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傅雷家书》主要是翻译家傅雷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汇编, 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B. 《苏菲的世界》既是小说又是哲学史,值得一提的是哲学并非以那种枯燥乏味“高 冷”的面目出现,而是以日常的信函、亲切的谈话、大师的故事等面貌出现,显得平易近人。
C.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在英国留学期间,专门写给中学生的信,涉及习俗与革新、爱情与道德、探讨读书、社会运动等内容,旁征博引,闪现着理性的光芒。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富家女孩冬妮娅喜欢保尔“热情和倔强”的性格,两人在交往中慢慢相爱并结成了夫妻。保尔瘫痪失明后,还是坚强地提出了帮助妻子冬妮娅进步的任务。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次第 撺掇 屹立 人情事故
B.枯燥 褶皱 朦胧 消声匿迹
C.帷幕 喧腾 嘱咐 草长莺飞
D.燎原 羁绊 迁徒 目空一切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老山精神”的内涵是“艰苦奋战,无私奉献”
②时光不息,传承不止,“老山精神”还将生生不息,传颂千秋万代
③老山位于麻栗坡县东南部,距县城70公里,海拔1422米
④如今,这种精神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那就是爱国、担当、责任与付出
⑤这座山因自卫还击战而成名,在战争中孕育并诞生了“老山精神”
A.③⑤①④② B.③⑤④①② C.⑤④②①③ D.⑤④①③②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霎时(shà) 虔诚(qián) 矗立(chù) 强词夺理(qiáng)
B.怠慢(dài) 缄默(jiān) 凫水(fù) 草长莺飞(zhǎng)
C.羁绊(jī) 膏药(gao) 腈纶(qIng) 怒不可遏(è)
D.堕落(duò) 瞭望(1iào) 迁徙(xǐ) 目眩神迷(xuàn)
5、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蜀道后期
张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1】“客心争日月”一句中“争”字用得极好,请简要分析。
【2】“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2)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3)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4)王绩在《野望》中,用典故表达避世退隐之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刘桢在《赠从弟(其二)》一诗中,以一问一答作结,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成长路上少不了困难,但总会有几盏明灯照你前行。
(1)艾勃特是______(人名)的哲学导师,为她打开了哲学世界的大门;______(人名)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专门写给中学生,希望中学生学会生活,于静中领略人生的趣味。
(2)朱赫来是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最初引导人,请简要概括他对保尔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傅雷家书》中傅雷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让你印象深刻的一项,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的感受和启发。
A.生活细节 B.人际交往 C.读书求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苏小童的夏天
姚讲
⑴半个月前,苏小童经历了残酷的中考。按照父亲的规划:如果考上高中,就继续读书;考不上,就子承父业,随他一起进城挑担子卖鸡蛋。
⑵很不幸,苏小童连分数最低的三中也没考上。第二天,他就去城里找父亲。门没锁,父亲也不在家。苏小童放下行李,就向着麻将馆走去。麻将馆里烟雾弥漫,苏小童还是一眼就看到了黑着脸的父亲。父亲也看到他了,连忙向他招手:“儿子,过来给老子抓两把,改改手气。”他很不喜欢父亲打麻将,因为这事母亲和父亲多次吵架,最终母亲负气离家出走了。
⑶以前放暑假,他来城里找过父亲,随父亲一起去市场,有时会接过父亲的担子挑着走一段。但这次不一样,父亲专门为他准备了一副小一些的担子,还分配给他一个小菜市场。
⑷早上四点起床,四点二十准时出发,这样就算在路上稍微歇息,也能赶在六点半天亮之前到达目的地。这是肥皂厂外的小菜市,从天亮开始热闹起来,一直延续到八点左右,这里人买好了菜,收拾好就上班去了。小菜市就苏小童一个人卖鸡蛋,在讨价还价的喧嚣声中,苏小童很熟练地数鸡蛋、数钱、找零。市场上的人渐渐稀少,不忙了,苏小童就点三两小面加个酱肉包子当早饭。把肚子填饱了,再买上中午晚上要吃的菜,挑着担子往回走。
⑸夏天的鸡蛋像阳光下的冰淇淋一样脆弱,一不小心就会坏掉。刚开始变坏的鸡蛋,表面看不出来任何变化,却难逃父亲的眼睛。周末,父亲会让苏小童和自己去同一个市场,将这些刚坏掉的鸡蛋用单独的小篮子装上,让苏小童提去卖,而且告诉大家,这是自己家养的鸡下的蛋,卖鸡蛋是为了凑学费。
⑹独自卖了好几天的鸡蛋,苏小童发现了父亲的秘密。但他没打算忤逆父亲,还是照着父亲的吩咐,去了几百米远的小巷道,摆上装有鸡蛋的篮子,守着卖。偶尔有个人过来问,苏小童就告诉他,鸡蛋是坏的,让对方不要买。问的人就一脸复杂的表情,走了。
⑺过了不知道多久,下雨了。苏小童孤零零地站在雨中,父亲喊他收拾好篮子去躲雨,别把自己淋坏了,看病要花钱。他假装听不到父亲的话,直愣愣地站在那里,默默流泪。
⑻这件事在苏小童的内心深处划了一道很深的口子。以前对父亲只是不喜欢,此刻却变成了怨恨。母亲不高兴父亲打麻将,所以离家出走了。想到这里,苏小童的嘴角露出了一丝淡然的笑意——他开始筹划如何逃离,他用了足足一夜的时间来考虑自己如何才能周全地逃离父亲的魔掌。最后决定,用暑假时间挣钱凑够念高中的建设费,回到校园,绝不要子承父业!
⑼第二天,苏小童照例挑着担子去肥皂厂外的小菜市卖鸡蛋,然后在市场安静下来的时候,找到便宜的农家菜,装进自己卖空的鸡蛋担子里,准备着下午用背篓背到大市场去卖晚市。这些菜卖相不好,但是价格便宜,加上是农家菜,所以还算抢手。
⑽上午从市场回来,苏小童就从买回的菜里随便挑出一点做午饭。吃完饭,父亲午休了。苏小童向邻居大叔借了个陈旧但功能尚全的冰糕箱,背着冰糕箱就出去卖冰糕了。第一声叫卖是很难喊出口的,但是只要第一声喊出来了,后面再喊就不害羞了。
⑾日子一晃就是八月底了。苏小童向父亲摊牌,说自己不想和他一起做生意,想回学校继续念书。父亲一脸的不屑,就你那点儿分数,还想念书?三中的分数线都没到。
⑿苏小童默默不语,在那里数钱。很久他才将那一堆散钱数出来:四千六百二十八块三毛。
⒀“这是我这个暑假自己挣到的钱,我打听过了,没到分数线念三中要交两千的“建设费”,学费是六百八。剩下的钱,足够我一学期的生活费了。”
⒁看着小脸晒得如煤炭般的儿子,父亲润湿着眼睛良久,不知道说啥好。他打算歇业两天,专门护送儿子回老家。
⒂要知道,后天就是九月一号了。
(选自2016年度《小小说选刊》)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1段父亲的规划意在表现父亲懂得教育之道,不想给孩子施加压力。
B. 苏小童发现父亲让他把坏鸡蛋卖给别人的秘密,他不愿意像父亲那样活着。
C. 苏小童与父亲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丰富了小说的意蕴。
D. 第14段表明父亲被儿子的行为感动,同时也有几分内疚。
【2】品味第(6)段语句,发挥想像,试将“问的人”此刻的心理活动直接描写出来。
偶尔有个人过来问,苏小童就告诉他,鸡蛋是坏的,让对方不要买。问的人就一脸复杂的表情,走了。
【3】语言品析。
(1)请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他假装听不到父亲的话,直愣愣地站在那里,默默流泪。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看着小脸晒得如煤炭般的儿子,父亲润湿着眼睛良久,不知道说啥好。
【4】小说以“要知道,后天就是九月一号了”结尾,有何用意?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述。
【5】读完本文后,“父亲”这一人物引发了同学们的争论,请你联系文中父亲的社会阶层特点,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父亲这一人物的看法。
9、作文
根据以下要求,以“感谢这一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不得出现个人或学校的真实信息。(3)不得套作或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