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B.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C.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地脸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
D.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的作者丁肇中是美籍华裔科学家,获1976年诺贝尔化学奖。
C.《最后一次讲演》的作者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文史学者。新月派代表诗人。著有诗集《红烛》《死水》。
D.在《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一文中作者王选讲述了自己一生中的第六次抉择,文章语言风趣幽默。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
B.这曲子,旋律急促,气势恢弘,当到高潮时,又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C.一旦手中有权就摆出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架势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D.这次青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拙劣 晦暗 轻歌漫舞
B. 懈怠 狡辩 相辅相成
C. 虔诚 推搡 穿流不息
D. 漫溢 弛骋 不修边幅
5、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请给下面的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与 君 离 别 意
【2】有人认为本诗在表情达意上,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请分析其不同之处?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宁不来?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4)______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
(5)一条条街道宽又平,___________,一盏盏电灯亮又明,_________。
(6)《子衿》中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本学期你读的名著,完成下列小题。
【1】《傅雷家书》在12月的家信中,傅雷说“毛选”中的《____》及《____》可多看看,因为这两篇文章可以帮助傅聪深切了解马列主义及辩证法,加强理智和分析能力。
【2】路遥《平凡世界》一书中写了孙少平和____、孙少安和____、田润生和郝红梅,这三对人物的经历和活动。
【3】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在《谈动》这封信中,他劝青年人烦恼时应该怎样做?简述大意。
【4】简述保尔·柯察金的四次生死经历。
8、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流浪地球,有更好的方式
2019年的这个春节和情人节,中国人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带上地球去流浪。一部名为《流浪地球》的电影,引燃了中国人久违的科幻热情,人们纷纷涌向电影院,观看这部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科幻大片。
影片中,太阳的衰老和膨胀、万座高耸入云的发动机、点燃木星等等科幻设定,真正让人感到荡气回肠、回味无穷。特别是在地球危难之际,是我们中国人挺身而出,克服种种艰难险阻拯救地球的壮举,更是让我们产生一种勇于担当的民族自豪感。
星际旅行是科幻小说长盛不衰的题材,但常见的科幻设定基本都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通过近光速飞船来完成恒星间的迁徙;二是利用“虫洞”或者“空间折叠”来打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限制,实现超越光速旅行。《流浪地球》则独辟蹊径,将地球整体作为飞船,但遗憾的是,不管我们如何设定或幻想,移动地球都不具科学合理性。
比起宇宙飞船来,移动地球在技术上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即便技术上可行,显著改变地球轨道有太多风险:自然生态彻底消失,发动机带来的地壳不稳定产生大量超大规模的地震、超级火山爆发海啸等剧烈的自然灾害,地球大气层和磁场遭到破坏;而在整个太阳系中,一颗行星轨道的改变,将完全打乱几十亿年形成的大致稳定动力学系统,小行星群轨道紊乱,地球遭遇形成早期那种混乱。
并且当地球飞出日球层之后,宇宙射线便能直接轰击地球,整个地表将会遍布致命的高能辐射。地球的长期流浪必然导致整个生态环境向彻底毁灭,恐怕还没等到地球进入新的恒星系统,中途就可能遭遇毁灭。
另外,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几乎都以太阳光作为最基本的驱动源,一旦地球开始远离太阳,这个系统必然会急剧崩溃,更别说长达2000年的“流浪时代”了。
看来带着地球去流浪不可行,只有另想办法。2016年,欧洲南方天文台发现了一颗围绕比邻星公转的行星,并且该行星还位于比邻星的宜居带上。在宜居带,行星与恒星保持着最合适的距离,为生命的存在提供了相对适宜的条件。2018年,天文学家还在距离地球16光年之处找到颗被命名为“瓦肯”的行星。
事实上,最近几年,随着高度精密的天文望远镜不断扫描宇宙,100光年之内的行星越来越多地被发现了。如果未来真有太阳系灾难,就像我们的人类祖先用小船在广阔的太平洋逐岛跃迁、用几万年时间占领了太平洋群岛一样,来我们的后代也可以组织大量生态船组成的庞大舰队,从一颗行星迁移到另一颗行星——改造,扎根;再改造,扎根……用几百万年甚或几万年的时间,人类终将占领银河系,整个银河系终将涌现无数经过人类改造的新家园。
届时我们利用反物质为燃料的火箭,能够在宇宙中以光速的70%左右飞行。这意味着,借助这种新型物质发射火箭,人类前往离地球最近的4.3光年之外的半人马座约只需要6年时间,到16光年之外的瓦肯星也只要23年,即使航行到1000光年之外的行星上,也只需1400多年。有了如此先进的反物质技术,我们何必舍易难取,如在《流浪地球》中那样去开发得不偿失的以硅为原料的重核聚变呢?
当然,科幻片不符合科学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人家本来就是科幻电影,不是科学。
【1】请简要说说第1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请结合上下文说明第6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
【3】为什么说“比起宇宙飞船来,移动地球在技术上是件非常困难的事”?请结合文本,写出具体理由。
【4】你认为流浪地球,有哪些更好的方式?请结合文本作答。
9、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枫叶刚长出来时,色彩与别的叶子并没有什么两样。从春天开始生长,直到深秋,枫叶才变得像火一样红。是秋天的霜打,让枫叶慢慢变红。很多树的树叶即使到了秋天也不会红起来。让枫叶红起来的是枫叶自己,秋天只是给了它红起来的机会。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