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驻马店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B. 有关部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考试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C. 他在做每一道题时,都是经过认真思考、深思熟虑之后才动笔的。

    D. 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 2、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看到手机经销店搞让利促销,我特意去垂询几款智能手机价格,发现并不便宜多少。

    B. 校园羽毛球冠军争霸赛选手宋老师赛前表示,希望上届冠军孟老师在决赛中能够承让。

    C. 老师和我们初一时的合影,我一直还惠存着,因为它是我们师生情谊的见证。

    D. 昨日,几位老艺术家下乡采风时,举行了笔会,我也有幸叨陪末座。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的话实在离谱,令我们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

    B.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心有灵犀,伯牙、子期堪称高山流水,是我交友的典范。

    C.相声名家赵佩茹不耻下问向徒弟李伯祥学习《拉洋片》,以谦虚好学的态度对待艺术。

    D.在旧社会,残酷的剥削和连年不断的军阀混战,使劳动人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 4、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雄辩  强词夺理  挑拔离间  分崩离析

    B. 彷惶  阳奉阴违  论资排辈  袖手旁观

    C. 阻碍  相辅相成  格物致知  招摇撞骗

    D. 捡讨  自圆其说  出类拔萃  不修边幅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本诗以 起兴,表达了 (情感)。

    2重章叠句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2)兼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

    (3)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冥有鱼》中,写鹏鸟要飞到南海时飞翔状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在《昆虫记》中法布尔称赞______的建筑才能,认为在这一点上它远胜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在《骆驼祥子》中,祥子连自己的生日都不知道,后来他把______那一天定为自己的生日。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蚕豆

    曾必荣

    ①北京我没去过。

    ②汪曾祺在《食豆饮水斋闲笔》之《蚕豆》中道:“北京人是不大懂吃新鲜蚕豆的。北京人爱吃扁豆、豇豆,而对蚕豆不赏识。”单从这一点上,我就不羡慕北京人。

    ③我生在江北边,现居江南岸。江南江北蚕豆好,叫我如何不爱它?我爱吃新鲜蚕豆,尤其是现在。而在小时候,我却偏爱吃老蚕豆。

    ④小时家贫,零食稀有。逢上年节日,若能装上半裤袋的蚕豆,我就什么都不去想了。这种把晒干的蚕豆,和着“油沙”炒熟,当零食吃的蚕豆,在我的故乡,并没有特别的称谓。蚕豆就叫蚕豆,“站不更名,坐不改姓”,像铁打的汉子,其硬无比。——牙齿不好的人,是难享这口福的。

    ⑤边吃蚕豆边玩,最是有趣。显富,让伙伴瞧见,必定引来眼巴巴的问:吃么东西,把点我吃吃?

    ⑥吃没呀。

    ⑦没吃——?你把嘴张开给我看看。

    ⑧连咽几口口水,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无话可说了,只得把手伸进口袋,摸索好一阵子,撮出几粒蚕豆,说:给,剩的不多了。

    ⑨把这一点点?

    ⑩嫌少,有本事你就不要。等我要缩回手时,伙伴就一把把蚕豆抓走,自言自语地说:少吃多有味,多吃味不高。

    ⑪还和弟弟比赛,看谁把蚕豆抛得高,并用嘴巴接住。输的一方,进贡蚕豆。这可是我的拿手好戏。弟弟输急了,拔腿就跑,我紧追不舍。捉住了,就从弟弟的口袋里狠狠地抓上一把,旋即逃之夭夭了。

    ⑫童年,多像那田间地头的蚕豆花呀,花蝴蝶似的,那么的可爱,那么的美好。可惜,花开不多时,童年也转瞬即逝。

    ⑬到了上中学,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格外钟情于蚕豆”,这一类的话,我只能放在心里,绝不会让同学们知道了。其时,学习到鲁迅先生的《社戏》。班里有位女同学长得小巧,眸子仿佛两粒“乌油油的罗汉豆”。于是,有好事的同学戏称她“蚕豆”。不久,就在班上传开了。她是讨厌同学叫她“蚕豆”的。甚至,吃蚕豆都犯了她的忌讳。

    ⑭而今忆及,我不禁哑然一笑。

    ⑮这“一笑”,笑得我少年不在了,青年也不在了。人到中年,牙齿不再所向披靡,无所顾忌——怕冷怕热,欺软怕硬。幸好,蚕豆的吃法良多:焖炒、油炸、水煮、烧汤……都很好吃。

    ⑯立夏时节,刚上市的蚕豆,嫩、糯、香、鲜。清人袁子才在《随园食单》中说:“新蚕豆之嫩者,以腌芥菜炒之甚妙,随采随吃方佳。”这种吃法,我没吃过。但对“随采随吃方佳”,倒是身同感受。

    ⑰鲜嫩的蚕豆,我还是最喜欢烧汤吃。做法也很简单,蚕豆去皮,怕一不小心老去,不洗,立即到锅里。用大火再度烧开,把搅好的蛋液均匀地淋上,放盐,添油,撒少许葱花,即可食用。这道蚕豆蛋汤,好吃又好看。看在眼里,仿佛黄云朵朵,碧玉点点,“相看两不厌”。吃在嘴里,爽滑柔软,口味甚妙。遗憾的是,吃这道汤的时令太短暂了。故有蚕豆谣云:蚕豆青,蚕豆黄,青的嫩,老的黄,由青转黄太匆忙。其实,这是我一时兴起瞎编的。不过,蚕豆易老的确是事实。

    ⑱是不是,有点奇怪蚕豆为何易老呢?想一想,也不难理解。先抄录一段竹峰君在《葫芦》里说的话:

    相对其他果蔬,葫芦营养价值较低。给了好看的外表,哪能再给丰富的内涵,天下好事,岂能让葫芦占尽了?

    ⑲借用上面的文字,稍加改变,给蚕豆易老找个理由吧:相对其他果蔬,蚕豆营养价值较高。给了丰富的内涵,哪能再给太多的青春, 天下好事,岂能让蚕豆占尽了?

    1阅读文章第④~段,作者记叙了与蚕豆相关的哪几件事?

    2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连咽几口口水,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无话可说了,只得把手伸进口袋,摸索好一阵子,撮出几粒蚕豆,说:给,剩的不多了。

    3文章第段画横线句子富有表现力,请自选角度赏析。

    这道蚕豆蛋汤,好吃又好看。看在眼里,仿佛黄云朵朵,碧玉点点,“相看两不厌”。吃在嘴里,爽滑柔软,口味甚妙。遗憾的是,吃这道汤的时令太短暂了。故有蚕豆谣云:蚕豆青,蚕豆黄,青的嫩,老的黄,由青转黄太匆忙。

    4本文以“蚕豆”为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真挚的情感是可贵的:亲情、友情、师生情……  美好的品德是可贵的:善良、执着、勤劳……幸福的点滴是可贵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叮咛……

    请以“生命中_______是可贵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