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吉林延边州初一下学期一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图中的皇帝指的是(      )

    A.唐太宗

    B.宋太祖

    C.明太祖

    D.雍正

  • 2、假如你生活在元朝时期,生活在今天的山东地区,那么管辖你的是

    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辽阳行省

    D.河南江北行省

  • 3、下列科技成就中,宋代时制成并对世界文化传播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A.造纸术 B.麻沸散 C.指南针 D.活字印刷术

  • 4、如果你想在两宋时期做大米生意,你会选择到大米价格最廉价的水稻产区去购买。此时,你应该选择的最著名的水稻产区是

    A. 苏州、湖州

    B. 临安

    C. 东京

    D. 大都

  • 5、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这一主题的过程中,收集了以下图片资料。其中不符的是(  )

    A.唐招提寺鉴真像

    B.《大唐西域记》

    C.文成公主

    D.郑和下西洋图

  • 6、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实行的对外政策是(   )

    A.闭关锁国 B.对外开放 C.对外交流 D.共同发展

  • 7、杜甫描述自己某段生活时期的社会现象写到:“有弟皆分散,无家问生死。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他的诗作被称为

    A.人镜

    B.诗魁

    C.诗圣

    D.诗史

  • 8、著名文化学者主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A.唐高祖李渊

    B.陏文帝杨坚

    C.唐太宗李世民

    D.宋太祖赵匡胤

  • 9、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被誉为“诗圣”,他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孟浩然

  • 10、《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

    A.枢密院 B.行中书省 C.中书省 D.巡检司

  • 11、唐朝时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国,唐朝建立的时间是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 12、宋仁宗去世的消息传到辽国,辽道宗曾握住宋朝使者的手号啕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这则事例可用于解释(     

    A.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

    B.澶渊之盟的消极后果

    C.宋辽之间的敌对关系

    D.辽国社会的发展水平

  • 13、北京有“明十三陵”,这是明朝的皇家墓葬群。但却没有开国皇帝明太祖的陵墓,要想参观明太祖的陵墓,应该到下列哪个城市?( )

    A.安徽凤阳

    B.江苏南京

    C.河南开封

    D.浙江杭州

  •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

    B.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C.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应用于战争

    D.11、12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 15、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哪一项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A. 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B. 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C. 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 三国鼎立,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 16、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  )

    A. 防止人民反抗   B. 压制知识分子

    C. 巩固封建统治   D. 统一思想

  • 17、“这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是宋代的主要文学形式之一。”下列作品与材料所述相吻合的是(  

    A.“大江东去”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B.“六月飞雪”的《窦娥冤》

    C.“长风破浪”的《行路难》 D.“鉴于往事”的《资治通鉴》

  • 18、历史上把唐朝的全盛(鼎盛)时期称为( )

    A. 贞观之治 B. 开元盛世 C. 文景之治 D. 光武中兴

  • 19、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白发)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A.辽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宋、金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D.北宋出现了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

  • 20、195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土地改革,哪个阶级被消灭了(          

    A.地主阶级

    B.资产阶级

    C.无产阶级

    D.官僚阶级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设置东厂的皇帝是________

  • 22、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________”。宋代制成了_____________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 23、明朝末年______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提出了______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拥护。

  • 24、战:_____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____,宋朝损失惨重,但连年的战争使____也遭受很大损耗,人民处于困苦之中。

  • 25、请按要求将下列的图表填充完整。

    (1)建立辽政权的少数民族——

    (2)西夏政权的建立者——

    (3)金政权的建立者一

    (4)建立金政权的少数民族一一

  • 26、唐朝时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_______享有诗仙的美名,_______被誉为诗圣。

  • 27、宋元时期经济文化发展,民族融合得到加强。

    (1)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______加以管理。

    (2)宋代市民阶层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城市中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______________。

    (3)元政府设置______________,是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

    (4)______________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的艺术

  • 28、地位: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____,改国号为_____

  • 29、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1)隋炀帝时创立________,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2)武则天在位时期,创立____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扩大了统治基础。

    (3)宋朝注重发展________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 30、统一蒙古的是__,1271年定国号为元的是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材料一:(太宗)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以上内容体现了“太宗”什么思想?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

    材料二: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2)请你列举出唐朝对外交往的两件典型史实。

    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3)材料三中的“和同为一家”是形容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关系?唐朝是怎样加强与这个民族的关系的?(列举两件典型史实)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词所说的“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你能说出词中提及的四位帝王的称号及与他们有关的历史事件吗?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材料二:唐朝贞观初年,唐太宗去视察御史府,看到许多新录取的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意思是: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

    材料三: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着,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

    ——《新唐书》

    (1)材料一中的“科举考试”正式确立于哪个朝代?

    (2)“科举考试”正式确立后,成为我国此后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它一直维持了多少年?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封建统治者实施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4)写出唐朝著名的大臣两名。

    (5)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制度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