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 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②我母亲 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③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 出光明了吗?
④16年后,探险家余纯顺又在那里遇难,更给罗布泊增添了几分 色彩。
A. 望见 管束 迸射 神秘 B. 瞥见 管理 迸溅 神圣
C. 望见 管理 迸溅 神圣 D. 瞥见 管束 迸射 神秘
2、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欺侮(wǔ) 亢奋(kàng) 抉择(jué) 震耳欲聋(lōng)
B. 眼眶(kuàng) 追溯(suò) 拙劣(zhuō) 接踵而至(zhǒng)
C. 妩媚(wǔ) 沟壑(hè) 襁褓(qiǎng) 不修边幅(fú)
D. 眺望(tiào) 缄默(hán) 蠕动(rú) 目眩神迷(xuàn)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作为一名学生,在居家进行网络学习的时候,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不能心无旁骛,这样才能保证网络学习的质量。
B.当“冠状病毒”这个名词频繁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国家卫生部呼吁大家切勿草木皆兵,应保持足够的冷静与理智。
C.随着发令枪响,百余名长跑运动员如白驹过隙,向着终点发起冲击,沿途观众也在不同地段给健儿们加油助威,景象十分壮观。
D.在“课本里的艺术”诵读比赛中,这位小演员的表演自然大方、哗众取宠,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4、(黔南州中考)给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②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③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④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⑤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A. ⑤②①③④
B. ④③②①⑤
C. ②③④⑤①
D. ④①②③⑤
5、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东坡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luò)确:石多而坚硬的样子。
(1)“东坡”在诗人笔下是一个怎样的地方?首句的写景和《记承天寺夜游》中的 “ ”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6、诗、文名句填空。
①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②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⑤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⑥青青子佩,__________。(《子衿》)
⑦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达自己想从政而无人引荐,闲居在家,因有负太平盛世而感到羞愧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理想信念谱史诗,钢铁意志铸丰碑。请结合保尔的两次死里逃生的经历,分析他是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表现出坚不可摧的钢铁意志的。
8、阅读《社戏》中的节选文字,完成小题。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①开船,在桥石上一②,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③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④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如果给这几段文字加上小标题,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看戏途中 B.渔火点点 C.月夜行船 D.水乡夜景
【2】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B.语言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纯真的精神世界。
C.心理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复杂的精神状态。
D.心理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3】文中①②③④处应填动词恰当的一项是( )
A.点 磕 夹 飞 B.点 敲 混 飞
C.磕 点 混 箭 D.点 敲 夹 箭
【4】节选文字第二自然段的描写角度依次是( )
A.味觉 视觉 听觉
B.嗅觉 听觉 视觉
C.嗅觉 视觉 听觉
D.味觉 听觉 视觉
【5】这几段文字的语言特点是( )
A.冷峻犀利,富含人生哲理。
B.清新自然,充满诗情画意。
C.华美绚丽,摇曳多姿,生动形象。
D.古朴典雅,委婉含蓄,表意丰富。
9、请以“有一种力量,从未消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不少于600字;③书写工整规范。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