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在当下的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已经 。
(2)也只有黄土高原,才能承受如此 的搏击。
(3)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 。
(4) 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 可使这种改变化加快。
A.家喻户晓 惊心动魄 销声匿迹 如果……就
B.妇孺皆知 惊天动地 销声匿迹 只有……就
C.家喻户晓 撼天动地 无影无踪 不仅……而且
D.举世闻名 惊心动魄 石沉大海 虽然……但是
2、下列加点字读音与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欺悔(wǔ) 皎(jiǎo)洁 戛(jiā)然而止
B.行(háng)辈 糜(méi)子 马前卒(zú)
C.锵(jiāng)然 次第(dì) 消(xiāo)声匿迹
D.龟(guī)裂 两栖(xī) 草长莺(yīng)飞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 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B. 周末大扫除开始了,爸妈忙成一团,只有作儿子的他站在那里袖手旁观。
C. 成都青白江樱花节吸引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D. 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4、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 故/外户/而不闭
C.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D. 伐薪烧炭/南山中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
B.“夜捉人”一则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百姓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二则表明县吏手段狠毒,在人们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C.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这十三句诗,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县吏也一直在那里洗耳恭听。
D.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
【2】请赏析“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6、名句积累。
(1)《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奇特优美的自然景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2)青青子衿,___________ 。(《诗经·子衿》)
(3)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指出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朋友间的真情。
(5)《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时隐时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7、《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教材推荐给中学生的两部课外阅读名著,相信你一定读过这两部作品,请你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著名钢琴大师(_________)和英语特级教师(_________)。
(2)“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一一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原苏联_____,主人公是_____,他在____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的熔炉中,他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
(4)这部小说回答了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______。
8、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
【2】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
【3】文中第②节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阅读选文,回答下面问题。
(1)“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加点的“凡是”有什么表达作用?
(2)选文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请问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9、写作: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诗的一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事,景或情,打动你,带给你爱和温暖……
请以“你是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⑴将题目补充完整;⑵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⑶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⑷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