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吉林白山初一下学期一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秦刚同学拟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下图所示素材,据此推断这份手抄报的主题是

    ①戚继光抗倭

    ②顺治帝册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

    ③康熙帝平定三藩叛乱

    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兄弟叛乱

     

     

    A.对外交往与冲突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D.封建社会的危机

  • 2、下列哪项内容最能说明唐朝时丝织技术的高超

    A. 丝织品种多

    B. 丝织品色丰富

    C. 透五丝绸衣看胸前痣

    D. 丝织数量多

  • 3、下列古诗中属于“诗仙”代表作的是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 4、下列各项属于唐朝和吐蕃密切交往的史实是(     

    ①松赞干布 统一青藏高原          ②文成公主入吐蕃

    ③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联姻        ④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③

  • 5、下列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推列正确的是

    ①南宋灭亡

    ②忽必烈建立元朝 

    ③蒙古灭金

    ④统一蒙古

    ⑤蒙古灭西夏

    A. ④⑤③②① B. ③②①④⑤

    C. ②③①④⑤ D. ①⑤④②③

  • 6、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下列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是

    A.辽

    B.金

    C.西夏

    D.元

  • 7、下列成为“贞观之治”出现的重要因素的是

    A. 唐太宗用人唯贤

    B. 唐太宗打败东西突厥

    C. 唐太宗营建东都

    D. 唐太宗开创科举制

  • 8、“开元盛世”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治世局面,它出现于

    A.唐高祖时期 B.唐太宗时期 C.唐玄宗前期 D.唐玄宗后期

  • 9、唐朝灭亡以后,我国历史进入了下列哪一时期(   

    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C.三国

    D.五代十国

  • 10、下列发明中,由北宋毕昇发明的是( )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火药

  • 11、明朝中后期军备废弛,但当遭受侵扰时,百姓自发捐钱捐物,支援朝廷军队作战;有 百姓与驻军合力、死守孤城并击退强敌的佳话流传。据材料可见,明朝

    A.闭关锁国导致国力下降

    B.具有较强的国家凝聚力

    C.皇权强化影响军队实力

    D.阶级矛盾得到彻底缓解

  •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安史之乱的重要影响是(  )

    A. 安史之乱的爆发,标志着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覆灭

    B. 安史之乱后,唐朝形成了藩镇割据的政治局面

    C. 安史之乱使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D. 安史之乱是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 13、“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我国古代

    A.外贸的发展 B.手工业的进步

    C.商业的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 14、下列著作中,被称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

    B.

    C.

    D.

  • 15、《东京梦华录》里详细描述了“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的盛况。伴随着城市的发展,杂剧、评剧、杂技、木偶戏等娱乐活动,亦在寺内出现。材料直接体现了宋代

    ①寺院建筑宏伟

    ②商业贸易发达

    ③城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④生活奢侈腐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 16、   2019年4月23日,我国在青岛举行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完成下面小题。

    1中方参阅舰艇包括航母辽宁舰、新型核潜艇、新型驱逐舰等,有些舰艇是第一次亮相。从海军节阅兵可以看出,我国海军

    A.日益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B.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C.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D.成立于抗美援朝期间

    2本次阅兵展示人民海军崭新面貌,激发强国强军坚定信念。回顾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A.北海舰队 B.东海舰队 C.南海舰队 D.华东军区海军

  • 17、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词汇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坐标。下表所列词汇中“经济重心南移、交子”对应的朝代是

    A.唐朝

    B.两宋

    C.元朝

    D.明朝

  • 18、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唐女祸》中写道:“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这一观点(       

    A.正确,说明了用人不当的危害

    B.错误,忽视了藩镇割据的影响

    C.正确,揭露了君主生活的腐败

    D.错误,夸大了个人对历史的影响

  • 19、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蒙古政权的建立

    ②定国号为元

    ③定都大都

    ④灭亡南宋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④②③ D. ①③②④

  • 20、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业百科全书”的是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资治通鉴》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唐朝灭亡:_____年,朱温建立了_____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 22、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____,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____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 23、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________到东南沿海抗击倭寇。1771年,________率领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 24、宋元时期海路:宋元时期造船和_______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_______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 25、城市见证历史。

    (1)见证了“CHINA”的由来,北宋时,被称为中国瓷都的是________

    (2)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________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3)明成祖将都城从南京迁到了________

     

  • 26、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__,实现了平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 27、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___

  • 28、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还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______”政策,严格限制_________

  • 29、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

  • 30、郑和下西洋

    (1)前提条件: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_____,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2)目的: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_____”,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

    (3)概况:从_____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_____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_____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_____

    (4)影响: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_____,不仅增进了中国与_____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______,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搭配:

    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请将下列科学家与其主要成就连接起来。

    毕昇 著有《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李时珍 被誉为划时代的中国近代科学先驱,著有《农政全书》

    徐光启 著有《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宋应星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宋词杰出代表人物三位。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外交流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材料二:《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城,示中国富强。“由于明成祖实行开放政策,明朝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28年间,郑和七次率百艘巨舰,历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材料三: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中国历史十五讲》中写道: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对外商的活动和进出口货物的数量进行限制。

    (1)材料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求知”的最高学府和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作品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况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最远到达哪些地区?郑和下西洋有什么样的历史影响?

    (3)通过材料三可以看出清朝实行的是哪一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对外交往方面我们应该怎么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