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省级行政区划中,都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A. 河南、安徽、山西 B. 江西、湖南、广西
C. 江苏、河南、重庆 D. 陕西、四川、江苏
2、下列土壤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的是( )
A.褐土 B.黑土
C.紫色土 D.红壤
3、塔里木盆地所属的温度带及干湿地区是
A. 中温带 半干旱 B. 中温带 干旱
C. 暖温带 半干旱 D. 暖温带 干旱
4、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在哪个地区可以见到(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5、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粤港澳的经济合作,其中港澳地区具有的优势是( )
A. 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B. 丰富的自然资源
C. 雄厚的工农业基础 D. 众多廉价劳动力
6、城镇化水平提高,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
A. 经济发展 B. 生活水平提高 C. 城镇住房紧张 D. 就业岗位增多
7、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下,人们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下列活动被烙上黄土高原印记的是( )
A.朋友来访,敬献哈达
B.饮马奶酒,吃葡萄干
C.安塞腰鼓,抒发豪情
D.小船悠悠,逛花卉节
8、南方地区地跨我国地势的( )
A. 三级阶梯 B. 一、二级阶梯 C. 二、三级阶梯 D. 二级阶梯
9、关于东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北平原分布于黑、吉、辽三省境内,地势北高南低
B. 夏季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能够满足花生生产所需的热量条件
C. 我国冬小麦,甜菜,大豆和玉米等农作物的最大生产基地
D. 冬季气候寒冷,土地冻结对第二年春天农作物播种和生长不利
10、为了促进长株潭“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三市采取了相关措施,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 )
A.三市关闭一批重污染、高能耗的企业
B.三市联合在湘江进行季节性休渔
C.为减轻用电紧张的状况,三市加大火力发电的规模
D.用现代科技改善企业生产条件,提高资源利用率
11、流经长株潭地区的主要河流是( )
A. 湘江 B. 资水
C. 沅江 D. 澧水
12、影响南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河湖 D. 资源
13、妈祖是我国古代民间传说中海上渔民和船工的保护神,妈祖文化是沿海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下列省区中妈祖文化不太盛行的是
A.山东 B.福建 C.台湾 D.四川
14、下列选项中与台湾无关的是
A. 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B. 盛产香蕉、菠萝等水果
C. 森林覆盖率高,树种丰富 D. 东部地区人口稠密
15、下面关于青藏地区的衣食住行,说法错误的是
A. 日常主食是糌粑 B. 牛羊肉也是常见食物
C. 喝青稞酒抵御严寒 D. 哈密瓜闻名于世
16、有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西南地区和台湾地震多发
B.洪涝和干旱分布区域不会重叠
C.西北地区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
D.滑坡、泥石流集中分布在东北平原
17、我国自古就有“南稻北麦”、“南甘北甜”之说,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A.喜马拉雅山一长江 B.大兴安岭一太行山 C.秦岭一淮河 D.黑河—腾冲线
18、“中国有13亿人,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这句话表述了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那就是()
A. 中国人口过多,人均资源不足 B. 人口众多是中国发展经济的有利因素
C. 中国人口还应该大力增长 D. 中国人口过多,所以不可能发展好经济
19、下列各项与长江沿江地带的辐射作用的发挥无关的是( )
A. 夏季风和冬季风 B. 南北向的铁路交通干线
C. 南北向的公路交通干线 D. 南北向的长江的支流
20、亚洲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区是( )
A.中部和北部 B.西部和北部 C.西部和南部 D.东部和南部
21、降水分布有什么特点?受 位置影响,自东南向西北 。
22、请列举两个傣族文化习俗 、
23、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是______。
2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农作物一年一熟及两年三熟的地区是________地区;我国最大城市群是_________。
25、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一年分为____、______、_____三季,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集中,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影响。南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________。
26、请列举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_______地区,_______地区,_______地区,_______地区。
27、请根据表格中货物运输的要求,在以下五种运输方式中选择最合适的填入表格。
铁路 公路 航空 海运 河运
货物类别及数量 | 10万吨大米 | 1万吨海盐 | 500吨钢材 | 一位志愿者捐献的骨髓给患者移植 | 1吨活鱼 |
起点——终点 | 武汉——上海 | 天津——上海 | 北京——广州 | 台北——上海 | 郊区——市中心农贸市场 |
最合适的运输方式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28、被誉为地球上的“风极”是______________地区。
29、澳门气候宜人,环境优雅,素有“________”之称。
30、南方自然植被类型是________.具有“进口﹣﹣加工﹣﹣出口”经济特点的是________省。
31、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 年 4 月 1 日,河北雄安新区横空出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 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材料二:雄安新区位置图
(1)雄安新区位于 省,属于 平原,粮食作物以 为主。
(2)山西省因位于 A 山脉以西而得名,简称 ,该省是我国出产 资源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
(3 )天津市位于 B 海西岸,其年降水量比新疆乌鲁木齐多,请分析原因: 。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以“沂蒙七十二崮”为代表的“崮”是一种新的地貌类型,其特点是∶“崮”的顶部平展开阔,峰巅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缓,远远观望,像是戴着平顶帽子的山头。因为临沂市蒙阴县岱崮镇的“崮”最具代表性,地质专家把“崮”地貌又称为“岱崮地貌”。
材料二 下图“崮”等高线地形图。
(1)蒙阴县实验中学七年级(1)班的同学组织了一次登山郊游活动,登山地等高线图如上图所示,请在图中绘出沿A’B’线的“崮”的地形剖面图。
(2)老师说∶“这次我们登的山比较高。”从图中可以看出“崮”的海拔为________米。
(3)登山途中,同学们来到某个地方,发现前后是“崮”顶,左右两侧是延伸很远的山谷,据此判定他们所处地点可能是A、B、C、D四处中的________处,此地形部位是________。
(4)下山路上,同学们沿着图中的小河行进。同学们行进的方向是________。沿途中他们会在(选填“A”或“E”)处欣赏到瀑布美景。
(5)为方便王庄和杨庄之间的交通联系,同学们设计了一条公路(如图中虚线所示),他们的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33、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A是________特别行政区,与其毗邻的B是________。
(2)D是__________铁路。
(3)广州别称“_________”,它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举两例典型文化代表_______ 、 。
(4)珠三角地区被称为中国“南大门”,试分析此处有哪些优势条件?(至少四条)
34、读我国“长江三角洲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三部分,即______、______、______,该区的核心城市是_____,其代码是______。
(2)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我国_______经济带和________经济带的交汇处,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得天独厚,请你写出至少三条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
(3)长江三角洲地区河湖密集,农业发达,自古就有_______的美称。
(4)该地区经济发达,请用一句话评价他它的地位。
(5)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不利因素是什么?为此国家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
35、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商晶粮基地,这里能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__,该地发展农业最大的限制性条件是______。
(2)吉林长白山是我国松子的重要产地,当地有“十斤汗水一颗塔,十斤松塔一斤子”的顺口溜,说明松子的加工需要______。
A.大量的劳动力 B.充足的资金 C先进的技术 D.丰富的能源
(3)新疆自治区内古老的引水工程是______,该工程主体修建在地下的原因是___。
(4)喀什被誉为“中国西大门”,与深圳、珠海比,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的独特优势是_。
A.经济发达,海陆交通便利 B.西北边陲,利于邻国贸易往来
C.人才集中,科技力量雄厚 D.灏临海洋,利发展对外贸易
(5)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先驱,有关其发展的有利条件,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 B.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侨乡
C.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 D.临海,交通便利
(6)交通运输是开展区域间经济合作的重要组带,图中铁路干线②是______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