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维幕 马前卒 目眩神迷 穿流不息
B.虔诚 暖融融 自园其说 格物致知
C.翡翠 煞风景 人情世故 接踵而至
D.震撼 湿漉漉 亭台楼阁 振耳欲聋
2、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评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回延安》用陕北民歌 “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
C.吴伯箫用《灯笼》传达孩子心性,回忆往昔经历,流淌乡情民俗,引述历史名将,传达自己做 “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跳出个人情感,升华为家国情怀!
D.《傅雷家书》辑录了杰出的翻译家傅雷与他儿子的往来书信,展现他教育孩子的独特见解:待人谦虚,做事严谨,礼仪得体;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 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黄河到了这里,两岸岩石陡然一缩,形成了一条只有二三十米左右的狭槽。
B.学业水平考试只能带身份证、准考证、橡皮擦、2B铅笔及当堂考试必须的文具进考室。
C.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们武冈的经济形势也变得越来越好。
D.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纠正,其根本原因是不正之风在作怪的结果。
4、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邻邦日本给我们中国送来的抗疫物资上频频引经据典有取自日本国长屋王偈子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有取自《诗经·秦风·无衣》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下面对书法家书写的书法作品评析错误的一项( )
A.字形略扁,蚕头燕尾,这种字体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B.圆劲均匀,婉转而通畅,笔画粗细,基本一致。
C.结体遒美,端庄秀丽,骨格清秀。
D.行云流水,舒展有型,龙蛇飞动,狂放不羁。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城阙辅三秦,凤烟望五津”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默写。
(1)知不足,________;知困,________。
(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________。
(3)________,不必藏于己;________,不必为己。
(4)是故___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
(5)《虽有嘉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虽有嘉肴》中一文中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大道之行也》一文描述的“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大道之行也》是一片名文,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阅读,回答小题。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_________(国籍)____________(人名)历时三年写成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最初领导人。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让星星在夜空中发光
①这是美国西部的一个小镇。圣诞夜,大雪纷飞,夜空中没有一颗星星。
②小镇西边一户人家的窗户,透出微弱的灯光,一个十岁男孩正偏着头在灯下写信。他不时搓搓冻得冰冷的手。“孩子,你在给圣诞老人写信吗?”他的母亲走过来问。
③那个时候,镇上许多穷人家的孩子都给圣诞老人或上帝写信,请这些神明帮助自己,只是,几乎没有灵验的时候。所以,人们称这个贫穷的小镇是被上帝遗忘的地方。
④男孩儿叫克里,他对母亲说:“不是,我在给自己写信,我已经给自己写了好多信了!”母亲心里一沉。克里自出生就有残疾,一条腿短些,而且,一只眼睛几乎没有视力。由于家境艰难,母亲不能带他去看病,也不能送他到学校学习。他一直在家里自学着学校的课程,也看一些他感兴趣的有关星辰的书。只是他很少与人交流,甚至包括上帝和圣诞老人。
⑤深夜,母亲站在那扇窗前,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上帝,请帮帮克里。”她在这一刻决定:无论怎样困难,她都要带领克里走出封闭的生活。
⑥以后的几天里,母亲都早早出门,回来时脸冻得通红,时常出神地望着克里。
⑦几天后的傍晚,克里家的门被敲响了,是一个老者。克里的母亲一惊,接着兴奋地说了一声:“您来了!感谢上帝!”,这个镇上最有学问的老者向克里伸出手:“也许我能和你讨论一下关于星辰的问题。”这一刻,克里的眼里有星光一闪。克里的母亲在心里感谢上帝:她几天来的恳求终于感动了老者。她更要感谢上帝的是,克里微笑着看着星空,他的眼晴像星星一样明亮。母亲悄悄擦去脸上的泪。
⑧第二天,母亲要带克里去那位老者的家。克里想了一下,同意了,但他想晚上再去。母亲知道克里想避开镇上的人,她温和而坚定地说“我陪你。”外面阳光很好,雪地上,这里那里泛着金星。天很蓝,不时有鸟飞过。母亲牵着克里的手,一路上和相熟的人打招呼。以后,人们能听见克里小声随着母亲对邻居说“你好”了。再后来,克里能自己来往于那条熟悉的小路了。母亲站在小院的门前,看见克里侧着头,一下高一下低地向老者家走去。母亲含着泪,笑了。
⑨不幸的是,老者在一个圣诞节前去世了。克里站在自家的后院,远远地看着人们把老者葬在郊外的原野上。太阳明晃晃地照着无边的雪野,可他眼里的光却暗淡下来。母亲走过来,没有说什么,只是拍了拍克里的肩膀。
⑩几天后,圣诞节到了。母亲以那位老者的名义给克里写了一封信。克里收到这封信后一阵激动,因为老者是克里生活的一盏灯。他急切地拆开信:“星星那么美丽,是因为它们能发出光芒来,更是因为它们能置身于黑黑的夜空之中。我的孩子,你就像那些星星一样。在我离开的这几天里,你是不是以为生活完全黑暗了?你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夜空,你该散发出光芒来!”
⑪克里从此心里便有了自己的愿望,他要成为这个小镇最亮的“星星”。从那时开始,他努力学习,不断改变自己。后来,他大学毕业,又回到了这个贫穷的小镇,竟选上了镇长。
⑫克里回到小镇后的第一个圣诞节,他吻着母亲斑白的头发,轻声说:“谢谢您!”他们身后的桌子上有两封字迹一模一样的信,一封来自老者去世后的那个圣诞夜,另一封是母亲最近写给克里的:“孩子,回到小镇来吧,它需要你……”
⑬多年后的一个圣诞夜,年迈的克里坐在灯下写信,他的信不是写给自己和上帝的,而是写给远在天国的母亲:“亲爱的妈妈,现在的蒙大拿州的波兹曼小镇已经成为西部十大魅力小镇之一了。您让我知道,小镇也是一颗星星,它曾处于黑暗之中,我努力让它发光,就像当初您让我这颗小星星发光一样。
⑭这就是一个母亲创造的奇迹。
(选自《小品文选刊》有删改)
【1】阅读全文,仿照示例,请梳理概括克里的情绪及心理变化。
①身体残疾,____→②老者来访,变得开朗→③老者去世,____→④收到来信,燃起希望
【2】文章第③段采用了什么顺序,有什么作用?请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第二天,母亲要带克里去那位老者的家。克里想了一下,同意了,但他想晚上再去。母亲知道克里想避开镇上的人,她温和而坚定地说“我陪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用“让星星在夜空中发光”作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文
每个人都曾走过一条条的小路,总有一条会在你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它会让你想起你当时的样子,或稳重,或轻浮,或快乐,或忧伤,或期待好奇,或孤独无奈……在路上,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也会遇见各式各样的人。有人与你擦肩而过,有人与你点头寒暄,有人会陪你说些贴心的话,还有人会为你排忧解难……
请以“在那条小路上”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①材料具体,抒发真情实感;②文体自选(除诗歌和戏剧外);③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