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有误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改写。作者竺可桢,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B.这是您令堂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就行了,其中“令堂”是敬辞。
C.“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说的是谷雨这个节气期间。
D.江南三大名楼有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湖北黄鹤楼。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B.教然后知困(困惑)
C.是故谋闭而不兴(因此)
D.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家一样)
3、下列各项说法未正确的一项是()
A.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B.恐龙化石之所以遍布于世界各地,是因为恐龙四处迁移。
C.《被压扁的沙子》一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地球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
D.两篇短文均将难懂的科学知识说得通俗易懂,原因是多用解释说明,还擅于用假设来引导读者去理解。
4、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浮躁 漩蜗 震耳欲聋 川流不息 B.颠簸 缅怀 慷慨激昂 名幅其实
C.驰骋 抉择 格物至知 纷至沓来 D.挚爱 推搡 接踵而至 义愤填膺
5、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①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②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③冷。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②漏:指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③沙洲:江河中泥沙淤积而成的小块陆地。
【1】词的上阕通过描绘缺月、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渲染________________的氛围。
【2】有人评价这首词“物我交融,含蕴深广”,请结合“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两句作简要赏析。
6、古诗文默写。
(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
(2)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野马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北冥有鱼》)
(5)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6)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7)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阿根廷进行国事访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说明中阿两国虽然相距遥远,但两国人民热爱和平,相知相守。
7、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老想到五三年正月的事,我的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你们寄的西班牙字典及文法书,他收到了,万分高兴,对他大有帮助。他因为营养不足,身体也不好。最近来信也问起你。他还想请你代买一本英文小说,名叫《穿破裤子的慈善家》(罗伯特·特莱赛尔著,劳伦斯和威沙特出版社,伦敦),这本书是英国一个工人出身的作家写的,若能买到,又得麻烦弥拉了。
(1)文中“我”是翻译家、作家、美术评论家 ,他是指 。
(2)“我的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具体指什么事情?从而可以看出“我”是个怎样的人?
(3)读过本书,请简要概括最令你感动的一个事件,并简单说明原因。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三峡的红叶
(美国) 毅江
①身处异国它乡的我,最近从报上看到了一张三峡大坝蓄水后的照片,思路不禁又回到了那梦萦魂牵的三峡……我第二次走过三峡,时值深秋。
②清晨我步出顺流而下的江轮甲板,但觉江风凛冽寒气逼人,那两山束江、形势险峻的夔门在晓烟薄雾中正扑面而来。只见两岸海拔一千五百多米的悬崖峭壁硬是把滔滔江水挤迫到只有百米宽的峡道中,江面上是水转波旋,激流滚滚,头顶上是重岩叠嶂一线云天。
③置身在这一幅气势奇雄,充满大自然的荒蛮与伟力的图画中,人的精神和肉体不能不经受极大的震撼。什么也甭想,什么也甭说,让生命重重实实地受一次惊吓。千万别从惊吓中醒过神来,清醒的人都消受不住这三峡。
④大家的心潮还未完全地平复下来,江轮已驶入了峰秀景幽的巫峡。“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⑤一千多年前杜甫用诗句来描绘的巫山秋景图,此刻又重现在我们的眼前。
⑥江轮拐过一个弯,“看,红叶﹗”身边突然响起欢快的叫声。我忙抬头张望,只见高崖上有数丛叫不上名字的矮树灌木,清冷中犹自抖擞着被寒霜染红的枝叶,在萧瑟秋风里展现着其最后的辉煌。
⑦由于饱遭峡江的风吹霜打,这些红叶不如“ ”那样的灿烂,也没有“ ”这般的凝重,它们的红是淡淡的,像斑斑铁锈,间中还夹杂着黄色和褐色,然而却给这苍凉幽深的峡谷抹上了一笔亮丽的色彩,带来了点点生动活泼的气息。江轮款款前行,两边山崖上的红叶也越来越多,色彩也越来越浓,逐渐伸延成一片一片的。
⑧远远望去,只见巫山群峰宛如披上万丈红霞,千姿百态,亭亭玉立的神女峰却似有一袭轻纱掩面,默默含愁。刚才大自然还展示着其雄伟阳刚的力,现在一下子又变成了阴柔幽秀的美。
⑨三峡的这种雄与秀、险与幽、力与美的跌宕变更,竟是如此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心灵,震荡着人们的魂魄﹗ 突然间我明白了,正是这种自然力对生命力的强烈冲撞,再加上一条滚滚东流的长江所翻腾着的那华夏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终于完成了三峡那惊心动魄的美,成就了三峡那永恒不衰的魅力。
(选自《星岛日报》)
【1】从文章第①段 “思路不禁又回到了那梦萦魂牵的三峡” 可以看出,这是一篇________性文章,文章前半部分写了三峡___________的一面,后半部分写了三峡________的一面(填四字词语)
【2】运用修辞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分析第⑧段画线的句子,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3】请你根据语境为第7段划横线处依次选择恰当的诗句,正确的是( )
由于饱遭峡江的风吹霜打,这些红叶不如“ ”那样的灿烂,也没有“ ”这般的凝重。
①日出江花红胜火 ②霜叶红于二月花
③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④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文章题目为“三峡的红叶”,是把它在放在什么背景下去展现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自古以来,三峡因风光的奇特而成为文人墨客登临的胜地。请你结合本文的内容给它写段导游词。
9、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③凡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一律用ABC等英文替代。④不得抄袭。
(1)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请以“不会变的是 ”为题目作文。
(2)四季,色彩斑斓。草长莺飞的春,阳光绚烂的夏,天高云淡的秋,雪花纷飞的冬,给你遐想,让你向往。人生也是如此,天真烂漫的童年,活泼快乐的少年,追求独立的青年……令你难忘,让你憧憬。每一个“季节”都是风景,每一个“季节”都令人回味。
根据提示,请以“最美的季节”为题,写一篇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