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有条理的话,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爱因斯坦读书,一般只关注与他思考的问题有关的内容,而抛弃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②这样,他边读边抛,书越读越薄,思想愈加深刻。
③无论是博览群书,还是读一部书,经常会有一个关注的焦点。
④苏轼也常常读同一部史书,每次只关注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对其他方面视而不见。
⑤他在这种选择性阅读中获益匪浅,写出了不少史论。
A.③①⑤④②
B.③④⑤①②
C.①②④⑤③
D.③①②④⑤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中国共产党早在2012年就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
B.全国各地开展中国学生营养日宣传活动,旨在传递营养健康知识,推广公筷公勺的使用,拒绝食用野生动物,树立健康饮食新风尚。
C.通过“小手牵大手”主题班会,使我们明白了讲文明礼貌是一个现代文明人必须具备的美德。
D.夜幕降临,白塔山头水墨晕染,三江口岸流光溢彩,作为宜宾人,谁也不能为家乡的变化而骄傲。
3、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在这里,睁疼了眼也看不见一个目标,哪怕是一片枯叶,一个黑点。
②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没有,连一个皱褶也找不到。
③于是,只好抬起头来看天。
④一走出小小的县城,便是沙漠。
⑤在别地赶路,总要每一段为自己找一个目标,盯着一棵树,赶过去,然后再盯着一块石头,赶过去。
A. ⑤②④①③ B. ④②⑤①③ C. ⑤③①④② D. ④②③⑤①
4、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李白《关山月》)
B.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文天祥《除夜》)
C.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D.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这首诗一洗大多数送别诗的悲苦缠绵之态,请从画线诗句中任选一联具体分析。
6、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3)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
(4)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德经》)
(6)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道遥游》)
(7)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喊,表现了他心系天下寒士的博大胸怀。
7、名著阅读。
医生建议他再作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_________(作者)所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文中“做点别的事”具体是指什么事?这件事完成了吗?请简要作答。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修髯飘飘
汪曾祺
①很多人都知道闻一多先生是留胡子的。报刊上发表他的照片。大都有胡子。那来流传很广的水刻像,闻先生口噙烟斗,目光炯炯,而又深沉,是很传神的。这张水刻像上,闻先生是有胡子的,但是闻先生原来并未留胡子,他的胡子是挑战那一天留起来的。当时发誓:挑战不胜。誓不剃须。
②闻先生原来并不热裹于政治。他潜心治学,用心甚笃。他的治学,考证精严,而又极富想象。他是个诗人学才,一个艺术家。他的讲课很有号召力,许多工学院的学生会步行穿过全城,来听闻先生的讲课。他很会讲课,能把本来是很枯燥的内容,讲得层次分明,文辞生动,引人入胜。他讲话很有节奏,顿挫铿锵,有“穿透力”,如同一流的演员。好几篇文章说过,闻先生讲楚辞,第一句话是:“痛饮酒,热读离骚,可以为名士”,是这样的。我上闻先生的楚辞课,他就是这样开头的。他讲唐诗,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放在一起讲。我记得他讲李贺诗。同时讲法国的点彩派,这样东西方比较的研究方法,当时达用的人还很少。他讲古代神话,在黑板上打满了他素自用墨笔临摹的大幅伏義女娲的石刻画像(这本身是珍贵的艺术品),大教室里各系学生坐得满满的,鸦雀无声。听这样的课,真是超高级的艺术享受。
③闻先生的个性很强,处处可以看出。他用的笔记本是特制的,毛边纸,红格,宽一尺,高一尺有半,是离京时带出来的。他上课就带了这样的笔记,外面用一块蓝布包着。闻先生写笔记用的是正楷,一笔不苟,字兼欧柳,字体稍长。他爱用秃笔。用的笔都是从别人笔筒中搜来的废笔。秃笔写蝇头小字,字字都像刻出来的,真是见功夫。他原是学画的。他和几位教授带领一群学生从北京步行到长沙,一路上画了许多铅笔逸写(多半是风景),他的铅笔速写另具一格,他以中国的书法入铅笔画,笔触肯定,有金石味。
④闻先生的胡子不是络腮胡子,只下巴下长髯一绺,但上髭浓黑,村出他的轮廓分明,稍稍扁阔的嘴巴,显得潇洒而又坚毅。
⑤后来,闻先生走下“楼”来(闻先生以前整天钻在图书馆楼上,同事曾戏称为“何妨一下楼主人”),拍案而起,献身民主运动,原因很多,我只想说,这和他的刚强的个性是很有关系的。一是一,二是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心口如一,又无反顾。闻一多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无半点渣滓的、完整的、真实的浪漫主义者。他的人格,是一首诗。
⑥能为闻先生塑像的理想人物,是罗丹。可惜罗丹早就死了。
⑦在西南联大旧址,现在的西南师范学院的校园中有闻先生的全身石像,长髯飘飘,很有神采。
⑧闻先生遇难时,已经剃了胡子,那时抗战已经胜利。我建议在闻先生牺牲的西仓坡另立一个胸像,最好是铜像。这个铜像可以没有胡子。
【1】阅读全文,概括写出闻一多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2】文章抓住闻一多的相貌特征为题,多处写到他留的胡须,有什么深意?
【3】联系上下文,理解分析文中画线句子。
9、作文
“日出日落花谢花开是风景,云起云涌山长水阔是风景……风景是大自然的恩赐。静阅万卷诗书是风景,洞察世事百态是风景……风景是生活的馈赠,慢慢走,用心赏,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请以“风景在路上”为题目,另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600字;(2)记叙文;(3)书写工整;(4)不出现错别字。
邮箱: 联系方式: