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揭阳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同学们在网上收集了四幅以“自强不息”为内容的书法作品,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字体属于篆书,古朴均匀,体正势圆。

    B.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刚健坚劲。

    C.字体属于隶书,横平竖直,古朴典雅。

    D.字体属于草书,笔意纵横,潇洒流畅。

  •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黄发垂髫    无人问津

    B. 往来翕忽   佁然不动

    C.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D. 辗转翻侧   关关雎鸠

  •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渲腾   工笔画   格物至知   相辅相成

    B.瞭望   里程碑   自圆其说   不修边副

    C.狡辩   候车室   噤若寒蝉   震耳欲聋

    D.诀择   连锁店   目炫神迷   霓裳羽衣

  •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嗔怪 挖墙角 拈轻怕重 众志成城

    B.拗口 主旋律 共商国是 抗击疫情

    C.驰援 凉拌菜 震聋发聩 铭记在心

    D.跻身 有担当 一视同仁 坚决取谛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本诗每一节开头都写景,这些景物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景物描写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重章叠句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

    (1)微君之故,____

    (2)___ ,悠悠我心。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四海之内皆兄弟,即使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的诗句是:_________

    (4)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__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景象。

    (5)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委婉表达诗人希望出仕,却无人引荐的诗句是: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1)上面语段出自名著________________,其中的“你”是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面内容,结合你读这部名著的体验,写出你的感悟。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课外现代文,回答问题。

    他为人类做了一个梦

    夏立军

    ①“桃花源”这概念在中国堪称妇孺皆知。《桃花源记》则似乎是一篇能够永远生长的文章。

    ②自古至今,人们不但争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人境还是仙境,还争论桃花源是南方还是北方。其实不必争论,“桃花源”是从陶子灵魂疆域生长出来的,唯有陶子能让它生长。它显然是一个既非人境又非仙境的“乌有之乡”。

    ③人间——田园——桃花源,画出了陶子灵魂生长的轨迹。

    ④晋太元中、渔人、大守、刘子骥等等,你看,陶渊明明言之凿凿,分明在呈观真实事件、真实时空,可是,他同时告诉你:那一切并不存在。陶子向往并创造了这个“桃花源”,却又诗笔一挥,把渔人已眼见之、足踏之、饮其水、吃其鸡的桃花源凌空架虚,悬于乌有之乡,极逼真又极通灵。抱着寻找桃花源这一目的,从人间出发的任何人,都只能空手而归。陶子就是这么安排的。陶子真是厉害。

    ⑤陶子说得明白,这个美丽新世界是他心中的泡影。心中有桃花源,世间无桃花源。他在人间,又不在人间。它不是人间,却比人间更具有人性、人道。无意求之而得之,有意求之则踪影尽失。似乎完全是纪实,却又是彻底的浪漫。真即是幻,幻即是真,非真非幻,非幻非真。作者喜悦乎?苦闷乎?迷惘乎?渊明这是在开一个什么玩笑?

    ⑥陶子做了一个大梦,借此发出此生最深长最有意味的一声叹息。人性、人道、人与人、人与自然,若如桃花源呈现出的那样就好了,人间却偏偏不那样,偏偏截然相反。人间与桃花源,是两个不可沟通的世界。桃花源拒绝沟通,害怕沟通。这竟然是桃花源存在的前提。桃花源人从一开始就明白这一点。

    ⑦人间——田园——桃花源,这是陶子用生命串联起的一个非凡的意义领域,形成陶渊明人生求索、生命审美的广阔天地。依从生命中那份“天真”的召唤,陶渊明从他厌恶的“人间”田园。田园的美好、艰辛与孤独,他都咀嚼品过了。肉声需住址,灵魂无疆界。田园不是他人生的终点,这颗“田园魂”常常飞升至他心中的桃花源。

    ⑧桃花源人侥幸地逃离了暴政,并从此逃离了残酷的克隆一般的朝代轮回,进入了一个无统治者无王税的“田园新时空”。陶子及芸芸众生,却不可能有这种幸运。桃花源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以如此口吻提及故晋,可证陶渊明对晋的眷恋即使有,亦相当有限。陶子无半点愤青式的表达,批判性却甚彻底。

    ⑨中国古代,找不出哪篇文章比此文更富张力。

    ⑩幽蔽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桃花源,打通了人类的某种美好情感。古今中外不断有思想伟人在幻想好的人类生活。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再到圣西门、傅立叶、殴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可证对美好社会的向往,是人类前行的永恒动力。梁启超则把桃花源称之为“东方世界的乌托邦”。桃花源有儒家《礼记》“大同世界”的影子,亦有老子“小国寡民”的痕迹,但又与他们根本不同。陶子把桃源人的声气口吻呈现给了我们,看上去那是一个可以诗意栖居的美丽新世界。桃花源比所有长篇大论的“乌托邦”都有诗意,也更似梦幻泡影。陶渊明并不存在为社会开药方之想。面对永远充满苦难的现实,自古至今,自以为手中有灵丹妙药的真是太多了。

    桃花源,这个妇孺皆知的概念,是陶渊明贡献给我们的。妇孺皆知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桃花源,明明是陶渊明之梦,至今却仍在拨动我们的神经,它的意义仍在生长。

    1请选择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不同含义。

    ①《桃花源记》则似乎是一篇能够永远生长的文章。( )

    ②“桃花源”是从陶子灵魂疆域生长出来的。 ( )

    ③人间一一田园——桃花源,画出了陶子灵魂生长的轨迹。( )

    A. 发展、成长 B. 丰富、拓深 C. 创造、产生

    2如何理解第⑤段中画线的“似乎完全是纪实,却又是彻底的浪漫”这句话?

    3选文第⑩段列举了古今中外思想伟人们对人类生活的美好幻想,有何作用?

    4题目“他为人类做了一个梦”有何含义?

    5结合本文及你所学过的《桃花源记》,谈谈作者为何说“人间与桃花源,是两个不可沟通的世界”。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按照要求作文。

    题目:就该这么做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联系现实生活,写出真情实感或自己的观点、认识,可叙事,可议论,可抒情;③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学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