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
①然后,他“忘路之远近”。注意,这个“忘”字,真有点“精移神骇,忽焉思散”的感觉。理性世界消失了,才能“忽逢桃花林”。
②所以,它在讲人性,人性坦荡得如一潭清水时,就会看到最美的东西。
③你们看,那个武陵的捕鱼人“缘溪行”,因为以打鱼为生,所以就顺着溪水走。
④而当一个人有了心机,所有东西就都看不见了。
⑤《桃花源记》真是有趣,层次非常丰富。
A.⑤③①②④
B.⑤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⑤
D.③②①④⑤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B.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C.《齐谐》者,志怪者也
D.南冥者,天池也
3、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于是,隔夜食物是否会危害健康的疑问,逐渐困扰起都市人来。
②现代营养专家认为,隔夜食物并不等于洪水猛兽,只要不是放置时间过长、食用频率过多,就无需谈之色变。
③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身体健康也越来越看重。
④凉拌菜的卫生情况不好把控,冷藏更容易变质。
⑤熟的河海鲜时间长易产生蛋白质降解物,会损伤肝、肾功能,甚至产生毒素。
⑥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不包括熟的河海鲜和凉拌菜。
A.②③①④⑤⑥ B.③①②⑥⑤④ C.③①②⑥④⑤ D.②①⑥⑤④③
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执策而临之
B. ①教学相长也 ②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C.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②我知之濠上也
D. ①是谓大同 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5、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①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①上林:上林苑,指长安城。
【1】请用两个四字短语描绘诗人笔下的早春景象。
【2】诗人想象了花盛人闹的景象,突出表现了自己怎样的情趣?
6、根据提示填写古诗文原句。
①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③__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
④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
⑤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⑦《小石潭记》中描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家毕飞宇在《傅雷家书》序中写道:“对我,对我们这一代作家来说,傅雷是特殊的。我致敬傅雷。”但同时也说:“我不愿成为傅雷的儿子。”你是否赞同毕飞宇的说法?请结合家书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让星星在夜空中发光
①这是美国西部的一个小镇。圣诞夜,大雪纷飞,夜空中没有一颗星星。
②小镇西边一户人家的窗户,透出微弱的灯光,一个十岁男孩正偏着头在灯下写信。他不时搓搓冻得冰冷的手。“孩子,你在给圣诞老人写信吗?”他的母亲走过来问。
③那个时候,镇上许多穷人家的孩子都给圣诞老人或上帝写信,请这些神明帮助自己,只是,几乎没有灵验的时候。所以,人们称这个贫穷的小镇是被上帝遗忘的地方。
④男孩儿叫克里,他对母亲说:“不是,我在给自己写信,我已经给自己写了好多信了!”母亲心里一沉。克里自出生就有残疾,一条腿短些,而且,一只眼睛几乎没有视力。由于家境艰难,母亲不能带他去看病,也不能送他到学校学习。他一直在家里自学着学校的课程,也看一些他感兴趣的有关星辰的书。只是他很少与人交流,甚至包括上帝和圣诞老人。
⑤深夜,母亲站在那扇窗前,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上帝,请帮帮克里。”她在这一刻决定:无论怎样困难,她都要带领克里走出封闭的生活。
⑥以后的几天里,母亲都早早出门,回来时脸冻得通红,时常出神地望着克里。
⑦几天后的傍晚,克里家的门被敲响了,是一个老者。克里的母亲一惊,接着兴奋地说了一声:“您来了!感谢上帝!”,这个镇上最有学问的老者向克里伸出手:“也许我能和你讨论一下关于星辰的问题。”这一刻,克里的眼里有星光一闪。克里的母亲在心里感谢上帝:她几天来的恳求终于感动了老者。她更要感谢上帝的是,克里微笑着看着星空,他的眼晴像星星一样明亮。母亲悄悄擦去脸上的泪。
⑧第二天,母亲要带克里去那位老者的家。克里想了一下,同意了,但他想晚上再去。母亲知道克里想避开镇上的人,她温和而坚定地说“我陪你。”外面阳光很好,雪地上,这里那里泛着金星。天很蓝,不时有鸟飞过。母亲牵着克里的手,一路上和相熟的人打招呼。以后,人们能听见克里小声随着母亲对邻居说“你好”了。再后来,克里能自己来往于那条熟悉的小路了。母亲站在小院的门前,看见克里侧着头,一下高一下低地向老者家走去。母亲含着泪,笑了。
⑨不幸的是,老者在一个圣诞节前去世了。克里站在自家的后院,远远地看着人们把老者葬在郊外的原野上。太阳明晃晃地照着无边的雪野,可他眼里的光却暗淡下来。母亲走过来,没有说什么,只是拍了拍克里的肩膀。
⑩几天后,圣诞节到了。母亲以那位老者的名义给克里写了一封信。克里收到这封信后一阵激动,因为老者是克里生活的一盏灯。他急切地拆开信:“星星那么美丽,是因为它们能发出光芒来,更是因为它们能置身于黑黑的夜空之中。我的孩子,你就像那些星星一样。在我离开的这几天里,你是不是以为生活完全黑暗了?你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夜空,你该散发出光芒来!”
⑪克里从此心里便有了自己的愿望,他要成为这个小镇最亮的“星星”。从那时开始,他努力学习,不断改变自己。后来,他大学毕业,又回到了这个贫穷的小镇,竟选上了镇长。
⑫克里回到小镇后的第一个圣诞节,他吻着母亲斑白的头发,轻声说:“谢谢您!”他们身后的桌子上有两封字迹一模一样的信,一封来自老者去世后的那个圣诞夜,另一封是母亲最近写给克里的:“孩子,回到小镇来吧,它需要你……”
⑬多年后的一个圣诞夜,年迈的克里坐在灯下写信,他的信不是写给自己和上帝的,而是写给远在天国的母亲:“亲爱的妈妈,现在的蒙大拿州的波兹曼小镇已经成为西部十大魅力小镇之一了。您让我知道,小镇也是一颗星星,它曾处于黑暗之中,我努力让它发光,就像当初您让我这颗小星星发光一样。
⑭这就是一个母亲创造的奇迹。
(选自《小品文选刊》有删改)
【1】阅读全文,仿照示例,请梳理概括克里的情绪及心理变化。
①身体残疾,____→②老者来访,变得开朗→③老者去世,____→④收到来信,燃起希望
【2】文章第③段采用了什么顺序,有什么作用?请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第二天,母亲要带克里去那位老者的家。克里想了一下,同意了,但他想晚上再去。母亲知道克里想避开镇上的人,她温和而坚定地说“我陪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用“让星星在夜空中发光”作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每一朵花都有它自己开放的季节,有的开在春天,有的开在夏天,有的要到秋天,也有的则在冬天怒放。为什么非要赶在春天里开放呢?只要找准适合自己开放的季节,你也许会开放得无比绚丽。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