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绮丽(qǐ) 归咎(jiù) 褶皱(zhě) 在劫难逃(jié)
B. 胚胎(pī) 藻井(zǎo) 蟠龙(pán) 一舸无迹(kē)
C. 轩榭(xiān) 吊唁(yàn) 蹒跚(pán) 惟妙惟肖(xiào)
D. 荒谬(miù) 箱箧(qiè) 戍守(shù) 惟吾德馨(xīng)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归省(shěng) 眼眶(kuàng) 怒不可遏(è)
B.羁绊(bàn) 砂砾(lì) 挑拨离间(jiān)
C.两栖(qī) 拙劣(zhuó) 接踵而至(zhǒng)
D.拾级(shè) 蠕动(rú) 强词夺理(qiǎng)
3、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苏菲的世界》是美国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小说,它深刻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
B.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小说,以亚特兰大以及附近的一个种植园为故事场景,描绘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
C. 《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它以清淡的笔调,深切地表达了对童年童趣的怀念以及对美好人性的赞美。
D. 《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E. 《林清玄散文》的作者林清玄,中国台湾省人,他的作品无论是在人的情感、生活的哲思以及对佛教的领悟方面都无不体现着禅意的味道,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4、下面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亭午夜分:正午 四时俱备:季节
B. 好鸟相鸣:美丽的 以顺为正者:准则,标准
C. 衡于虑:梗塞、不顺 毕力平险:险峻的大山
D. 上自劳军:军营 芳草鲜美:滋味好
5、阅读杜甫的《恨别》,完成问题。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1)与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一致的一项是( )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C.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D.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颈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古诗文默写
⑴ 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窈窕淑女,________。(《诗经·关雎》)
⑵ 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⑶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⑷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⑸青树翠蔓,______,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⑹白居易《卖炭翁》表现卖炭翁内心矛盾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性格决定命运。在名著作品中有很多隐忍者,他们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其一,结合具体情节进行分析。
①沙僧(《西游记》) ②杨志(《水浒传》)
(2)只有在逆境中挣扎过、奋斗过的人,才可以说无愧于人生。请从下面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他是怎样做到“无愧于人生”的。
①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
8、现代文阅读
上里古镇
①来四川成都周边寻觅古镇很多次,那些光听名字就充满魅力、令人遐思无边的古镇,就如川菜的“味道”那般浓郁,麻辣、鲜香且气质独特。好奇心驱使着我一次又一次地深入其中,而号称夏无酷暑的上里,便成了我们初夏时节寻访古镇的首选。
②上里古镇,位于四川雅安的北部,距离城市也就二十多公里,却因其独特的地貌而与城市气候大相径庭。上里古镇是川藏茶马古道上的要塞,去往古镇的公路便是沿着古代的栈道而修建的。山路在峡谷中穿行,城市中的喧嚣与烦躁便被山野的风吹散开来。然而到达之后才发现,尽得山水灵气的上里依然保持着往昔的古朴。作为进古镇的必经之路的,是清代时候建造的“立交桥”。桥面平整,两端为引桥,可上下通行,作为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这里承载着上里的岁月沧桑。古镇街市的尽头,是上里“五家口”中“银子”最多的韩家。韩氏是官宦相并发展的家族,地位显赫,因而韩家大院建筑风格不同于普通的川西南建筑,是仿北京官府宅邸而建的三台三院。韩家大院内历经百余年,耗费整整三代匠人心血的“镶嵌式雕刻”堪称一绝,展现了古镇传统文化的深厚。
③漫步古镇,上里的建筑风格仍以明清时期的为主。古镇的街道主要呈“井”字布局,且都不宽,两边全是老式的铺面。古镇以木结构为主要建筑,寓“井中有水,水火不容”之意,以水制火孽,祈愿小镇平安。上里镇同时还被水包围着。镇边缘东、南、西三面都由河流、水溪围绕,几乎家家户户临水而居,水便是上里的“魂”。缘于水的滋养,生命方能不朽。有水便有桥,上里的桥除了进镇的“立交桥”外,最有名的就是清朝时建造的拱桥——二仙桥。其形如半圆的月亮,伫立满布青苔的河边,往事旧梦在此浮沉,不免一丝惆怅涌上心头。
④古镇的街道均为石板铺成,建筑群的房屋为木制楼阁,错落有致,青瓦飞檐流光溢彩。木制的窗、枋、檐均以浮雕、镂空雕、镶嵌雕刻组合而成,画面栩栩如生,精美的艺术虽然被岁月侵蚀,已残旧失去了光鲜色泽,然而其工艺的精湛、构图的精巧却无法掩饰,凸显着民族文化的深厚。作为中国古老商道之一——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上里对文化的传承乃至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眼前的一景一物都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荣光。
⑤ 岁月流转,时光洗涤过的上里,风采依旧。溪边体态婀娜、似一缕清风缓步而来的当地姑娘,石墩木椅上坐着的气定神闲、与世无争的老人,镇头茶楼里不时传出的喧哗麻将声、嬉闹声,无不让人感受到了古镇绵延着的生活气息。村口大院门前的空地上,常年有师生写生作画,在此可将古桥、古屋、古树、古街一切尽收眼底。习画的孩童似乎在执笔沉思,这样“活色生香”的古镇该如何落笔绘景。其实当古镇的溪水在心田流淌,上里早已深深地刻画在了曼妙无比的自然画布之上。这美丽的古道驿站,果真没有令我们失望。(有删改)
【1】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古镇的?请分条概括。
【2】文中画线句“木制的窗、枋、檐均以浮雕、镂空雕、镶嵌雕刻组合而成,画面栩栩如生”是否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3】最后一段写“师生写生作画“的内容是否多余?为什么?
【4】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里古镇位于四川雅安的北部,距城市二十多公里,气候特点与城市气候大致相似。
B. 古镇的边缘东、南、西三面都由河流、水溪围绕,家家户户临水而居,水便是上里的“魂”。
C. 精美的艺术虽然被岁月侵蚀,已经残旧失去了光艳色泽,但依然无法掩饰其工艺的精湛、构图的精巧,凸显着民族文化的深厚。
D. 第段中的“堪称一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9、文题一:请以“沉醉其中”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在600字以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