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蓦然(mò) 漩涡(xuàn) 接踵而至 海枯石烂
B.矗立(chù) 枯燥(zào) 目眩神迷 行将就木
C.决择(jué) 枷锁(jiā) 阳奉阴违 不修边幅
D.襁褓(qiáng) 告诫(jiè) 纷至踏来 人情世故
2、下列词语有写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流逝:人员流逝 流失:水土流失 B. 熔化:岩石熔化 融化:冰雪融化
C. 导致:导致失败 倒置:本末倒置 D. 漂移:大陆漂移 飘逸:白云飘逸
3、下列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马说》《岳阳楼记》两篇文章标题中的“说”和“记”都属于古代文体,“记”侧重于记叙描写,“说”则侧重于发表见解。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C.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所称颂,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
D.《社戏》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选自他的散文集《野草》。
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怅惘 领域 神龛 人情世故
B.燎原 锵然 褪色 熙熙然
C.磷火 春霄 掌故 张灯节彩
D.点缀 皎洁 辉煌 马前卒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这首诗的颈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
【2】赏析尾联“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6、根据《桃花源记》课文内容填空。
(1).渔人发现桃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村中人好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村中人厌恶战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4).渔人离开桃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7、填空。
课文选自《________》,作者为美国_________利奥波德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掌上开花
黄咏梅
①喂这只流浪猫已经一年多。第一次见它,是在小区的一块石头上,褐色的毛发跟石头的颜色接近,左边嘴角缺了一块,从脸颊处陡峭地凹陷下去。我不禁对它萌生了怜意。它朝我喵喵叫了几声,跟家里被宠着的猫无异,眼神里流露着与人相认相识的含义。
②每天黄昏,我就会到那块石头上去找它。那块石头成了它天然的猫食盘。由于它的牙齿不便,几乎没法吃下硬食,所以,我持续地买一种湿软的猫粮给它,一闻到这个味道,它就连我也熟悉了起来。只要我一接近那块石头,就能看到它不知从什么地方蹿出来,喵喵地迎着我。
③一段时间以来,我觉得这是我与它的一种缘分。几乎从第一次我们相遇,它就跟我亲昵,用脑袋蹭我的裤脚,竖起尾巴在我的两腿之间绕行。即使它是一只又老又残缺的猫,我都会对它很牵挂。逢着雨天雪天这种日子,躺在温暖的被窝里,我会想,这只老猫在哪里躲?
④有一个大雨的冬夜,我撑着雨伞打着手电去那块石头找它,站了几分钟,学着它喵喵叫。很快,就看到它冲进雨里,一路朝那块石头小跑过来。我蹲下来,把它抱了起来,抱到不远处那个凉亭里的长椅上,喂它吃了一包猫粮,跟它一起坐了很久。它不时用眼睛斜瞄我,喉咙就发出了均匀的咕噜声,这是一种放松、愉悦的信号。它咕噜咕噜地慢慢挨近我,试探性地用“手”搭上我的膝盖。我用手去抚摸它的脑袋、下巴,甚至它那残缺的半边脸颊。我的手所到之处,能感觉到它的回应,充满着享受、依赖。最终,它整个身体爬上了我的膝盖,蜷缩在我的怀里。
⑤从那以后,我去石头那里找它,就会引它往凉亭走,在椅子上喂它,然后停留一阵,用手抚摸它的脑袋下巴和那残缺的半边脸颊。这些,都成了我和这只流浪猫的默契。
⑥直到有一天中午,我拎着一袋猫粮又去那块石头找它。远远的,看到几个女人在石头旁边聊天,那只老猫就围在她们脚边转悠,喵喵喵喵地叫。用脑袋蹭一个阿姨的裤脚。这个阿姨手上拿着一包吃剩的鱼骨架子,一点点地用手将剩下的鱼肉掰下来,扔到地上给它捡。阿姨一边喂,一边跟其他几个人絮絮叨叨地说:“这只老猫,最会讨吃了,没得吃,还懂得跑到楼上,蹲在人家家门口叫个不停。”根据她们聊天的内容,我才知道,原来有很多人都在喂这只猫,因为它遇人不怕,相反,会跑过来缠人。阿姨说自己就住在这块石头旁边那个单元楼上,每天上下楼会遭到它的“纠缠”,而她的女儿几乎每天早上上学前,都会将猫食放在石头上。
⑦大概基于我得知那流浪猫是一只吃百家饭的猫,我对它喂食的义务和责任减轻了许多。刮风下雨、太热太冷、工作太累不愿下楼等等这些原因,都会让我心安理得地不去那块石头找它。我想我的这种懈怠还因为对它的情感有所减弱,毕竟它不是那个我单方面认定的缘分,确切地说,它对我的需要不是唯一。
⑧夏天的一个黄昏,我下楼散步,不自觉又走到了那块石头附近,只听到草丛一阵窸窸窣窣,它从里边钻了出来。它似乎认出了我,不,它一定认出了我。因为它一边叫着,一边将我朝凉亭方向引去,直到我们在凉亭的椅子上坐下来,它才停止叫唤,不断地用脑袋蹭我的胳膊,我的手指刚一抬起来,它的鼻子就凑了上来,将那歪斜的脸颊从我指尖划过去,并且很快发出了愉悦的咕噜声。我们重新找回了那种久违的默契,我用手一遍一遍地抚摸它的下巴、额头和脸颊,它高兴得在椅子上翻滚,亮出了米色的肚皮,它把两只手掌张得开开的,放心地摁在我的膝盖上。我记得一篇动物知识的文章将这个姿势称为“掌上开花”,猫咪做这个动作,表示它很放心也很开心,就像人们心花怒放的时候。
⑨我想,我大概忘记了,除了提供一些生存的必需,我还可以给予一些抚慰,或者说情感,而这些东西,无论对人还是动物,无论身处贫穷还是富足,同样也是本能的一种。如同这个世界永远需要鲜花,我们总是愿意看到那一幕幕让人欣慰和满足的掌上开花的时刻。
(选自2018年1月2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用“喂这只流浪猫已经一年多”制造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多处称流浪猫为“老猫”,既写出它的老,也表明“我”与猫日久生情。
C.第⑥段“每天上下楼会遭到它的‘纠缠’”,“纠缠”贬词褒用,写出它亲昵之态。
D.第⑥段写几个女人的言行,目的是赞美她们关爱动物,表现她们善良的心灵。
【2】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梳理“我”对猫的情感变化过程。
①萌生怜意→ ②_________→③________→④情感减弱→⑤找回默契
【3】阅读文中划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1)“只要我一接近那块石头,就能看到它不知从什么地方蹿了出来,喵喵地迎着我”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2)“最终,它整个身体爬上了我的膝盖,蜷缩在我的怀里。”从描写角度分析这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4】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标题“掌上开花”的含义。
9、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中,哪些东西可以丢?哪些东西不能丢?丢,有时会使人心疼令人惋惜;丢,有时又会让人畅快促人前行。丢,可能是失去,也可能是获得……
请以《丢》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