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新竹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B.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C. 左手倚一衡木

    D.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的同桌是一个勤奋努力的学生,不仅他学习成绩优异,而且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B.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

    C.同学们要厉行节约,杜绝不浪费水电等不良行为。

    D.学校开展了 “推广使用 ‘公筷公勺’”的主题活动,倡导健康、卫生、文明。

  •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bǎi)  窈tiáo)  然自乐(尔远逝(chù

    B.) 蒹jiā) 白露未怆幽邃(qiǎo

    C.niè)  遗hái然开朗(huò)  往来忽(

    D.然(yán)  垂tiáo)  然不动(转反侧(zǎn

  • 4、下列诗句,与原文书写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唇焦口躁呼不得 B.布衾多年冷似铁

    C.心忧炭贱愿天寒 D.老翁逾墙走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写下了无视脍炙人口的杰出诗作,被后人誉为“诗仙”。

    B. 诗歌的首联和颈联渲染了边塞寒冷凄凉的氛围,描述了边塞生活的单调乏味。

    C. “笛中闻折柳”和“此夜曲中闻折柳”有异曲同工之妙,蕴含着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D. 尾联“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E. 本诗意象雄奇壮美,意境开阔。既言边塞生活的艰苦、思乡怀人的惆怅,又表壮志难酬的抑郁。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一句中“抱”字运用的妙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4)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5)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

    (7)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友人》

    (8)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门外有人拍门。

    “瑞宣!开门去!”祁老人叫。“多半是你爸爸回来了。”

    瑞宣又请上弟弟瑞全,才把装满石头的破缸挪开。门外,立着的不是他们的父亲,而是钱默吟先生。他们弟兄俩全愣住了。钱先生来访是件极稀奇的事。瑞宣马上看到时局的紧急,心中越发不安。瑞全也看到危险,可是只感到兴奋,而毫无不安与恐惧。

    钱先生穿着件很肥大的旧蓝布衫,袖口与领边已全磨破。他还是很和蔼,很镇定,可是他自己知道今天破例到友人家来便是不镇定的表示。含着笑,他低声的问:“老人们都在家吧?” “请吧!钱伯父!”瑞宣闪开了路。

    钱先生仿佛迟疑了一下,才往里走。

    瑞全先跑进去,告诉祖父:“钱先生来了。”

    (选自东营市教科院推荐必读经典名著,八下阅读篇目)

    以上文字出自长篇小说《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北平沦陷时期,北平小羊圈胡同里几个院子里祁家、钱家_____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 折的道路。选文中的“瑞宣”具有________的性格特点。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蚕豆

    曾必荣

    ①北京我没去过。

    ②汪曾祺在《食豆饮水斋闲笔》之《蚕豆》中道:“北京人是不大懂吃新鲜蚕豆的。北京人爱吃扁豆、豇豆,而对蚕豆不赏识。”单从这一点上,我就不羡慕北京人。

    ③我生在江北边,现居江南岸。江南江北蚕豆好,叫我如何不爱它?我爱吃新鲜蚕豆,尤其是现在。而在小时候,我却偏爱吃老蚕豆。

    ④小时家贫,零食稀有。逢上年节日,若能装上半裤袋的蚕豆,我就什么都不去想了。这种把晒干的蚕豆,和着“油沙”炒熟,当零食吃的蚕豆,在我的故乡,并没有特别的称谓。蚕豆就叫蚕豆,“站不更名,坐不改姓”,像铁打的汉子,其硬无比。——牙齿不好的人,是难享这口福的。

    ⑤边吃蚕豆边玩,最是有趣。显富,让伙伴瞧见,必定引来眼巴巴的问:吃么东西,把点我吃吃?

    ⑥吃没呀。

    ⑦没吃——?你把嘴张开给我看看。

    ⑧连咽几口口水,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无话可说了,只得把手伸进口袋,摸索好一阵子,撮出几粒蚕豆,说:给,剩的不多了。

    ⑨把这一点点?

    ⑩嫌少,有本事你就不要。等我要缩回手时,伙伴就一把把蚕豆抓走,自言自语地说:少吃多有味,多吃味不高。

    ⑪还和弟弟比赛,看谁把蚕豆抛得高,并用嘴巴接住。输的一方,进贡蚕豆。这可是我的拿手好戏。弟弟输急了,拔腿就跑,我紧追不舍。捉住了,就从弟弟的口袋里狠狠地抓上一把,旋即逃之夭夭了。

    ⑫童年,多像那田间地头的蚕豆花呀,花蝴蝶似的,那么的可爱,那么的美好。可惜,花开不多时,童年也转瞬即逝。

    ⑬到了上中学,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格外钟情于蚕豆”,这一类的话,我只能放在心里,绝不会让同学们知道了。其时,学习到鲁迅先生的《社戏》。班里有位女同学长得小巧,眸子仿佛两粒“乌油油的罗汉豆”。于是,有好事的同学戏称她“蚕豆”。不久,就在班上传开了。她是讨厌同学叫她“蚕豆”的。甚至,吃蚕豆都犯了她的忌讳。

    ⑭而今忆及,我不禁哑然一笑。

    ⑮这“一笑”,笑得我少年不在了,青年也不在了。人到中年,牙齿不再所向披靡,无所顾忌——怕冷怕热,欺软怕硬。幸好,蚕豆的吃法良多:焖炒、油炸、水煮、烧汤……都很好吃。

    ⑯立夏时节,刚上市的蚕豆,嫩、糯、香、鲜。清人袁子才在《随园食单》中说:“新蚕豆之嫩者,以腌芥菜炒之甚妙,随采随吃方佳。”这种吃法,我没吃过。但对“随采随吃方佳”,倒是身同感受。

    ⑰鲜嫩的蚕豆,我还是最喜欢烧汤吃。做法也很简单,蚕豆去皮,怕一不小心老去,不洗,立即到锅里。用大火再度烧开,把搅好的蛋液均匀地淋上,放盐,添油,撒少许葱花,即可食用。这道蚕豆蛋汤,好吃又好看。看在眼里,仿佛黄云朵朵,碧玉点点,“相看两不厌”。吃在嘴里,爽滑柔软,口味甚妙。遗憾的是,吃这道汤的时令太短暂了。故有蚕豆谣云:蚕豆青,蚕豆黄,青的嫩,老的黄,由青转黄太匆忙。其实,这是我一时兴起瞎编的。不过,蚕豆易老的确是事实。

    ⑱是不是,有点奇怪蚕豆为何易老呢?想一想,也不难理解。先抄录一段竹峰君在《葫芦》里说的话:相对其他果蔬,葫芦营养价值较低。给了好看的外表,哪能再给丰富的内涵,天下好事,岂能让葫芦占尽了?

    ⑲借用上面的文字,稍加改变,给蚕豆易老找个理由吧:相对其他果蔬,蚕豆营养价值较高。给了丰富的内涵, ,天下好事,岂能让蚕豆占尽了?

    1作者记叙了与蚕豆相关的哪几件事?请根据选文④~段简要概括。

    2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连咽几口口水,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无话可说了,只得把手伸进口袋,摸索好一阵子,撮出几粒蚕豆,说:给,剩的不多了。

    3有人认为选文段内容多余,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理由。

    4结合语境,仿照第段画线句在第段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5题目“蚕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以“最美的身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