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日渐成为人们工作中的重要工具。
B.我校新建的那两幢白色教学楼,已经启用。
C.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D.看到老枫树伸开翠绿的手掌时,我不禁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增强复习效果,老师采取了一系列诸如难易结合、化整为零、知识归类、注重训练。(在“注重训练”的后面加上“的措施”)
B.国外处罚出售他人信息的行为,对未构成犯罪的,一律施以严厉的经济罚款。(将“罚款”改为“处罚”)
C.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将“和”改为“等”)
D.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从而才能完成自己,升华自己,直到最后锤炼自己,成长自己。(将“完成自己,升华自己”与“锤炼自己,成长自己”互换位置)
3、对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新资金的注入,使这家严重亏损的企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脱胎换骨:意思是彻底改变了原来的面貌。)
B.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C.修建工程浩繁复杂、修建方式难以想像的小三峡古栈道,谜语般的在大宁河上留候了千年。(谜语:此处指至今尚未破译的古栈道的修建之迷。)
D.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巧妙绝伦:指建造者的创新能力很强。)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震憾 霎时 风云变幻 招摇撞骗
B.枯燥 彷徨 名富其实 轻歌曼舞
C.帷幕 驰骋 销声匿迹 自圆其说
D.狡辩 堕落 川流不息 振耳欲聋
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从炼字角度,赏析首联中“辅”和“望”的妙处。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什么会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请谈谈你的看法
6、默写。
(1)微君之故,____?
(2)___ ,悠悠我心。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四海之内皆兄弟,即使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的诗句是:____,_____。
(4)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__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景象。
(5)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委婉表达诗人希望出仕,却无人引荐的诗句是:____,_____。
7、名著阅读。
《西游记》中,孙猴子善“偷”,偷蟠桃,偷金丹,偷妖怪宝贝……可是他们师徒也有被人偷的时候。请结合相关情节,举出一例。
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西游记”
石珂源
①由长安出发,一路向西,沿着古丝绸之路,开始了数千里的西游之行。
②第一站是嘉峪关。嘉峪关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中国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又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在这里,两千多年前开辟的“丝绸古道”和历代兵家征战的“古战场”烽燧依稀可见。远看关口,在静谧辽阔的苍弯下,一道蜿蜒的城墙绵延到远方,视线越过墙顶,蓝天映衬下在更远处是雪山。那天,天气格外好,没有风,没有漫天黄沙,世界静悄悄地。雪山沉默无语,俯视着它脚下的苍生;城墙亦无语,保持着数百年前的静穆,将历史定格在这苍凉的守望中,这一守望就是六百年。
③(1)仰头看见城门楼上的题字“天下第一雄关”,果真名副其实,城门楼高大雄佛,像一个手持干戈利剑的将士,威严地审视着每一个经过的人。从马道登上城墙,让人不禁感叹设计之巧妙,内外城的设计虽有些繁复,但却让城池多了一层防护;瓮城,将“请君入瓮”在建筑上完美体现;月牙门,避免了城门洞开在敌寇的视野中,合适隐蔽。若是有人冒失策马来到门前,一个陡坡定令其措手不及,还未有所反应就已经成为俘虏;还有那“一块砖”的故事,让人在惊叹的同时,更是在神秘的色彩中恍惚了。一个个垛口,一个个瞭望哨,城外敌情一览无余了。烽火台上,似乎又闻号角声响,又见狼烟升起。(2)茫茫戈壁之上,谁的鲜血染红了残阳与沙场,谁的铁戟与长剑长埋沙涛?
④耳畔悲壮苍凉的《吊古战场文》诵起:“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遥想当年,这里可曾血流成河?这里的人民可曾流离失所?而今,那征战与厮杀已随风而去,而击石燕鸣的故事仍凄婉动人,那翘首企盼征人归来的夫人仍在飘荡的风里痛心地呼喊。巍巍嘉峪关,迎接过多少英雄:张骞应募出使,少年将军霍去病英姿勃发,踽踽而来的林则徐,率千军万马呼啸出关的左宗棠……残血夕阳映照着嘉峪关的雄伟身影,苍茫中静默无言。
⑤出了关门,就是西城,遥想当年出塞的张骞,我心中竟油然而生出一股使命感,胸中激荡着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是的,悲壮这个词语从未如此真切而又激烈地撞击着我的心房。面对着城门楼,我留下了此次“西游”的一张相片。历史沧桑巨变,定格当下,关内关外,都是中华大地的所有。人民生活富足,安居乐业,一派欣欣向荣之景,西域并不荒凉。要离开嘉峪关了,脑海中不自觉地浮现出曾经的诗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耳畔仿若真的听到了一声长嘶,划破历史的长空。
⑥离开嘉峪关,前往敦煌。途经玉门市,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城市。四周被沙漠所包围,上天就在这沙漠中央留了一块绿洲,人们在这里生根发芽,建设起了自己的家园。行走在市区内全然感受不到自己正置身于沙漠之中。市中心广场上是敦煌的标志:反弹琵琶的飞天。飞天与乾闼婆,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他们一个善歌,一个善舞,形影不离,合为一体,变为飞天。这些在天地间自由飞翔的仙女们,即使多是镣铐加身的罪犯,但他们的心是自由的,灵魂飞在高处。
⑦古代丝绸之路的繁华,莫高窟佛国的瑰丽,鸣沙山与月牙泉的世代浪漫厮守,边关冷月,大漠孤烟……让我忘记了灞桥烟柳,曲江流饮。只愿沉醉在这粗狂的黄沙中,在这千年的月亮面前,听一听这亘古不变的故事。
⑧再向西,是敦煌。
(选自2018年1月3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1】作者离开嘉峪关前产生了怎样的感慨?
【2】请体会文章以“西游记”为题的妙处。
【3】请任选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1)仰头看见城门楼上的题字“天下第一雄关”,果真名副其实,城门楼高大雄伟,像一个手持干戈利剑的将士,威严地审视着每一个经过的人。
(2)茫茫戈壁之上,谁的鲜血染红了残阳与沙场,谁的铁戟与长剑长埋沙海?
【4】第④段作者为什么要引用《吊古战场文》?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东西,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着。
雨过天晴、花落花开、冬去春来……是自然发展中的变化。
沧海桑田、由穷变富、旧貌新颜……是社会发展中的变化
反败为胜、化悲为喜、失而复得……是人生成长中的变化。
请以“变化”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和见闻,可以阐述观点和见解,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
要求:①题目自拟,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