抓住保尔的军大衣问。

    “出去。”

    “趴下,傻瓜!你一露头,就会把你撂倒。”杜巴瓦急促地低声说。

    他俩紧挨着躲在大门旁边。杜巴瓦紧贴在地上,一只手握着手枪,伸向门口。保尔蹲着,手指紧张地摸着转轮手枪的弹槽,里面只有五颗子弹了。他摸到空槽,便把转轮转了过去。

    射击突然停止了。接着是一片令人惊奇的寂静。

    “同志们,有枪的都到这边来。”杜巴瓦低声指挥那些伏在地上的人。

    保尔小心地打开了门。空地上连人影也没有,只有雪花缓慢地飘舞着,落向地面。

    森林里,十个人狠命抽着马,逃走了。

    1文段一开始就写道“一阵枪声打破了黑夜的寂静”,是谁放的枪?他们要破坏什么事?

    2联系原著的前后情节,说说筑路过程中保尔他们还碰到了哪些困难。

    3请联系选段,举例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隔夜茶到底能不能喝?

    钟凯

    ①中国人爱喝茶,但隔夜茶却身负恶名。由于多酚类物质被氧化成茶黄素、茶褐素,久置的茶汤会呈现黄褐色甚至发黑,味道也变得更加苦涩。“隔夜茶不能喝”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有很多人担心隔夜茶会出现细菌、重金属和亚硝酸盐的问题,甚至有人说它致癌。那么,科学地来看,隔夜茶到底能不能喝呢?

    ②茶汤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有苦涩味的茶多酚、提供鲜味的氨基酸、提供甜味的可溶性糖、提供苦味的咖啡碱及有黏稠性的果胶等。泡不同的茶叶,营养成分溶出的规律有较大差异。

    ③以绿茶为例,冲泡后室温放置1小时,茶叶中的营养物质就基本上都泡出来了。继续放置1小时,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茶多糖均迅速减少。因此龙井、碧螺春这样的嫩茶,最好1小时内喝掉。而普洱茶在开水冲泡后放在室内,茶多酚、氨基酸在12小时后才达到最高值。可见隔夜茶并非传说的那样一无是处,像普洱这种比较耐泡的茶,其营养甚至相当不错。当然,这种冲泡方式可能不符合一般人的饮用习惯。

    ④民间传说隔夜茶致癌,因为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其实这是误解。经检测,一杯绿茶、红茶或龙井茶(240毫升)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浓度均不足0.03毫克,普洱茶也差不多。泡好的茶汤敞开放置一整天,其中的硝酸盐含量可上升数倍,不过依然很少,一杯大约仅0.2毫克左右,而亚硝酸盐的含量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

    ⑤参考国家标准的规定,腌渍蔬菜中亚硝酸钠限量为每公斤10毫克,腌腊肉中的亚硝酸钠限量为每公斤30毫克。可见隔夜茶中的微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并不会对健康产生威胁。

    ⑥泡茶的水温一般在90~100摄氏度,几乎所有细菌都会瞬间被烫死。但茶汤凉下来之后,空气中的细菌还是有可能再次光顾,尤其是敞开存放的情况。但用普洱茶做的实验表明,即使敞开放置一整天,细菌的数量依然很低,和方便面等预包装食品的卫生要求相当。

    ⑦这首先是因为茶汤的营养成分并不是细菌最喜欢的糖类和蛋白质。其次,茶汤含有茶多酚等成分,虽然隔夜茶的茶多酚含量会下降,但依然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实验表明,隔夜茶能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致病菌的生长,越是浓茶抑菌效果越好。因此隔夜茶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当然如果茶汤有异味或汤色发混就别硬喝了。

    ⑧有时茶汤隔夜或长时间放置后,表面会漂着少量泛着金属光泽的东西。有的人怀疑这是茶水泡的时间长了,重金属溶出来了。实际上这些东西很可能是多酚类物质被氧化的产物,和金属无关。

    ⑨茶叶重金属进入茶汤的比例在不同茶叶间存在一些差异。一般而言,绿茶和普洱茶的重金属溶出率大约在10%-20%,红茶在30%-40%。在一项相关研究中,蒸馏水冲泡的绿茶、红茶和乌龙茶在放置约8小时后铅浓度最大,但最多只有每升2.4微克。中国饮用水标准规定铅的限量为每升50微克,管得最严的婴儿奶粉的限量相当于每升奶19微克。因此可以说,茶叶重金属的威胁总体上并不大,当然如果存在铅铬绿等违法添加则要另说了。

    ⑩总之,隔夜茶并不像传言中说的那样“有毒”。

    (《百科知识》,有删改)

    【1】本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隔夜茶”并不像传言中的那样“有毒”?

    【2】结合全文,简要阐释文章主要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3】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析其表达作用。

    【4】说说第⑨小节中画线的词语“最多”“最严”不能删掉的理由。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在教室里,我们听一位位老师授课,学习知识,收获道理。是否有一些课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沉淀在你的记忆里。请以“真喜欢这样的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可用A老师、B同学来称呼。②文中不能出现考生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