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渭南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以下这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②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

    ③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

    ⑤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⑥朋友,请加入这场旅行吧!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

    A.⑥③②⑤①④

    B.⑥⑤①③②④

    C.⑤①④⑥②③

    D.⑤⑥①③②④

  •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也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

    B.柳宗元,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

    C.《社戏》选自《呐喊》。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D.《诗经》,先秦时叫做《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与《尚书》、《礼记》、《论语》、《春秋》并称“五经”。

  • 3、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杂(rǒng   撺掇 然而止(jiá   销声匿迹

    B.nán 亢奋 草长飞(yīng   人情事故

    C. yàn   殒石 石烂(   世外桃园

    D.xǐng   追溯 风雪途(zǎi   骄首昂视

  •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辈/同 然/日西山 船/影影

    B. /吱/然而止 幽/无声息

    C. /纠 暗/人不倦 悍/姚校尉

    D. /茼 烂/风一时 逃/上蹿下跳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古诗词赏析

    卖炭翁

    杜甫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满面尘灰烟火色”体现卖炭翁劳作的辛苦。

    B.“心忧炭贱愿天寒”突显卖炭翁内心的忧伤。

    C.诗歌揭露了宫使们巧取豪夺百姓物品的行径。

    D.诗歌表达了对受“宫市”之苦的人民的同情。

    2“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

    (1)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3)_____________,猿鸟乱鸣;___________,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诗经·邶风·式微》)

    (5)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9)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10)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1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12)《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石潭记》中与《朱元思书》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傅雷家书》,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下面的描述,选择恰当的人物。(只填序号)

    ①阿尔焦姆 ②朱赫来 ③冬妮娅 ④谢廖沙

    A.他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代表,经常对保尔进行启发和教育,使保尔懂得了许多关于革命工作和阶级斗争的道理,后来被白匪关押起来。( )

    B.他是保尔少年时代的好朋友,积极参加革命,曾任共青团区委书记,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流弹击中,英勇牺牲。( )

    C.她是林务官的女儿,外形靓丽,爱打扮,给少年时代的保尔带来很多温暖,后两人因政治立场不一致而分手。( )

    (2)在《傅雷家书》中你了解到傅雷一家怎样的家庭教育?(不少于三点)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梁衡的《雨中明月山》,完成下面小题。

    ①江西西部有明月山,藏于湘赣之间,不为人识。当地政府恨世人不识璧中之玉,闺中之秀,便邀海内外作家记者团作考查之游。

    ②头一日,游人工栈道,乘缆车登顶,云绕脚下,雾入衣襟,游者不为所动;第二日,看大庙,殿宇巍峨,新瓦照人,更不为动。当晚,人走一半。

    ③第三日,微雨,主人再邀所余之人作半日之游。无车无马,徒步爬山。一入山门,立见毛竹数竿,有两握之粗。青绿滚圆的竹面上泛出一层细濛濛的白雾,竹节处的笋叶还未退净,一看就是当年的新竹。但其拔地接天,已有干云捉月之势。众人精神为之一振,纷纷冲上去照相。然后开始爬山。

    ④路沿峭壁而修,左山右河。山几不见土石,全为翠竹所盖;河却无岸无边难见其貌,其实就是两山间一谷。谷随山的走势成之字形,忽左忽右,渐行渐高。谷间只有四样东西:竹、树、石、水。水流漱石,雪浪横飞,竹木相杂,堆绿染红,好一幅深山秋景图。石头一色青黑。大者如楼,小者如房,横空出世,杂布两岸。有那顺洪水而流落谷底者,无论大小皆平滑圆滚,俯仰各态。雨濛濛,似下非下,湿衣润肤。正行间,路边有一石探向谷中,四围藤树横绕围成天然扶栏,好个“一石观景处”,凭“栏”望去,只见竹浪层层山,一直向天上翻滚而去。近处偶有一枝,探向林外,正是苏东坡诗意“竹外一枝斜更好”。竹子这东西无论四季,总是一样的青绿,永葆青春朝气。大家就说起苏东坡,宁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又说到城里菜市场上卖的竹笋。主人见我们对竹感兴趣,突然说:“你们知道不知道,这竹子是分公、母的?”我们一下子静了下来,都说不知。他说:“你看,从离地处起往上数,找见第一片叶子,单叶为公,双叶为母。”众人大奇,拨开竹子一找,果然单双有别。我自诩爱竹,却还不知这个秘密。大家又问,这有何用?“采笋子呀!山里人都知道,只有母竹根下才能挖到笋子。”原来,这山不只是为了人看的

    ⑤等到又爬了几里地,过了一座吊桥,再折上一段石板路,半天里忽一堵石壁矗立面前,壁上有瀑布垂下,约有几十层楼房那么高。石壁的背后和四周都簇拥着绿树藤萝,如一幅镶了边的岩画,而画面就是直立起来的江河奔流图。它不像我们在长江或黄河边,看大浪东去,浩浩千里,而是银河泻地,雪浪盖顶。我自然无法接近水边,只试着往前探了一点身子,便有湿云浓雾猛扑过来,要裹挟我们上天而去。我赶紧转身向后,这时再回望来路,只见云雾倏忽,群山奇峰飘忽其上,古庙苍松隐约其间。近处谷底绿竹拍岸,流水奏琴,偶有一束红叶,伏于石间,如夜间火光之一闪。

    ⑥这时,主人在下面半山腰的一间石室前招手,待我们款款下来,他已设好茶桌。茶备两种。一为当地的黄豆、橙皮、姜丝所制,驱寒暖胃,咸辣香绵,慢慢入心;而另一种则为山上采的野茶,清清淡淡,似有似无,就如这窗外的湿雾。我们都不再说什么,只是端着杯子,静静地望着远处。许久,不知谁喊了一声:“天不早了,该下山了。”我说:“不走了,就这样坐着,等到来年春天吃笋子。”

    (选自《把栏杆拍遍》)

    【1】本文详细描写雨中徒步爬明月山的经过,作者最后说“不走了,就这样坐着,等到来年春天吃笋子”。阅读第③—⑥段,揣摩作者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有哪些。

    【2】联系文章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1)说说第④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只见竹浪层层山,一直向天上翻滚而去。

    (2)请赏析第⑤段划线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从修辞运用角度)

    我自然无法接近水边,只试着往前探了一点身子,便有湿云浓雾猛扑过来,要裹挟我们上天而去。

    【3】文章第②段写到游人第一天不为所动,第二天人走一半,在文中有何作用?

    【4】“所感”是游记的灵魂。下列两则材料都运用了哪一种表达方式?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第④段划线句:原来,这山不只是为了人看的。

    链接材料: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梁衡《壶口瀑布》)

    (1)表达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达效果不同点:

    第④段划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第六中学将聘请杜德浩老师担任校“经典咏流传”大赛评委,聘期三年。请你于7月16日以该校名义拟写一份“聘请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