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每逢节假日,动物园的游客常常是络绎不绝。
B.时间的飞快流逝常常让人不知所措。
C.自从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之后,学生们那些不良习惯全都销声匿迹了。
D.庄子一直厉行简单朴素的生活,从不刻意追求物质享受,所以给人的印象难免有些邋遢与不修边幅。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读书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B.在书店里,总有人看上如走马观花,对书籍袖手旁观。
C.无论做学问还是做实验,格物致知的精神均不可或缺。
D.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通过暗杀革命人士来维持独裁统治,这种卑鄙无耻的行径令人发指。
B. 上课迟到了,他向老师报告后,忙偷偷摸摸地回到座位上。
C. 这件事我做得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D. 反动派想通过谣言来挑拨离间、蛊惑人心。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龟裂(jūn) 欺侮(wǔ) 凫水(fú) 蒙络摇缀(zhuì)
B.偏僻(bì) 归省(shěng) 闭塞(sè) 大彻大悟(chè)
C.蓦然(mò) 两栖(xī) 撺掇(chuān) 天衣无缝(fèng)
D.屹立(yì) 亢奋(kāng) 褶皱(zhě) 草长莺飞(cháng)
5、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春草宫①怀古
(唐)刘长卿
君王不可见,芳草旧宫春。
犹带罗裙色②,青青向楚人。
(注释):①春草宫是隋炀帝所建的离宫。此地春色芳草浓盛,故而命名。②罗裙色:古代宫妃罗裙的颜色。
【1】自然的规律是严峻无情的,历史的法则也是严峻无情的,曾不可一世的隋炀帝终被人民前进的激浪吞没。面对久已消沉的隋宫废殿遗墟,诗人发出“______ ”(用诗中的原句回答)的感慨,这既是对历史法则的深刻揭示,也同时深含着对暴君隋炀帝的鞭笞。
【2】请你说一说诗中“犹带罗裙色”一句的作用。
6、按要求默写相关古诗文名句。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_____________。
(2)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
(3)呜呼!其真无马邪?_____________!
(4)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居者有其屋”的美好愿望。
(5)白居易的《卖炭翁》中体现“卖炭翁”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回答下列小题。
1920年8月30日 柯察金仍然没有复知觉。现在已经把他移到专门的病房去了,都是一些危重的病人。一个叫弗茹霞的女护士守在他身旁,几乎寸步不离。原来她认识他。他们从前在一起做过工。地对待这个伤员多么体贴入微啊!不过现在连我也觉得他没有希望了。
【1】保尔住院了,一直处于昏迷之中,联系全文想一想,保尔因何事受伤了?他和弗如霞在哪里一起做过工?
【2】下面这幅图画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一幅经典插图——保尔与冬妮娅重遇。他们是在什么场合下重遇的?冬妮娅结婚了,保尔与冬妮娅为什么没有走到一起?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驾驶台上的守望
金可扬
①“唉”,一声轻短的叹息倏尔冒了出来。叹息像是从久未沾水的喉咙中蹒跚而来,沙哑的音色夹杂着心烦意乱的情绪和无可奈何的惆怅,像是释放压藏在心底的郁闷。突然,“刺(zī)——”的一声,死寂的车厢一下子炸开了锅:有人尖叫,有人猛然起立,有人抓紧扶手……
②“乱刹车!”我边抱怨边将目光投向了前方的驾驶座,司机正焦急地向下探身望着什么。反光镜中的他频频皱眉的样子又把我的视线牵至车前: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妇,骑着一辆缀满锈斑、载着满车兜食材的自行车,想必是准备回家为孩子们烹调一顿丰盛的晚餐。她竭力想加快蹬踏板的频率,怎奈破败的车子被兜内的重量所牵连,无法安稳前行。老人的前面是车站内等车人焦虑的目光,后面又有庞大公交车的驱使,她愈加使劲却愈是徒劳,自行车依旧我行我素循着自己慢条斯理的节奏。
③司机的眼神一直关注着前方的老人,似乎要放出魔力扶住那晃动的车头。他闭嘴、提眉、扶额、上挑嘴角等细微的表情都一一映入反光镜,折入我的眼底。
④我愤懑的心瞬间豁然开朗。
⑤原来,骤然的急刹车并不是司机的思绪游离所致,而是为了等待老人平安骑过马路。他没有让充满戾气的喇叭撕开暮色的一角,而只是耐心地等待,静静地用目光追随老人的每一个细节。
⑥车厢后方的低声抗议仍在发酵,不满的嘀咕声越过众人的肩膀轻松飘至前方。我看着司机,他的神色并不因乘客的嚷嚷而改变,仍是那样默默而淡定地护送着骑车的老人。
⑦车道上,一辆辆按捺不住的汽车喧嚣着绝尘而去,打着转向灯的车掠过窗外,在玻璃上划出一道刺眼的轨迹。司机的眼镜片上也映出忽明忽暗的灯流,毫不停歇地肆意穿梭,但他并没有丝毫焦躁。我甚至读到了他嘴角那一点点上扬的弧度,浅浅地勾勒出一个心满意足的样貌。而后车厢的乘客似乎也都了解到了事情的缘由,再没有一声抱怨,也听不到丝毫不满,似乎在为司机的坚毅守望默然赞许。
⑧公交车驶到下一个站台。一拨人下车,又一拨人上了车。
⑨而司机似乎停车“上了瘾”,前后门都已关实,发动机却还不见启动。坐在首位的我把这一切都看得真切:上车的是个老伯,司机正等着他一步一步站稳。我慌忙起身给老人让座。
⑩“您慢慢来!”司机叮嘱着。
⑪“哎呀,小姑娘,你书包那么重,还要让我位子,真谢谢你。”
⑫“没关系的。”我慌忙摆摆手回答道。
⑬此刻,车厢内很安静,与起初的沉闷死寂不同,我分明嗅到了空气中温暖体谅的味道。
⑭公交车一直在车流中走走停停,他一定也归心似箭,一定也疲惫不堪,一定也想快点结束工作,与家人共享晚餐,所以才有那一声无奈的叹息。但看到骑车的老人时,他却平静地等待,这是一种怎样的守望?
⑮我们是否也需要一场守望?不随意评判他人的举动,不任性发表自己的牢骚,而是一同静静守望……
(选自2016年第2期《特别文摘》有删改)
【1】简要概括体现司机“守望”的两件事。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子。
【3】品析第⑤段中的加点词语。
他没有让充满戾气的喇叭撕开暮色的一角,而只是耐心地等待,静静地用目光追随老人的每一个细节。
【4】分析第⑮段在文中的作用。
【5】“守望是静静地等待,是默默地注视,是悄悄地关注……”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生活中打动你的一个“守望”场景,并写出从中得到的感悟。
9、好学、追梦、奋斗、奉献、无畏、爱国、静心、克己、友善……少年时代应当是怎样的?请将“少年正是 时”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