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地理现象与青藏地区的“高寒” 无关:( )
A.日照强烈,太阳能资源丰富 B.地热能资源丰富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城镇和种植业多分在河谷地带
2、青藏地区有丰富的能源,主要有( )
A. 太阳能 水能 风能 B. 太阳能 水能 地热能
C. 太阳能 核能 地热能 D. 太阳能 水能 核能
3、读“我国某区域局部图”,回答7—8题。
【1】图示区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图示区域主要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4、港澳台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下列关于三地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港澳台都是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
②港澳地区人口密度小,地广人稀
③港澳被誉为“东方明珠”
④香港的经济支柱是博彩旅游业
⑤台湾的经济类型是外向型经济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5、北京时间为下午2点时,莫斯科时间为当日9点,则莫斯科所在的区时为( )
A. 东一区 B. 西一区 C. 东三区 D. 西三区
6、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与我国1月0℃等温线大体一致
B. 与我国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体一致
C. 与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分界线大体一致
D. 与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7、吐鲁番的葡萄特别甜,原因是( )
A.灌溉水源充足 B.热量充足 C.土壤肥沃 D.日照强、昼夜温差大
8、在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网中,占据主要地位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铁路
B.航空
C.水运
D.公路
9、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与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
A.亚洲、非洲 B.非洲、欧洲
C.亚洲、欧洲 D.欧洲、亚洲
10、“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关系国家安全,因“黑土地”而著称的商品粮基地是( )
A.成都平原 B.华北平原 C.三江平原 D.鄱阳湖平原
11、澳门与香港扩展城市用地相同的策略是( )
A. 围湖造田 B. 见海底公寓 C. 开拓荒地 D. 填海造陆
12、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土面积比较小,人口稠密 B.森林覆盖率低,每天大量进口木材
C.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D.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低
13、下列建筑能够体现北京政治职能的是( )
A. B.
C. D.
14、下列不属于香港经济的支柱产业的是( )
A. 博彩业 B. 旅游业
C. 加工制造业 D. 国际贸易、金融业
15、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下列情况不容易爆发疫情的是( )
A.海鲜市场人员密集,人员流动大
B.冬季人体免疫力下降,且遇上春节返乡潮
C.大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D.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人员流动小
16、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北京之间的铁路干线是()
A. 京广线与京沪线
B. 京九线与京沪线
C. 京广线与京九线
D. 京九线与焦柳线
17、“治黄百难,唯沙为首。”说明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 )
A.上游兴建大中型水库
B.下游加固大堤
C.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D.中下游疏通河道
18、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
A.高温多雨
B.湿润
C.柴达木盆地
D.干旱
19、天心阁为长沙市地标性建筑之一,阁楼设计,其顶倾斜,以瓦盖之,这样的设计是为了( )
A.排雪御寒 B.泄雨通风 C.防风防沙 D.轻巧抗震
20、对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不利的活动是
A. 营造防护林 B. 缓坡建梯田 C. 坡脚建挡土坝 D. 陡坡开垦
21、日本的主要贸易伙伴有 、 和 。
22、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其中________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博彩旅游业是________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23、西北地区位于哪里? 山脉— 山脉--- 山脉一线以北。
24、___是温带草原上的传统民居,便于牧民拆迁、搬运和安装。
25、我国政府在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实行“ ”政策
26、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有________ 、________、工业、建筑业等.该市因环境优美,终年绿树繁花,以绮丽纤巧为特色,因此素有“ ________ ”之称。
27、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许多小岛,面积约________平方千米,人口________多万(2010年)。
28、1987年,高原上第一条铁路﹣从________ 到________ 的青藏铁路北段通车.
29、我国地理差异显著,自南向北,纬度逐渐______,气温逐渐_______。
30、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________,牛羊肉是常见的食物。
31、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①是____地区,②是____地区,③是____地区,④是____地区。
(2)农耕区主要分布在____两个地区;(填序号)畜牧区主要分布在____两个地区。(填序号)
(3)区域①、②的分界线是____山脉和____河。
32、下图为甲、乙两国自然地理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自然地理环境由气候、地形、河流、植被、土壤等要素构成,甲国自然地理分布图中,图例A、B、C所表示的自然环境要素是_______,其中图例B分布区域的名称是______.
(2)乙国自然地理分布图所表示的自然环境要素是_________,F表示_______.
(3)甲乙两国境内地势平缓的地区面积广大,但两国的垦殖指数(一国或一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都不是很高,试分析主要的自然原因。
甲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境游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学生小明准备利用假期同家长一起出境旅游。依据所学地理知识,小明进行了出境游行前规划。请同学们帮他共同完成。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是我国天然气某年产量与消费量差额统计图,图中箭头示意我国石油、天然气进口的四大战略通道,①②两地建有风力发电站。
材料二:中哈石油管线经过全国著名的四大风口之一——阿拉山口,这里一年刮风的日子有300多天,8级以上大风天数有160多天,尤其是冬春季节,大风天气更是频繁。
(1)我国能源产销基本平衡的六个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贵、皖、宁。
(2)我国石油、天然气进口的四大战略通道中,通道A代表的国家是______,该通道采用的运输方式最合理的是______。
(3)分析阿拉山口冬春季节多大风的原因。(至少写1点)
(4)与②地相比,①地建设风电站的有利条件主要有哪些?(至少写2点)
(5)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哈石油运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至少写2点)
35、小晨同学暑假期间外出考察长江三角洲和青藏高原。读图回答问题。
(1)在长江三角洲,小晨参观了_______市浦东新区,领略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景,“苏杭”是指_______和_______(城市)。
(2)考察青藏高原时,小晨的行李中准备了防晒霜和御寒衣物。请你任选一种物品,说出其地理依据。物品______依据:_______。
(3)从西宁沿_______铁路到拉萨,沿途可见窗外的草地上,“高原之舟”_______正悠闲地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4)小晨了解到______是青藏高原的特色粮食作物。这种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_____地带。
(5)科学考察发现, 世界最雄伟高大山脉_____山脉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而今成为世界最雄伟高大山脉的原因是_______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