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妥的选项是( )
A.2020年的春节,当新冠病毒肺炎患者人数急剧增长时,各种坏消息接踵而至,让我们胆战心惊。
B.今年的元宵节,人民路上再没有了川流不息的人群,大家都宅在了自个儿家里为抗疫做贡献。
C.疫情发展局势瞬息万变,谁能想到历经三个多月中国反倒成了世界人民心中最安全的地方了呢?
D.对于别国愈来愈严重的疫情,中国没有袖手旁观,而是无时无刻在关注他们,对他们给予援助,展示了大国风范。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主要采用赋、比、兴手法,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
B.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北冥有鱼》和《虽有佳肴》都是他的作品。
C.《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D.游记往往要通过交代行踪来记述游览经过,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受。《壶口瀑布》就是一篇游记。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行辈(hánɡ) 两栖(xī) 暖融融(luǎn) 暴风骤雨(zhòu)
B.撺掇(cuān) 闭塞(sè) 马前卒(zú) 销声匿迹(nì)
C.偏僻(pì) 斡旋(wū) 熙熙然(xīn) 怒不可遏(è)
D.缄默(jiān) 矗立(zhù) 茂腾腾(ténɡ) 安营扎寨(zài)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芯片制造最终会成为发达国家。
B.夏汛将至,国家防汛总指挥要求各地采取加强宣传,积极准备,使长江安全度汛。
C.和平时代,我们仍然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
D.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使我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5、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默写填空。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虽身处逆境仍然乐观向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的外貌,反映出他劳动的艰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卖炭翁》中体现了卖炭翁卖炭路途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石壕吏》中,寥寥十个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时代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石壕吏》中,写老妇为保家庭,自请应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
“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联系整部作品简要叙述“他”在成长过程中两次冲破“铁环”的经历。
8、文学类文本阅读,回答小题。
香椿的味道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桠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的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1】从修辞手法(任选一种)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
【2】第④段描写母亲炸“香椿鱼儿”的一系列动作,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香椿的味道”涵义的理解。
【4】生活有百味,哪一种“味道”让你印象深刻呢?说一说原因。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从小便被滋养在书本上的故事里,那故事里有古灵精怪的小猴子,有仙里仙气的小姐姐,有向往无比的蘑菇屋,有着自由无比的快乐生活。长大后才明白,其实生活本身就是故事。远方的人,身边的人,包括我们自己,每天都在上演各式各样的精彩,都在演绎故事人生;一所房子,一棵大树,一个书包,甚至一朵花,都会成为故事的主角。
要求:(1)以“ 的故事”为题,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进行写作。(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或暗示)姓名、班级、学校等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