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粗词语使用不妥当的一项是( )
A.我很愤怒小兄弟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B.《水浒传》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D.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2、下列文学常识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社戏》——鲁迅——《呐喊》
B.《北冥有鱼》——庄子——《逍遥游》
C.《关雎》——《诗经》——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马说》——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社戏》是一篇小说,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构思全文。
B.《安塞腰鼓》一文的作者刘成章,用酣畅的笔调,描绘出南方少数民族的舞蹈风情以及人民生命的升华。
C.《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中,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D.《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明写游鱼暗写潭水清澈,笔法妙极。
4、下列各组词话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确的一组是( )
A. 撺掇(cuān) 皎洁(jiǎo) 眼眶(kuàng) 晦暗(huì)
B. 闭塞(sài) 怅惘(chàng) 锵然(qiāng) 翩然(piān)
C. 悬殊(xuán) 陨石(yùn) 携带(jié) 缄默jiān)
D. 沼泽(zhǎo) 狩猎(shòu) 帷幄(wū) 龟裂(jūn)
5、古诗阅读: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本词。
古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①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巳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①蒋捷:南宋词人,身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气节为时人所重。
6、默写填空。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马说》)
(2)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______________一口口米酒千万句话,_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
(4)天大寒,砚冰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北冥有鱼》中,从广度和高度写大鹏起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书,思古人之幽情。听杜甫,身居漏茅舍仍高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系苍生:听苏轼,被贬仍呐喊“西北望。射天狼”,心念国防。(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句子回答)
7、名著阅读。
有一天,保尔走过发电厂院子里的木柴堆,(A)叫住了他,微笑着对他说:“你母亲说你爱打架。她说,我那个孩子总好干仗,活像只公鸡。”(A)赞许地大笑起来,接着又说:“打架并不算坏事,不过得知道打谁,为什么打。”
上面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文中的(A)是____________(人名),他不仅常常给保尔讲解发电机的构造,教保尔电工技术,还教会了保尔英国式拳击的打法。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江南的春天
陈荣力
持续的阴雨,让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
其实,人们对每个春天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记得第一次强烈感到春天扑面而来的,是四十余年前的那个三月。那时我正在浙东杭州湾畔的一个乡村供销站上班,来回途中要穿过一个村庄和一大片江南的田野。村庄有粉墙瓦舍、修竹桃杏,有短巷石径、小院篱笆;田野有河流蜿蜒、田塍阡陌,有青山远隐、岸柳斜逸。许是囿于上下班的匆忙,往日,对江南乡村的这般景致我多是熟视无睹。而那天早上当我一踏上穿越田野的土路时,一阵近乎沸腾的蛙鸣声如波涛一般向我卷来。咯咯咯,咕咕咕,咯咯咕,咯咕咯咕……正是仲春稻秧鹅黄半绿的时机,那暴雨骤落、万锅齐沸的蛙鸣,几乎来自每一寸水田、每一截沟渠、每一滩泥洼、甚至每一缕目光和呼吸。虽然脚步近处蛙声稍淡,但未及抬步,身前身后早被密密匝匝的蛙声层层裹挟,迭迭淹没。咯咯咯,咕咕咕,咯咕咯咕。清晨的阳光照在秧苗上,连着那铺天盖地的蛙鸣,整个田野都恍如一层嫩绿的薄毯绒绒起伏、软软沉浮。几只勤劳的白鹭时而驻足时而低翔,在嫩绿的浅处投下几点不规则的倒影。
阳光、蛙鸣、白鹭、绿毯……春天第一次在我十八岁的生命里烙下华美的印记,定格成湿漉漉的底片。而那铺天盖地的蛙鸣声,如春天的歌唱和宣言,是如此的鲜亮、如此的蓬勃、如此的溢满生机和活力。声音——春天的声音,也成为我真切认知春天的第一个关键词。
又一次为春天所感动和震撼的是几年后的一个下午,我骑车到一个海涂农场送货。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起,经过二十多年肩挑车推,那时我老家的杭州湾畔已围起了近三十万亩的涂地。以老浙东海塘为界,塘外那三十来万亩的涂地,春种油菜,秋收棉花,堪称浙东的“北大仓”。
那天当我吃力地将车蹬上海塘,歇息时不经意抬起头,刹那间,我被深深地震慑和惊呆了。那是一幅怎样宏伟、浩大、摄人心魄的巨卷啊!但见海塘外几万亩的油菜花如金黄的海洋向天的尽头无穷连绵,没有树木,没有建筑,甚至看不见一只飞鸟,田畴之上、天地之间,有的只这一片广袤得连天接云、浓烈得让人窒息的金黄。风从海边吹过来,天际尽头一缕金黄缓缓起伏、慢慢滚动。那金黄的起伏滚动愈来愈大、愈来愈浓,很快凝成道、连成块、涌成云,转眼间那金黄就卷成金色的波涛、掀起金色的骇浪了……面对这惊世骇俗、主宰整个世界的金黄,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心脏剧跳,甚至都不会呼吸。
都说江南的春天多是小家碧玉的纤丽和精致,倘若你也看到过江南的田野上几万亩油菜花连天接云、大气怒放的春天,那么我相信你肯定会为这种说法感到羞愧的。
如果说,色彩作为我感知江南春天的第二个关键词,让我对江南春天的瑰丽和雄奇,有了身心俱澄的崇仰和膜拜外,它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华丽、完美的春天,从来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气象、物候的驱使加上人类耕耘、种植的劳作,两者的和谐、互动、美美与共,才构筑成春天瑰丽雄奇的画图,而且更让这幅画图永葆天人合一的生机和蓬勃。
春天是丰富多彩、缤纷烂漫的代名词。这样的丰富多彩和缤纷烂漫,既是自然界万紫千红、美不胜收等具象春天的摄录和写真,也包括人与人之间感动信任、关爱互助等抽象春天的乐享与滋润。
三年前,映山红开满山岗的季节,我到浙东四明山区的一所小学看望“结对”几年的一位女孩。内向和不善言辞是那里孩子常有的特征,而对“结对”的那些孩子来说,这一特征似乎更为明显,和我“结对”的那位女孩也不例外。那天当我与女孩的老师交谈后正要与女孩告别时,刚才还站在身边的女孩忽然不见了。老师让同学寻找未果,我只得向老师告别怏怏离开。不料我刚走到校门口,女孩气喘吁吁地从后面追了上来。“叔叔”,她一边叫,一边递上一捧开得正旺的映山红。“我刚到学校后面山上采来的,送给叔叔。”她一脸通红,就像做了一件错事。刹那间,我的眼眶有点潮湿。一路上我特别小心地捧着那捧映山红,因为我知道我捧着的其实就是一个春天。
此刻,久违的太阳正洒下一地金光,窗外的玉兰和箭竹上,小鸟在快乐地啁啾,紫薇已绽起了浅浅的嫩芽。虽然持续阴雨让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但我相信你已看见江南的春天了。就像每个春天都各不相同一样,说不定你看到的这个江南的春天,还是最美的呢!
【1】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间 | “我”的经历 | “我”对江南春天的认知 |
四十余年前的三月 | (1) | 春天的声音一鲜亮蓬勃、充满生机活力 |
几年后的一个下午 | 在海塘上看到连天接云的油菜花 | (2) |
天年前 | (3) | 春天的乐享与滋润一一人与人感动信任、关爱互助 |
【2】结合上下文,从语言赏析的角度完成下面两处批注。
(1)正是仲春稻秧鹅黄半绿的时机,那暴雨骤落、万锅齐沸的蛙鸣,几乎来自每一寸水田、毎一截沟渠、每一滩泥洼、甚至每一缕目光和呼吸。句子中的 “毎一寸”“毎一截”“毎一滩”“毎一缕”,渲染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金黄的起伏滚动愈来愈大、愈来愈浓,很快凝成道、连成块、涌成云,转眼间那金黄就卷成金色的波涛、掀起金色的骇浪了…这个句子运用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我”为什么会“特别小心地捧着”女孩送的映山红?请简要分析。
【4】文中共写了三个“我”感知春天的画面,这三个画面是否能调换顺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9、按要求写作。
某电视台组织了一次高额有奖竞猜:有三位科学家,第一位是原子弹专家,可以防止原子弹的辐射对人体的危害;第二位是动物科学家,能够使濒临灭绝的动物继续繁衍;第三位是植物科学家,能够使地球上的原始森林保持应有的状态。三人同乘一只热气球旅行,热气球载重太大即将坠毁,必须扔一个人下去。问题是:把三人中的哪一个扔下去?
竞猜题引得大家议论纷纷,各种答案雪片般飞来。最终获奖的是一个八岁的小男孩。他的答案是:把最胖的科学家扔出去。
是啊,我们总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使本已纷繁的生活徒增烦恼。静下来想一想,很多事,其实很简单!
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