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潜水教练是一个长着大胡子的高大男人。他喝着口香糖,漫不经心的样子、他先告知我们,潜水训练需要6小时,要交110美元。我们点头应允,他的热情才高涨起来。
B.面对这阴毒的行径和弥天谎言,周恩来同志浓眉紧蹙,怒不可遏。
C.兰陵因其四通八达的交通、开明开放的城市定位,吸引着八方游客和省内外投资商纷至沓来。
D.这道数学题很难,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
B. 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慧星撞击地球的结果。
C. 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
D. 这里不过是拉开了帏幕的一角而已。
3、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是家信的汇编。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希望他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B.在一封封家书中,我们看出傅雷始终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家长形象,向孩子传授为人的道理和生活准则,足见其苦心孤诣、呕心沥血。
C.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无论身为子女还是父母,我们都能从这本书中领略人生的境界,感受人生的教益。
D.傅雷夫妇的骨灰安葬在家乡上海浦东,墓碑正面镌刻着傅雷家书中名言,这句名言是: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霎时(shà) 虔诚(qián) 矗立(chù) 强词夺理(qiáng)
B.怠慢(dài) 缄默(jiān) 凫水(fù) 草长莺飞(zhǎng)
C.羁绊(jī) 膏药(gao) 腈纶(qIng) 怒不可遏(è)
D.堕落(duò) 瞭望(1iào) 迁徙(xǐ) 目眩神迷(xuàn)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本诗画面感强。“秋风怒号图”中“卷”“飞”“渡”等动词,衬托出诗人______的心情;“群童盗茅图”中“老无力”“呼不得”“自叹息”等词语,反映诗人______的现实状况。
【2】《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与本诗中“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都写到了雨。简要说明诗人在两首诗中分别借“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6、古诗文默写。
(1)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关雎》)
(3)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子衿》)
(5)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6)微君之躬,________________。(《式微》)
7、阅读下列的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本段文字的作者是___________(国家)作家___________(人名)。
【2】选文主要体现了保尔怎样的性格特点?
【3】请谈谈你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的启发或收获。
8、放心不下
她患了肺癌,住了院,做了手术,手术后,医生说她癌症晚期,在人世间的日子,也就一个月了。起初孩子们忍着悲痛,不愿意把这消息告诉她,可越掩盖她越怀疑,因为从女儿的眼睛里,她已经读到了她的病情。到她的男人真正把病情的真相告诉了她时,她倒平静下来。死,她倒不怕,人早一天或晚一天,都要死的,这只是个早晚的问题。可目前,她不愿死,也不能死,因为她还放心不下她的男人:他不会做饭,不会洗衣,不会照顾自己,他有高血压,连按时吃药都不知道。
他就是这样一个书呆子,几十万字的书,能写;可连热了减件衣服、冷了添件衣服都不会。这衣食住行,一切都得她操心。一次,单位要她去外地出差,她就去了三天,可回来,家里锅、碗、瓢、勺都翻了天。大女儿在外地工作,生孩子的时候,她去了一个月,家里便去了电话,说老头子高血压病犯了,住了院,她急急忙忙地回来,到了医院,据医生说,老头子这病,就是不按时吃药闹的。你看,她离开一天行吗?她想,在她的有生之年,得教会他做饭、洗衣,按时吃药,他知道自己照顾自己了,她再去死,到那时,她死也瞑目了。
在住院的日子里,本来医院的饭菜很好,汤汤水水的都有,可她不吃,她要让他送饭,让他亲自做了饭给她送来。她要吃他炒的菜、熬的鸡汤,尽管他做得不好吃,她也要他来做。
他第一次送的小米饭,有点糊味了,她仍说好吃,好吃。他含着泪,看着她把饭吃了。他每次送饭来,她都忍着疼痛,问他,衣服洗了没有?药按时吃了没有?老头点点头。
老头知道他的用意,便有意地穿上件新洗的衣服让她看,她看了,那苍白的脸上,便泛上一丝的笑。
女儿知道了,便说,爸爸的衣服我来洗,饭我来做。她说,还是让你爸自己做吧,自己洗吧。你们上班,时间有限,再说,他自己会做了,我死了也放心了。
这些,老头心里明白。
她在医院里住了20余天,便出院了。回家来,她还忙着培养老头的自立能力。他做饭,她亲自看着他往锅里添水,添几碗水,放多少米,米熬到什么时候才好吃,她都告诉他,这是她平时的经验,她像一个老师教小学生那样,耐心地细心地,看着他炒菜、洗衣,每天都提醒他吃药……
可是他饭菜、洗衣等家务活却学得那么的慢,而且,那高血压的药,他总忘了吃。
她想,我还是不能死啊!
夜里,老头躺在她的身边,深情地说:“其实,做饭、洗衣,我早就学会了。可我知道,你总牵挂着我,就不离开我。有个心理学家,曾讲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二战时集中营的人,自然死亡中毫无牵挂的占多数,而那些牵肠挂肚的人大都活下来。我总希望你牵挂着我,始终不离开我……”
女人笑了,她因放心不下他,她竟然,熬过了预死期,一个30天,又一个30天,转眼已过了五十个30天了,老天,竟然,让她奇迹般地活下来。
【1】试对小说中的“她”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加以概括。
【2】小说在情节上多设伏笔与照应,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3】本文多处运用细节描写,任选一处并加以赏析。
【4】让她奇迹般地活下来的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9、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懂得珍惜”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自选角度确立文章的主旨。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