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铜陵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的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佳肴   北冥   藏于己   虽有至道

    B.弗食   尘埃   此之谓   讲信修睦

    C.兑命   废疾   男有份   选贤举能

    D.悠游   谋闭   学学半   鳏寡孤独

  • 2、下列对《卖炭翁》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 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 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 3、下面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林则徐禁烟销烟的壮举家喻户晓,但他在治理水患、兴修水利方面的功绩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

    B.充满陕北元素的安塞腰鼓,即将在枣庄上演,广大市民都刮目相看

    C.初夏的新城是蓝紫色的。十余米高的蓝花楹,戴着蓝紫色的花冠,看去,很是赏心悦目

    D.在首届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上,非洲馆内多个展位此起彼伏的木鼓声,吸引了无数参观者。

  •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卖炭翁》是白居易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中的一首。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就是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B.《石壕吏》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的“三吏三别”组诗中的一首。

    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D.韩愈,字退之,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送陈章甫

    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注:①陈章甫:江陵人,因故选官落第返乡。②大颡:宽头。③酤:买。④我曹:我们。⑤郑国游人、洛阳行子:分别指陈章甫和诗人自己。

    1诗中画线句表现了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

    2这首诗歌在形式上多次换韵,参考平水韵表,一开始押“下平七”阳韵,而后转“下平四”豪韵,最后转“入声十三”职韵和“下平五”歌韵。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3)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

    (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悄怆幽邃。(柳宗元《小石潭记》)

    (5)青青子佩,__________________。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子衿》)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傅雷家书》是父亲傅雷写给孩子的家信集,父爱流淌在朴实的文字背后,深沉而温暖。说说《傅雷家书》中有关成长的话题给你的启发?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老杨树下

    舒小骅

    宿舍楼前耸立着一棵老杨树,纹理粗糙的枝干奋力托举起硕大的树冠。入夏来,树上缀满大大小小浓密的叶子,犹如撑开一把遮阳的巨伞,为树下乘凉的老人、玩耍的孩子提供着清爽和绿意。

    午后,我正在赶写一篇文章。窗外由远而近传来“叮嚓、叮哪”的铁板敲击声,稍后便响起了“磨剪子嘲抢菜刀”的悠长吆喝。思绪被搅乱,我刚停住笔,猛然间,窗外爆发吵——“你磨刀怎么这么贵呀!不能便宜点吗?”“你打听打听,眼下都这个价。”眼看文章根本没法继续写,我迅速穿上外衣开门下楼。

    树荫底下横了一条绑着磨刀石、悬挂小铁罐的长凳。旁边有个拿菜刀的老太太正与身材消瘦的磨刀师傅侃价。师傅有把子年纪了,穿着一件围裙式的粗布工作服,脸上胡子拉碴的。他磨一把菜刀要6元,老太太不干,坚持只给4元。我想让二人生意尽快做成好早点走人,就劝他俩:“你们各让一步,5块钱磨了吧!”(A)磨刀师傅没吭气,撩起衣襟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抬起一双被细密皱纹围裹的干眼狠狠地瞪了瞪我。老太太转过脸来,像要打架一样冲我吼道:“凭什么要5块,这1块钱你替我出?”我本想给双方打个圆场,却没料到两面不落好,只得闭上嘴在一旁傻站着。争执双方各不相让,僵持了一会儿,不欢而散。

    “你这是何苦呢!”我在一旁轻声埋怨磨刀师傅说:“5块钱给她磨了算啦,不就是少收1块钱嘛!”“那不成!”磨刀师傅断然拒绝:“少收她1块,待会儿你要磨刀,俺是不是也得少收1块?再来人磨刀,俺不都得少收1块。那俺今晚买干粮、买菜的钱就不够啦!”

    听他这么说,多收少收这1块钱还真关系到温饱的大问题。我不免试探着问:“那你一天能挣多少?”“这可说不好,干俺这行,哪能旱涝保收。”我又追问:“那你最多一天磨过几把刀?”磨刀师傅想了片刻回答:“你还甭说,头年真有那么一次。俺一天磨了20把菜刀、5把剪子。干一桩活挣5块。那可是俺生意最火的一天。”说到这,磨刀师傅的一双干眼中闪现出亮光,四周包襄的皱纹也舒展开了,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生动起来。

    “那最少的一天呢?磨刀师傅叹了口气说:“唉,出门转悠一整天,一桩活没揽下也是常有的事。就像今天吧,大热天的,有几个人来送活?赶上刮风下雨下雪天就更甭提啦……”通过交谈,我大致了解到磨刀师傅的人生经历。他姓邵,年近六旬,早先在一家县刀具厂上班,厂子倒闭后回乡务农。妻子多病,三天两头跑医院。为了看病方便,他和儿子陪妻子进城长住。租房、吃饭、看病、买药……全需要钱。儿子每天去建筑工地打工。他的肾有病不能干重活,只能凭磨刀的手艺挣一份零钱。我对邵师傅的同情心油然而生,想撵他挪地方的念头早已打消,脑子里转悠的只是能为他做点什么。

    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提把菜刀走近问:“师傅,磨菜刀多少钱?”“6块。”“呦,怎么贵啦?不都是5块嘛!”“那是过时的行市啦!”我抢着替师傅解释:“眼下企业职工、公务员们不都涨工资啦?干个体服务的价格也该适当涨涨吧!再说这么大热天,他‘吭哧、吭哧’地磨,容易吗?您就别计较这1块钱啦!”听了我这番话,中年妇女默认了6元的价格。邵师傅从随身携带的工具袋里掏出一把小刷子,蘸了蘸小铁罐中的水,滴在磨刀石上,接过菜刀俯身磨起来。趁着邵师傅干活,我回了趟家,翻出4把生锈的刀剪,又倒了一杯凉开水拿到老杨树下。邵师傅此刻正伸出左手大拇指在磨得铮亮的刀刃上试了试,然后把菜刀递给中年妇女,叮嘱说:“这刀刃可锋利,用时留点神,当心拉了手。”

    “邵师傅,你先喝口水,再帮我磨磨这几把刀剪。”邵师傅接过水杯连声道谢,仰面朝天一口气喝完,然后开始干活。活干完后,我对他说:“4把刀剪,该给你24块对吧?”不料他回答:“你送的活多,得给你优惠,每把5块。”“那怎么行,不能坏了你的规矩。”我寸步不让地与他逆向侃价,一番拉锯后,邵师傅让步了。我抽出一张50元的递给他。他为难地说:“今儿送活的人少,手头没零钱找。”我一把将钱塞进他手里说:“那就别找啦!”他摇头道:“那不成!俺哪能占这种便宜?”说罢他拿着那张钞票转身直奔向邻楼底层的小卖部,不一会儿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先退给我26元,又把一小瓶显然是为换零钱而买的矿泉水,宝贝似的放进工具袋里。我猜想他大概是带回家去给有病的妻子或者出力流汗的儿子。

    我收下钱,跟邵师傅道了别,回家刚坐下,忽听门铃响。开门一看,原来是邵师傅。他微微喘着气说:“摁了好几家门铃才找到你。”说着举起一张卡问:“这是你刚才丢的吧?俺收工时在地上捡到的。”那是一张不设密码,任何人持有都能使用的商场购物卡。我告诉他这张卡不是我丢的,让他再问问别人。邵师傅有些失意地说:“已问过几个人了,都没人认领啊!”“那你就留着自己用呗,”为了使他安心,我又添了一句:“反正又不是偷的、骗的”“那不成!不属于俺的俺不能要!”(B)邵师傅回绝的神情仿佛人格遭受了侮蔑似的,直拿那双干眼瞪我。我急忙致歉说刚才失言了。“丢卡的人还不知有多着急呐!”邵师傅说罢又问我居委会的所在地。我猜他是想通过居委会寻找失主。

    邵师傅匆匆离去后,我的心潮难以平静。我伸头望窗外,老杨树下已空无一人,但“叮郎、叮唧”的铁板敲击声似乎仍在回荡。老杨树被夕阳铺洒上一层迷人的金色,晚风拂动着枝叶发出轻微的声响,宛若应和着铁板声在歌唱。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10月31日有改动)

    1文中A、B两处都写到老邵拿干眼“瞪我”,结合语境分析他“噔我”的不同原由。

    2第⑦一⑨段多方面表现了老邵的优秀品质。请结合其中的细节描写分析老邵这一人物形象。

    3作者为什么要通过“我”的眼光来讲述老邵的故事?请分析这种叙事角度的好处。

    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章结尾环境描写的作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请以《听,那动人的声音》为题,叙写疫情时期自己的真实故事。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不抄袭,不套作,不假意;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师生人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