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盐城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shěnɡ  暗(huì  默(jiān  销声迹(

    B.辈(hánɡ 旋( 裂(jūn   大悟(chè

    C.奋(kànɡ 然(biān rǎnɡ  然而止(jiá

    D.qiào 皱(zhě  陨石(yǔn 莺飞(zhǎnɡ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磅礴 燎原 家眷 叹为观止

    B.束缚 点缀 严峻 顾名思义

    C.皎洁 挑衅 辐射 人情世故

    D.锵然 斡旋 嘱咐 震憾人心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qiào)  悬shū)  农yàn然(fān

    B.皱(zhĕ)  两)   蜍(chán)  潮

    C.默(jiān)  沼猎(shǒu)  糊(

    D.裂(guī)  山)   沟)   砂

  •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shà)    (chěng)  而不服(xié)

    B. (jìn)   (qián) 怒不可(è)

    C. (chù) (xuàn)   而至(zhǒng)

    D. (chán)   (qióng)   级而上(shí)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运用________描写,通过“衣正单”与“愿天寒”的矛盾,深刻表现了卖炭翁极其困苦的生活处境。“______”二字是作者情感的直接流露,表达了对人物的深切同情。

    【2】这首诗真实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在卖炭这一件小事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平;诗歌典型地体现了________风格特点;诗歌形象鲜明,主题突出,叙事简洁完整,语言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蒹葭采采, 。(《诗经·蒹葭》) 

    ,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③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饮酒(其五)》)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⑥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写农家社日将近的句子是“ ”。 

    ②杜甫在《春望》中用“ ”一句写出了将士因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引人共鸣。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列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tonecolour变化的确很多。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刚从昆明回沪的时期,你真是从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蹬峰顶。”

    (1)本段话选自《______》;从本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对“孩子”演奏水平的_____ ,还可以看出“我”对“孩子”提出了_______

    (2)从本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启示: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于是架起两支撸,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2)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了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3)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

    (4)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缥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5)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6)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7)“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8)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9)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1对第(1)−−(3)段大意概括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A.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行船情形。

    B.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我”的心理活动。

    C.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我”的见闻和感受。

    D.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优美景色。

    2对第(2)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主要描写了庄稼长势喜人,歌颂了农民的辛勤劳作。

    B.通过写优美明丽的景色来烘托农家子弟划船技术的高超。

    C.描写了秀丽宜人的江南景色,重点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D.既烘托了即将看到社戏时的兴奋心情,又表现了对江南美景的热爱。

    3“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这句话表现出的双喜的性格特点是( )

    A.反应灵敏、考虑周到 B.憨厚无私、嫉恶如仇

    C.热情好客、聪明能干 D.宽厚善良、天真淳朴

    4对第(7)段的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描写 环境描写 B.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C.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虚度光阴不是青春,惜时好学才是青春;驻足等待不是青春,昂扬前行才是青春;漠视逃避不是青春,勇于担当才是青春。灿烂的花季里,我们有多彩的故事;青春的原野上,我们一路放歌。

    请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