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想做到出类拔萃,就要在各方面比别人多付出一倍、两倍,甚至三倍的努力!
B. 敦煌莫高窟向游人开放以后,参观的人接踵而至。
C. 现在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植被们耷拉着脑袋没有一点精神气。
D. 庄子一直厉行简单朴素的生活,从不刻意追求物质享受,所以给人的印象难免有些邋遢与不修边幅。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中国共产党早在2012年就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
B.全国各地开展中国学生营养日宣传活动,旨在传递营养健康知识,推广公筷公勺的使用,拒绝食用野生动物,树立健康饮食新风尚。
C.通过“小手牵大手”主题班会,使我们明白了讲文明礼貌是一个现代文明人必须具备的美德。
D.夜幕降临,白塔山头水墨晕染,三江口岸流光溢彩,作为宜宾人,谁也不能为家乡的变化而骄傲。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B.李明同学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当上了学校学习标兵的荣誉称号。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D.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关键。
4、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庄子》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北冥有鱼》塑造“鹏”的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记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C. 陕北民歌“信天游”,曲调淳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吴伯萧正是化用这种形式创作《回延安》,抒发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热爱之情。
D. 演讲稿要充分考虑听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以此来确定演讲的主题内容和语言风格,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5、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本诗中千古传唱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和李白的《送友人》在表达感情方面有什么不同之处?
6、默写填空。
(1)明时思解愠,________。(《孤桐》)
(2)________,志在千里。(《步出夏门行》)
(3)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_。(《满江红》
(4)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
(5)一狼洞其中,________。(《狼》)
7、傅雷的第二封家书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8、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一扇关不上的窗
①母亲是在父亲过世五年后的一个大雪初霁的傍晚离开的,那天之后,我住进了祖母家里。那一年,我六岁。和我一起住进祖母家的,还有一窝燕子。
②开春以后,北方的天气逐渐转暖。冰雪融尽后,阳光懒懒地斜印在窗上,别有一番怡人的情趣。祖母将糊在窗子上的塑料布揭了下来,开了窗,让春风把蓝天、白云和夹杂着山区质朴的泥土的腥味刮进屋里。
③背对打开的窗子,我隐约感觉到有东西飞进屋里。我仰头看向屋顶,发现一对燕子围着屋顶垂下的灯泡上端的灯座,不停地扇动着翅膀。那两只燕子只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在电灯的灯座上,把田泥和稻草变成了一个窝。
④从那一晚开始直到燕子再度飞往南方,家里的那扇窗就一直开着。
⑤那年夏天的蚊虫尤其讨厌,数量格外多。农村防蚊的唯一办法,就是在窗框上钉一层纱。然而祖母为了让那对燕子能够随时自由地出入,准备把窗子开着,不钉纱!可恶的蚊子,半夜里常常把我叮醒。
⑥我曾与祖母商量,能否将那扇窗子关上,哪怕一晚也行。祖母一边用肥皂水给我擦洗被蚊子叮咬的红包,一边语重心长地说,那样燕子晚上怎么回家?我想想自己的身世,便也不忍心让燕子一家难以团聚。祖母说,等入了秋,燕子一家飞去南方,就可以关上窗子了。我翻看着日历牌,计算着燕子还要多久才能飞走。
⑦虽然心有抱怨,但一份惊喜却改变了我的想法。一天早上,我在燕窝正下方的地面上,发现一只破了洞的空蛋壳和一小摊跟往常不大一样的燕子的粪便。我知道,燕窝里已经孵出新燕了,我搬来一把椅子和三个板凳,放在燕窝下方。趁祖母去乡里赶集的时候,我偷偷爬上搭建好的“凳塔”,将燕窝里的情形看了个清楚。
⑧四只雏燕张着乳黄色的嘴巴,一边叫嚷着,一边紧紧挤在一起。它们身上的羽毛不多,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稚嫩的皮肤。我想,那些雏燕一定很冷,它们的毛那么少,它们一直在发抖,万一感冒了怎么办?我从“凳塔”上下来,找了一小块棉布,然后又爬了上去。
⑨我给雏燕盖“被子”的时候,祖母回来了,看到站在凳子上的我。她高高举起双手,将我从凳子上抱下来。她没有责备我。
⑩那一年,我见识了一对燕子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它们每天起早贪黑地外出捕捉昆虫,再将昆虫喂给始终仰着脖子张嘴喊饿的雏燕。
⑪我再也不想着关窗户了。盛夏常有暴风雨,天气多变,要是突如其来的狂风吹刮窗扇,误关了窗子怎么办?我把这份担心告诉祖母,她领着我找来两个小木块,卡在窗扇与窗框交叉的角上,这下窗子再不会自己关上了,尽管窗子一直开着,可是有一天那只公燕却没有回来。之后的几天,我都没有再见到那只公燕,只有母燕飞进飞出地给雏燕们找食物。我想,那只公燕大约再也回不来了,它或许是被鹞鹰提了去。这让母燕的处境更加艰难。我常能听见日渐长大、胃口也越来越大的雏燕们因为饥饿而拼命叫喊的声音。
⑫我为失去公燕的燕子一家感到担忧。祖母看出了我的心思,她将我手里拿着的准备喂给雏燕的米饭夺了下来,放上一些跟稻米粒的形状、大小差不多的蚂蚁卵。
⑬母燕外出觅食的时候,祖母就帮我搬来凳子,逐一搭放好。我爬上“凳塔”,偷偷将藏在指缝间的米粒喂给雏燕,它们会毫不犹豫地将米吐出来;喂它们蚂蚁卵,它们却连咀嚼都省了,直接吞咽下肚。
⑭母燕飞回来的时候,雏燕们已经吃饱了,没有哪一只还张着嘴向它们的母亲争要食物。我躲在一旁,感到无比自豪。
⑮之后,每天我也像母燕一样,出去为雏燕寻找食物。我翻开许多后头,掰开许多枯木,一颗一颗地从掘开的蚂蚁窝里捡拾着蚂蚁卵,积攒了小半罐头瓶。母燕外出后,我就爬上“凳塔”给雏燕喂食。
⑯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雏燕们嘴角的乳黄色渐渐淡了。一个清晨,母燕外出的时候,四只雏燕也跟了出去。它们笨拙地扇动着翅膀,飞飞停停。有一只雏燕不小心撞到窗棱,摔在了窗台上。它爬起来,抖了抖翅膀,再度起飞。
⑰秋风来了,一天晚上,母燕和它的四个孩子没有回窝。我站在开着的窗口焦急地等着,等到屋里的灯亮起,等到屋外已经漆黑一片。祖母走到我身边,轻声说了句,把窗子关上吧。
⑱终于可以关窗了,它们或许已经在飞往南方的路上了。我呆呆地站在窗口,心里酸酸的。祖母站在我身边,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
⑲窗子终于关上了,我心里却敞开了一扇窗,一直敞至今日。窗子里面是祖母慈祥的微笑和家的温暖,窗子外面是灿烂的阳光和我对家深深的眷恋。
【1】根据下面提示填写句子从“我”的角度概括文中的主要事件。
祖母揭下塑料布打开窗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祖母拒绝关窗也不钉窗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祖母和“我”一起固定窗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祖母告诉“我”可以关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7段和第13段两处画线句中,都用到“偷偷”一词,各写出“我”哪些不同的心理?
(1)趁祖母去乡里赶集的时候,我偷偷爬上搭建好的“凳塔”,将燕窝里的情形看了个清楚。
(2)我爬上“凳塔”,偷偷将藏在指缝间的米粒喂给维燕,它们会毫不犹豫地将来吐出来;喂它们蚂蚁卵,它们却连咀嚼都省了,直接吞咽下肚。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祖母”的人物形象。(不少于两点)
【4】文章首段和尾段各有什么妙处?请从行文结构和内容情感等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9、(1)请以“游孟津——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孟津的一个旅游景点),作文不少于 600 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③书写要工整、规范。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