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中山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苗族中,有关蜡染起源的传说就有两种。

    ②这说明至少在汉代,西南少数民族就已经掌握了染、织、绣的技术。

    ③做法是将布蒙在钢鼓上,用蜡在布上来回摩擦,再经过染,钢鼓上的纹样就转移到布上了。

    ④苗族蜡染有着悠久的历史,《后汉书》上有西南夷“知染彩纹绣”的记载。

    ⑤二是苗族的蜡染最早是对钢鼓上的纹样的摹取。

    ⑥一是苗族先祖蚩尤与黄帝战斗,蚩尤被俘并被处以极刑的故事,由此产生了枫液作防染剂的染法。

    A.④②①⑥⑤③ B.④②⑥①③⑤ C.②①④⑤⑥③ D.②⑥⑤③④①

  • 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整座教堂几乎是纯白的,令人难以置信地融合了现代派建筑的简洁轮廓和哥特式建筑的繁复线条。

    B. Lonely Planet这座城市自有其无穷魅力,将现代和中世纪风情融合得天衣无缝,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勃勃生机。

    C. 在薛家姐姐6岁时,父亲生病去世,次年,母亲因受不了打击,精神失常而离家出走,至今销声匿迹

    D. 个别民警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做了与人民警察身份不相称的事情。

  • 3、下面句子中的“之”字与“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句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渔人甚异之。

    B.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C.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D. 闻之,欣然规往。

  • 4、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五四”青年节前夕,学校举行了演讲比赛活动。②此活动关注中学生的思想状况,增强青年人的责任意识。③随着比赛的进行,使同学们更加认识到青春与责任的重要性。④最后,经组委会评选,我班晓晓同学获本次比赛一等奖。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古典诗歌佳作如林,请认真品读白居易《卖炭翁》一诗,回答问题。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

    (2)白居易主张“诗歌合为事而作”,诗人通过卖炭翁的故事想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表达怎样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蒹葭苍苍,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__________。(《诗经·蒹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宁不嗣音?(《诗经·子衿》)

    (3)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_______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她好容易才认出这个像叫花子的人是A。一身破烂不堪的衣服,两只稀奇古怪的鞋子,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有洗了——A就这副模样站在她面前。只有那一双眼睛,还同从前一样,炯炯发光。就是这个像流浪汉一样衣衫褴褛的小伙子,不久以前还是她热恋的人……

    走在最后面的是A,他拄着锨,已经非常疲乏。等他过来,B和他并排走着,说:“你好,保夫鲁沙!坦白地说,我没想到你会弄成这个样子。难道你不能在政府里搞到一个比挖土强一点的差事吗?我还以为你早就当上了委员,或者委员一类的首长呢。你的生活怎么这样不顺心哪……”

    A站住了,用惊奇的眼光打量着B。“我也没想到你会变得这么……酸臭。”A想了想,才找到了这个比较温和的字眼。

    (选文有删改)

    ①选段出自名著《   》,文中的人物A和B分别是谁?A是   ,B是  

    ②新时代的我们可以从A身上汲取哪些精神?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   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

    胡定坤

    随着疫情持续发展,市场上N95(KN95)、医用外科等防病毒口罩依旧紧俏,不少家庭中的口罩库存即将见底。于是,网络上开始流传一些重复利用的“妙方”。但是贴着“一次性”标签的防病毒口罩真的能够走上“无限循环”之路吗?

    是否可通过“清蒸、水煮”的方式实现口罩再利用呢?无论是N95还是医用外科口罩,它们实现“防病毒”的手段都是依靠“过滤层”吸附、阻隔病毒等微颗粒(气溶胶),而过滤层主要由聚丙烯熔喷超细纤维构成。

    根据设计要求,口罩要在实现较好阻隔效果的同时保证令人舒适的通气性,其对医用口罩的吸气阻力一般不能超过343.2帕斯卡(Pa),日常防护型口罩吸气阻力要小于135帕斯卡(Pa)。因此,口罩过滤材料往往要经过“驻极处理”,使其携带微量的电荷,从而在比较蓬松的情况下仍能有效吸附空气中的各种微粒。

    毫无疑问,无论是“清蒸”还是“水煮”,水的进入会使过滤层中的电荷迅速消失,导致过滤效果大幅下降。同时,聚丙烯熔喷材料纤维非常细,要比头发丝细十几倍,平均只有两个微米左右,不耐高温,温度大于80℃时就会收缩变形,导致结构破坏,防护效果降低。

    那么,能否将用过的口罩喷上酒精消毒,再晾干重复使用呢?答案是:不能。因为,一方面,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N95口罩外表面都经过“拒水处理”,酒精、水、血液、唾液等都很难渗入,目的是加强对医生的保护,防止在与患者接触中出现液体喷射造成交叉感染。因此,表面涂抹、喷上酒精很难起到对医用口罩内部的消毒作用。另一方面,酒精也会破坏口罩外层防水结构,原因是酒精的表面张力和水有很大不同,用酒精处理过的口罩材料对水(血液、唾液)的吸收会增强,这会加速口罩过滤层失效。

    病毒对紫外线敏感,是否可以使用紫外灯、紫外消毒柜等对口罩消毒,实现再利用呢?答案同样是:不能。聚丙烯熔喷材料是一种热塑性高分子材料,耐老化性差,对紫外线非常敏感。接受紫外线照射后,结构会发生破坏即氧化降解,使过滤性能大幅下降。

    课题组曾经做过实验,如果对N95级别的口罩进行水蒸、水洗、紫外灯消毒,它的过滤效率将由95%快速降低到60%以下,和普通的纱布口罩、棉布口罩差不多。

    那么究竟有没有方法实现口罩的消毒再利用呢?对普通人来说,没有。口罩生产过程中采取的消毒方式是环氧乙烷气体消毒,普通家庭无法实现。况且口罩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吸收人体呼出的水蒸气,逐渐造成过滤层的电荷流失、吸附能力下降,即使进行消毒、晾干也无法恢复,再使用起不到很好的防护效果。在当前的疫情条件下,不应提倡对一次性防病毒口罩的消毒再利用。

    虽然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N95口罩都是“一次性”的,但从设计者的角度看,除非是去医院、大型超市或接触疑似病人等高危场所,普通人并不需要用一次防护口罩就扔掉,完全可以使用两三次,从而减少口罩资源的消耗。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1对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原因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防病毒口罩的消毒方式是环氧乙烷气体消毒 ,一般的家庭无法实现。

    B.防病毒口罩进行水蒸、水洗、紫外灯等消毒,它的过滤效率将大大降低,防护效果不佳。

    C.口罩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吸收人体呼出的水蒸气,逐渐造成过滤层的电荷流失、吸附能力下降,即使进行消毒、晾干也无法恢复

    D.防病毒口罩主要由聚丙烯熔喷超细纤维构成的,材质特殊,往往用过一次就损坏了。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对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的原因进行了解释说明,属于平实说明。

    B.作者从高温、酒精、紫外线消毒的低效、无效三个方面,说明了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的原因,使文章具有非常强的说服力。

    C.“聚丙烯熔喷材料纤维非常细,要比头发丝细十几倍,平均只有两个微米左右,不耐高温。”一句只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D.选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结构是总―分―总,运用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3下列说法和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聚丙烯熔喷材料的耐老化性差,对紫外线非常敏感。接受紫外线照射后,结构会发生破坏即氧化降解,使过滤性能大幅下降。

    B.为了保证阻隔效果和舒适通气性,医用口罩的吸气阻力一般不能超过343.2帕斯卡(Pa),日常防护型口罩吸气阻力小于135帕斯卡(Pa)。

    C.顾名思义,“一次性口罩”就是指用过一次后就得扔掉,不能再用了。

    D.医用口罩表面都经过“拒水处理”,目的是加强对医生的保护,防止在与患者接触中出现液体喷射造成交叉感染。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奔跑”是运动场上最美的姿态,“奔跑”也是每一个人向着目标、向着理想努力奋斗的坚实行动,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请以“奔跑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抄袭、套作给分为10分以下。如果抄袭前面阅读材料,为0分。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6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