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东北地区的中学生寒假时间很长,主要原因是( )
A.学生喜欢放长假
B.可以充分休息
C.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
D.当地政府规定的
2、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 )
A.冰川广布,雪峰连绵
B.沟谷纵横,支离破碎
C.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南方地区西部地形以()为主。
A.丘陵、山地 B.平原
C.高原、盆地 D.平原、盆地
4、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幅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剪纸作品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下列农产品中,不产在该景观所在地区的是
A.茶叶
B.柑橘
C.桑叶
D.咖啡
5、河套平原成为我国著名粮食产区的有利条件是( )
A.水源充足
B.年降水量大
C.热量条件
D.深居内陆
6、下列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全部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A.四川 B.甘肃 C.安徽 D.贵州
7、地球上某点南侧是低纬度,北侧是中纬度,西侧是东半球,东侧是西半球,该点的地理坐标是( )
A.30°N,160°E
B.30°N,20°W
C.30°S,20°W
D.30°S,160°E
8、“山清水秀,鱼米之乡”所指的地区是我国的 (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9、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亚热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B. 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C. 北方以水运为主,南方以陆运为主
D. 1月0℃等温线与400mm年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10、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
A.南北气温都较高
B.南北气温差异大
C.气温最低区域在北方
D.东高西低,气温差异大
11、西北地区典型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 干旱 B. 高寒 C. 温暖 D. 湿润
12、雅鲁藏布江谷地青稞穗大饱满的原因是( )
①气温年较差大
②年平均气温高
③日照时间长
④昼夜温差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13、人们对东北三省的形容.哪一个不相符合( )
A.北大仓 B.林海雪原 C.鱼米之乡 D.白山黑水
14、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根本措施( )
A. 在下游加高、加固黄河大堤 B. 在上游进行梯级开发
C. 在中游植树造林,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D. 在下游多开挖几条入海河道
15、在小明的图片收藏夹中,有一组欧洲风光照,上面注明了国家,你会发现其中标注错误的一张是( )
A.风光旖旎,景色如画的田园--法国
B.阳光灿烂的海滩--西班牙
C.陡峻幽深的峡湾--意大利
D.冰雪皑皑的山峰--瑞士
16、关于西北地区的河流,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很少,且多为外流河
B. 河流很少,且多为内流河
C. 河流很多,额尔齐斯河是我国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D. 河流很多,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17、关于我国地势阶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B.昆仑山、天山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C.黄河流经我国地势一、二、三级阶梯
D.成都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
18、“东北三宝”是指( )
A. 东北虎、金钱豹、人参 B. 梅花鹿、野猪、人参
C. 梅花鹿、松鼠、人参 D. 鹿茸、貂皮、人参
19、既属于自然区域又属于经济区域的是( )
A. 热带地区 B. 长江三角洲 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 河北省
20、中东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称,“五海”中实际有一个是内陆湖泊,它是( )
A. 阿拉伯海 B. 红海 C. 里海 D. 鄱阳湖
21、台湾最大的城市是 ,台湾最大的港口:
22、我国政府在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实行“__________”政策。
2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_______,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
24、黄土高原大部分属于______气候,夏季_____,冬季_____;降水集中在_____季节。
25、东北地区甜菜集中分布在________平原和松嫩平原。
26、________地区是葡萄的主要种植区。
27、香蕉、芒果、桃子和荔枝等水果中,能够在兰州市生长的是______;椰子树不能够在我国北方生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条件不足。
28、青藏地区主要牲畜有________ 、藏绵羊、藏山羊.
29、油料作物中, 在我国种植面积最广,它的最大产区是 。
30、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为了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上天”,即___________,二是“下海”,即___________。
31、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部分代表性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照片甲。乙所示景观分别多见于图中的(_____)
A.①②B.②④C.③①D.③④
(2)下面四图分别是四大地理区域主要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其中属于南方地区的是(_____)
A.甲B.乙C.丙D.丁
(3)古诗词中蕴含着地理知识。“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反映的是(_____)
A.我国降水分布特点B.我国地势分布特点
C.我国气温分布特点D.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4)②区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河流经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_____个地区。洪涝和台风两种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____地区(填区域名称)。
3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第二次会议2014年3月5日9时在北京开幕。读下图甲、图乙、图丙,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的主要城市职能是全国的____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图3是北京奥运会比赛主场馆,名称是____。
(2)北京属____气候,其特点是_______。
(3)如果有机会去北京,你最想参观哪两个名胜古迹?____和____。
33、某地理实验小组用乒乓球、木板、铁丝等物品制作简易模型演示地球的运动。下图是其制作前绘制的演示简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图中用到的深色乒乓球代表___,木板上用来固定四个浅色乒乓球的铁丝代表___。
(2)若按甲、乙、丙、丁的顺序沿着轨道移动乒乓球,演示的是地球的___运动;当演示处于甲处,此时全球昼夜长短情况是___;当演示处于乙处,此时铜梁区(29.8ºN)获得的太阳光热在一年中最___。
(3)演示简图中有几处明显的错误,请你给该小组成员指出来并做出正确的调整至少指出3处并调整)___。
34、[探究发现]
探究名称:我国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
探究资料:青藏地区示意图。
探究思考:
(1)说出该地区最主要的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____。
(2)该地区种植的青稞.小麦穗大粒饱,单位面积产量较高,得益于哪些自然条件?____。
(3)说出该地区的特色农业及发展农业的限制条件____。
(4)青藏地区有丰富的清洁能源,请列举一例并分析形成原因____。
35、读图,探究问题。
(1)图一中A河流的名称是什么?它作为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的原因是什么?
(2)特别行政区B的名称是什么?该区采用“上天”“下海”的方式扩展城市建设用地“上天”“下海”各指什么?分析采用这两种方式的原因。
(3)读图二说说珠三角区域1980-2002年,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至少答两点)
(4)珠三角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你认为该区域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有哪些?(至少列举两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