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济宁八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今天,你低碳了吗”,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语,下列漫画不能体现低碳的是( )

    A.

     B.

     

    C.

     D.

     

  • 2、下列关于我国的叙述,正确的组合是( )

    ①陆地面积和欧洲差不多大 ②内海为渤海和琼州海峡 ③东临大西洋

    ④大部分位于热带,小部分位于北温带 ⑤领土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上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

  • 3、对长江的治理,在中下游地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 退耕还林、还草   B. 以水土保持为主

    C. 退田还湖、固堤分流   D. 以治沙为主

  • 4、北京市位于我国的( )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 5、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应该大力扩建城市建设用地

    B. 大力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C. 在西部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D. 类型多样,耕地、林地比重大,是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 6、关于我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B.我国南部少数地区有南回归线穿过

    C.我国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寒带

    D.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

  • 7、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作物一年一熟,而海南岛则可以一年三熟,其主要原因是( 

    A.土壤条件不同 B.热量条件不同

    C.地形条件不同 D.降水不同

  • 8、下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南美洲

  • 9、人类密集地区称人类大陆。在下面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的分布( )

    A. 高纬度比低纬度多   B. 欧洲比亚洲多

    C. 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D. 平原比山区多

     

  • 10、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地区的搭配,正确的是 (  )

    A. 沙滩椰林———塔里木盆地 B. 红壤遍布———辽东丘陵

    C. 雪山连绵———黄土高原 D. 林海雪原———大兴安岭

  • 11、目前国家决定停止三江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的对象是(  )

    A. 天然林   B. 湿地   C. 草原   D. 江河源头

  • 12、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所在地是

    A.中南海 B.天安门 C.人民大会堂 D.南海

  • 13、西北地区的地表植被,自东向西大体为( )

    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草原→荒漠→草原

    D.荒漠→草原→荒漠

  • 14、你的温柔融化了山雪,惊艳了四季,又抚平了岁月的棱角,像一圈圈涟漪荡漾开我的心,从此知更鸟的啼叫就是我绵延的爱意,沧海为你流泪到干涸,而你便是青海湖,那么关于青海湖说法可信的是(            )

    A.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B.不是青海省名称的由来

    C.位于广东省

    D.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 15、台湾岛有“东方甜岛”之称,是因为()

    A.樟脑的产量多

    B.四季鲜果不断,香蕉、菠萝驰名中外

    C.甘蔗和蔗糖的产量很大

    D.岛上水稻种植普遍

  • 16、“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对下列哪个地区的描述(  )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 17、我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界线接近(   )

    A. 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局部)   B. 1月份0 ℃等温线(局部)

    C.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局部)   D.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 18、在一张长42厘米、宽40厘米的白纸上绘制中国地图,图中边缘各留2厘米,最适宜的比例尺是(   )

    A. 五百万分之一   B. 一千万分之一   C. 三千万分之一   D. 五千万分之一

     

  • 19、黄土高原孕育了丰富的黄土文化风情,下列风俗民情主要分布在陕北地区的是

    ①西府秦腔  ②信天游  ③榆林剪纸 ④白羊肚头巾  ⑤华县皮影戏  ⑥安塞腰鼓

    A. ①③④⑥ B. ②③④⑥ C. ③④⑤⑥ D. ②④⑤⑥

  • 20、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B.青藏地区不受冬、夏季风的影响

    C.南方地区水稻、油菜、甘蔗广泛分布 D.北方地区的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世界文化遗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仅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

  • 22、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称为__________适合运动员攀援。

  • 23、成都市举世闻名的古代水利工程是_________,按干湿地区来分,成都位于___________地区,按四大地理区域来说成都位于___________地区。

  • 24、我国东部最高峰是________,它位于________省。

  • 25、澳门历史上曾被_______长期占领,中国政府于________年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开设了澳门特别行政区.

  • 26、北京城位于______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地势由___________倾斜。北京是全国的_____中心、_____中心,还是国际交往中心。

  • 27、完成下列表格。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

     

     

    主要粮食作物

     

     

    主要植被类型

     

     

     

     

  • 28、首都北京的气候类型是

  • 29、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________________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 30、极圈内的极地地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三区三州即西藏自治区、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区三州”所在区域主要包括了中国四大区域中的_____

    A.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B.青藏地区、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北方地区 D.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2)临夏州所在区域建有多座小水电站,水能资源丰富,地形原因是____

    (3)“三区三州”境内开设了多条旅游线路,据图可知,“山高谷深、三江并流”的是图中____线路,“雪山绵延、冰川广布”的是____线路。(填序号)

  • 32、读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两个地区发展经济具有共同的优势:南临______海,海上交通便利。都有一条特殊纬线______穿过,热量充足。

    (2)图中①是______海峡,该海峡西岸②是______省。台湾省盛产水稻,有______之称。

    (3)台湾省基本上建立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每年有大量工业制成品需要出口,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很高,形成了______型经济。

    (4)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特大型桥梁隧道结合工程。珠海位于______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与港澳地区形成______的分工与合作模式。

    (5)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______

    (6)香港比澳门经济发达,试分析原因______

  • 33、《舌尖上的中国》记录了在我国境内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不同的生产方式和饮食习惯,读图回答。

    (1) 以下诗句描述的景象可能出现在①区域的是______

    A.清明时节雨纷飞,路上行人欲断魂   B.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D. 玉米黄,高粱红,大地笼罩青纱帐

    (2)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___(填数字序号)。 图中属于该地区的特色饮食是__________

    (3)③是我国的______地区,图中属于该地区的特色美食是______(填字母)。

    (4)④地区的自然特征是______, 本区域海拔较低的地区, 分布着______农业。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的______谷地和东部的湟水谷地。

  • 34、某校学生前往福建某区域开展研学活动。下图示意该区域地形,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区域地形类型以_______为主。地形部位名称:A是_____,B是____

    (2)图中海拔最高处与最低处高差大约是____米。

    (3)两个研学小组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沿廊道①、②前往观景台。在观景台用望远镜可看到的出发地是_____地。

  • 35、简要说明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答2条即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