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梅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是的,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喧哗着扑向山下。

    B.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的水。

    C.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

    D.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

  • 2、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神情与苏、黄不

    B. 明有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

    C. 右手指卷,如有所   此中人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D. 或尽粟一石   之不能尽其材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苹果公司表示,给所有中国的授权服务提供商下发新的培训材料,以确保每个为苹果产品提供服务的相关人员熟知公司的政策,掌握公司的“三包”规定。

    B.对各地方政府来说,最重要的是摆正自己在城镇化中的位置,政府的重要职责是改善当前不合理的、抑制人口城镇化的制度,而不是充当城镇化的急先锋。

    C.在诺贝尔生理学奖历史上,该得奖而没得的意外情况时有发生,最重大的缺漏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艾弗里和开创行为遗传学研究的本泽。

    D.在我国GDP增速进入下滑区间之时,我们更应该关注行业战线过长、生产力过剩、造成新的资源配置不合理。

  •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幅画原本已经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天衣无缝,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B. 甘肃祁连山重大生态污染事件历历在目,若还守不住这绿水青山,惩罚可从来不会缺席。

    C. 纪律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叹为观止

    D. 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中那种对群众疾苦目空一切的现象基本消失了。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古诗赏析

    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诗中“__________”点出送别友人的地点,“_______”点明送别时节。

    【2】此诗在情绪上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何不同?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理解性默写。

    (1)在《小石潭记》中,谭中鱼可谓十分可爱,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

    (2)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让你身处困境也不感到孤独。你可以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这种感情。

    (3)如今,各地新建的一片片居民小区,成为中国城乡一道道亮丽景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的“_____________”愿望得以实现。

    (4)陶渊明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对老人孩子生活状态用了一个短语进行评价是:________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达诗人渴望出仕却又无人引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6)韩愈《马说》中“__________________”的语句,明确揭示“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7)《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中人与世隔绝、不知世外朝代更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君子好述”,古老的恋歌,唱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水击三千里,_____”,庄子奇妙的想象有着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走近名著。

    《骆驼祥子》是________(作家)自己最钟爱的一部作品。小说写了祥子三起三落的经历,为我们描绘了北平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祥子失车的主要情节。

    第一次,他用辛辛苦苦积攒了三年的钱买了一辆车,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他没有灰心,从头再来,拼命攒钱,可车还没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他与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了车,可好景不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文学类文本阅读

    老鞋匠

    唐常春

    ①每次路过菜市场口,我总会不经意想起那个驼背的修鞋老人,他那有些花白而稀疏的头发,如一根根冬日里的草,在寒风的吹拂之下,显得无力而孤寂。只有那娴熟的修鞋动作,说话不抬头的专注和坚定,从那枯井般的眼神里迸出来,整个菜市场,便会传递一种温暖。

    ②那天下午下班,我走着走着发现一只皮鞋的后掌掉了,正好菜市场口的拐角有个修鞋的摊位,我便走了过去。

    ③“大妹子,你是钉鞋后掌吧?”修鞋师傅边说边把身边的小板凳递过来。

    ④这师傅神了,我还没开口就知道我修啥了。我不由得仔细打量起他来,年龄__岁左右,个头不高还有点驼背,皮肤粗糙幽黑,额头上有几道深深的皱纹,就像山间的沟壑,饱尝人世间的辛酸苦辣;头上戴着一顶破毡帽,旧的看不清原来的颜色;上身穿的是洗得灰白的打着补丁的中山装,下身穿的是有补丁点缀的蓝裤子,并且沾满了鞋油的印迹,那双手布满老茧、青筋凸现。

    ⑤见我没反应,老人以为我嫌板凳脏,便用衣袖在上面拂了一下,“干净了,大妹子坐吧。”

    ⑥我不得不坐下脱了那只掉掌的皮鞋交给他,只见他在工具箱里找出一块旧轮胎皮钉在鞋底前后,用鞋拐子钉好后,将鞋斜放在膝盖上,用刀片将多余部分切去,让鞋掌与鞋底儿平整如一,很快就钉好了。“大妹子,把那个鞋也重新钉下,免得走路时两个鞋不对称,我只收你一只的钱。”我不由得对他另眼相看了。

    ⑦鞋掌钉好后我准备付钱时,才发现今天早上换了一件衣服,竟然没放一分钱。我很尴尬,觉得自己就像犯了错误的小学生似的,脸涨得通红,对老人说:“师傅,对不起,我没带钱,明天给你好吗?”老人笑着说:“没关系,就几元钱,算了吧!”

    ⑧第二天早上上班时,我把钉鞋后掌的钱交给了老人。从那以后,我成了老人的铁杆顾客。

    ⑨老人很守时,非常讲诚信。来补鞋的顾客时不时会把东西落在他这里,尤其是雨过天晴的日子,为一把小雨伞,他有时等到晚上八九点才收摊回家。

    有一次,天气很冷,又下着小雨,街上的行人比往日稀少了许多。北风吹得老人直打哆嗦,他想提前收工,整理东西时发现一位顾客不慎将钱包落在了他的工具箱里,就打开钱包看看有没有顾客的联系电话,可是除了现金1200元外,什么也没有,只好在摊位等顾客来。为防止自己冻着,他拿了几双打算丢弃的硬底鞋来补,到晚上八点多钟,顾客才找到这里。顾客说,他已经找过很多地方,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这里,没想到老人还在冷风细雨中等他。顾客当即拿出200元作为酬谢,老人婉言谢绝了,还笑着说:“我应该感谢你呢,如果不是等你,我这几双鞋就有可能扔掉了。”

    有一次,我去老人那里补鞋,正遇到一个衣着光鲜的中年妇女,他按妇女的要求换了最好的皮底,但妇女只愿出一般鞋底的价。我实在看不过去,就说了那妇女几句,她和我争了起来。老人劝我:“大妹子别争了,让她走吧。”事后,老人告诉我,他常遇到这样的人,从不和他们斤斤计较,钱是能够挣回来的。

    前些日子又想起补鞋,但怎么也找不到老人,就向住在附近的一位阿姨打听,才知老人已经去世。巧遇的还有那位中年妇女,她流着泪说:“我真后悔,上次不该少给他5元钱,去过很多地方钉鞋掌,就是没他钉得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手工修鞋这门老行当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那位让人温暖的老鞋匠,以及发生在他身上那些平凡而质朴的往事,一直在我的精神世界里,传递着不灭的温情。

    (选自《小品文选刊》2017年第6期)

    1选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发生在“我”和老鞋匠身上的故事的?请简要分析。

    2(1)请从修辞角度简要赏析第④段的画线句子。

    我不由得仔细打量起他来,年龄60岁左右,个头不高还有点驼背,皮肤粗糙幽黑,额头上有几道深深的皱纹,就像山间的沟壑,饱尝人世间的辛酸苦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描写的角度简要赏析第⑩段的画线句子。

    有一次,天气很冷,又下着小雨,街上的行人比往日稀少了许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处写道老鞋匠及其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传递着不灭的温情”,从全文看,“温情”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4请简要说说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读下面一则材料,然后作文。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的寄语激动人心。是的,唯有心怀梦想,方能不负年华,唯有努力奔跑,方能不负此生。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