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生活上,他不修边幅,头发蓬乱,以至来求见他的年轻人不敢相信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
B.虽然生产、销售地沟油的行为不会戛然而止,但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的通知对违法经营者确实起到了极大的威慑作用。
C.野草,生命顽强,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久枯春绿,欣欣向荣,不屈不挠。
D.一路风雪载途,使得他们对这趟旅行十分不满。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 )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 )的事。
A.即使 也 例外 B.虽 却 快活
C.即使 也 快活 D.虽 却 例外
3、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辈(háng) 枯燥 风雪载途(zǎi) 不修边辐
B. 驰骋(chěng) 缅怀 挑拨离间(jiàn) 漫不经心
C. 缄默(jiān) 帷幕 强词夺理(qiáng) 轻歌慢舞
D. 蓦然(mù) 喧腾 怒不可遏(è) 振耳欲聋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时和睡时,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5、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窹寐求之。
求之不得,窹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哪些诗句使用了比、兴的手法?请举例分析。
6、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心忧炭贱愿天寒。
(2)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回车叱牛牵向北。
(4)茅飞渡江洒江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娇儿恶卧踏里裂。
(6)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_____!
7、名著阅读。填写下面的思维导图。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肆虐数月的山火,将澳大利亚从度假胜地烧成了“末日”图景。首都堪培拉被山火浓烟笼罩,部分政府机构被迫关闭,悉尼的空气质量一度可以与印度新德里比肩。
②澳大利亚为什么会烧起这样一把“旷世奇火”,眼下众说纷纭,有些观点将其归咎为反常的天气,另一些则直指政府削减消防预算和在灾情面前的不作为。
③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小国,仅有2500万人口,分布在7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之稀疏名列世界前茅,而国土的大部分地区还极度干旱,有的火灾地点离地表水源百十公里,有限的救火者到了现场除了看一眼,似乎也没别的事儿可干了。
④如果上述原因还可以归咎为澳大利亚的“天时”和“人和”不作美,澳大利亚的“地利”——当地植被的状态就隐隐有些“作死”的味道。本次大火之后,有媒体撰文指出:此次火灾当中,号称澳大利亚“国树”的桉树要负相当一部分的责任,在占澳大利亚国土面积20%的森林中,桉树的种植面积占了森林总面积的80%左右,而由于桉树皮富含桉树油,它们脱落后堆积在树根处,气温达到40摄氏度时就会自燃,极易引发山林大火。
⑤气候如此干燥,居然还有这样一种易燃树种“火上浇油”,桉树的特性似乎是在“找死”,然而更多研究却发现,桉树的易燃也许恰恰是它的生存策略。
⑥在大自然中,很多动物都惧怕火。然而,在澳大利亚这个生态圈中,生物经历数千万年的演化,桉树逐渐进化出“操纵野火”的本领,它不仅不怕火,反而对火有着强烈的需求。桉树一般有着笔直高大的树干,分枝只生长在树尖,当山火发生时,其他植物的分枝和树叶将遭受山火严厉的烘烤,而桉树高高的树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火苗向上攀爬。此外,桉树还进化出厚厚的树皮,能抵挡烈焰的烘烤,而输送养料的导管位于树干中心,被严严实实地包裹着。
⑦一般树木在遭受山火之后很容易失去生命力,而在桉树的树皮之下,有一些处于休眠状态的芽,唤醒这些芽的条件正是高温烘烤,而且桉树种子具有坚硬的外壳,林火之后外壳爆裂,然后生根发芽,所以在经历林火之后,桉树可以迅速占据有利地位。
⑧正是由于以上特点,桉树不仅不怕火,反而“有意”为林火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澳大利亚高温少雨的夏季,整个桉树林就犹如一个“汽油桶”,任何闪电、局部高温都有可能引发森林大火。当森林经历一场大火之后,其他植物要么彻底死亡,要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恢复,但是桉树却把林火转化为自身优势,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林火,还能利用林火来消灭其他竞争者,这种“自损八百,伤敌一千”的策略,让桉树主导了澳大利亚的森林。
⑨一种生物竟然能够操控火灾为己所用,这不能不说是生物进化中的一个奇迹。看来,物种竞争有时跟人类社会的竞争一样残酷:为了战败对手,获得生存空间,生命有时就是这样无所不用其极的。
【1】下列关于桉树的特性,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桉树皮富含桉树油,它们脱落后堆积在树根处,气温达到40摄氏度时就会自燃。
B.桉树逐渐进化出“操纵野火”的本领,它不仅不怕火,反而对火有着强烈的需求。
C.桉树一般有着笔直高大的树干,高高的树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火苗向上攀爬。
D.桉树在遭受山火后很容易失去生命力,即使处于休眠状态的芽也被高温烘烤而死。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澳大利亚地大物博,是度假胜地,该国7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有2500万人口。
B.澳大利亚大火烧了很久主要是因为天气太干燥难灭火,同时政府不出钱也不出力。
C.肆虐数月的澳大利亚山火,桉树成为元凶之一,是因为桉树比林中其它之树易燃。
D.桉树能操控火灾为己所用,说明生物进化与人类一样很残酷,为了生存用尽其能。
【3】下列对文章内容与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悉尼的空气质量一度可以与印度新德里比肩”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大火之后的澳大利亚空气质量已和新德里差不多了。
B.“整个桉树林就犹如一个‘汽油桶’”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地说明了桉树易燃的特点,这样说明通俗易懂。
C.本文按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澳大利亚大火的现状、大火持续燃烧的原因、大火的元凶桉树,最后总结出生物竞争规律。
D.本文语言准确、富有科学性,如“任何闪电、局部高温都有可能引发森林大火”中“任何”“局部”等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9、在___________中起飞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